截至2022年3月25日歐洲中部時間下午6時15分,全球已向世衛組織報告了476374234例COVID-19確診病例,包括6108976例死亡。中國新冠感染確診病例873944例,因新冠感染導致死亡12261人。
圖1 全球上報WHO新冠感染病例和死亡病例數
新冠病毒感染潛在的後遺症引發廣泛關注,特別是對神經系統的影響。近日,英國牛津大學發表在《自然》雜誌上的一項研究顯示:新冠病毒可能會導致大腦萎縮。
來源:微博截圖
新冠病毒是如何影響神經系統的?輕症或無癥狀患者的大腦也會受到影響嗎?下面是科普時間。
新冠病毒加速大腦萎縮?
SARS-CoV-2(新冠病毒)感染重症患者所呈現癥狀表現為發熱、乾咳、呼吸困難、肺炎等。同時,也會出現胃腸道方面癥狀和心血管系統功能障礙。此外,感染患者出現神經系統和精神癥狀的報道也不斷湧現。
味覺和嗅覺喪失是常報道的早期癥狀,也有一些臨床報告感染導致的併發症如頭痛、噁心、嘔吐、意識受損、腦炎和急性腦血管疾病(中風、靜脈竇血栓形成和腦出血)[1]。
新冠病毒是怎樣感染神經系統的?
新冠病毒通過刺突(S)糖蛋白與宿主ACE2受體(血管緊張素轉換酶2跨膜受體)的相互作用附着在中樞神經系統細胞上,ACE2受體存在於神經元和內皮細胞中。
現有研究資料顯示,新冠病毒感染中樞神經系統有以下三種潛在可能途徑:通過嗅覺神經和/或舌下神經、面神經、舌咽神經和迷走神經的跨突觸神經元擴散到其他腦區。以嗅覺減退和味覺減退為早期癥狀。
通過內皮細胞感染的血源途徑,利用內皮細胞中的ACE2受體,然後通過與神經元中的ACE2受體相互作用,通過病毒出芽進入血腦屏障。藉助免疫細胞活動的途徑,實現新冠病毒感染中樞神經系統。病毒首先感染氣管、支氣管和肺泡上皮細胞,隨後感染組織駐留免疫細胞,這些細胞攜帶病毒到其他器官,包括大腦[1]。
COVID-19(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的神經系統表現[1]:
- 頭暈、頭痛、噁心、意識受損(非特異性神經癥狀)
- 味覺減退,嗅覺減退
- 腦血管意外(梗死、腦出血、靜脈血栓形成)
- 急性壞死性腦病
- 腦膜炎
- 格林-巴利綜合征
- 肌痛、肌酸激酶和乳酸脫氫酶水平升高(非特異性肌肉疾病特徵)
- 焦慮、抑鬱、失眠、痛苦、精神錯亂(非特異性精神癥狀)
圖2 解剖後腦病理切片
新冠重症死亡解剖學研究結果,顯示了大腦額葉及額葉白質區T細胞和小膠質細胞的活動(圖2)。SARS-CoV-2感染致使患者大腦出現炎性細胞反應。
近日無癥狀感染者增多,是否也會受影響?
新冠病毒感染中樞神經系統後可能會出現以下病徵:
(1)缺血/缺氧腦病
(2)激活的小膠質細胞和可變血管周圍T淋巴細胞浸潤增加
(3)腦血管疾病、出血性梗死、缺血性梗死、腦出血急性多發性壞死性腦病
(4)機會性感染
(5)腦炎/腦膜炎
(6)急性脊髓炎
(7)格林-巴利綜合征
(8)脫髓鞘疾病
而輕症和無癥狀感染患者,並未進展到中樞神經系統感染階段或及時治療痊癒。
感染新冠前後大腦會發生哪些變化?
也有公開資料報道,新冠病毒感染中樞神經系統後觸發自身免疫性腦疾病的發生髮展。SARS-CoV-2進入中樞神經系統(CNS)激活小膠質細胞,引發慢性神經炎症和可能的神經退化。SARS-CoV-2複雜的轉錄組與多種人類CNS蛋白表位具有分子相似性,導致細胞因子風暴和各種自身抗體產生,可能出現自身免疫性腦疾病的發生髮展[2]。
ACE2受體除了在呼吸系統、消化系統、排泄系統細胞中高表達外,男性睾丸和女性卵巢中也明顯高於其他組織、器官(圖3)[3] 。使得SARS-CoV-2對人體生殖方面的影響,同樣引發廣泛的重視。
圖3 ACE2受體在不同組織細胞相對表達量
面臨這波疫情,如何做好預防?
新增抗原檢測作為新冠病毒核酸檢測的補充檢測手段,可以根據自身檢測需求進行選擇。新冠疫情預防日常化,在積極接種新冠疫苗後,仍需要規範佩戴口罩,減少出入人員眾多且複雜的場所。
參考文獻:
[1].Al-Sarraj, S., C. Troakes, B. Hanley, M. Osborn, et al., Invited Review: The spectrum ofneuropathology in COVID-19. Neuropathol Appl Neurobiol, 2021. 47(1): p. 3-16.
[2].Gupta, M. andD.F. Weaver, COVID-19 as a Trigger ofBrain Autoimmunity. ACS Chem Neurosci, 2021. 12(14): p. 2558-2561.
來源:科普中國,本文專家:楊景,免疫學博士,疫苗科普作者(病毒性疫苗研發、疫苗臨床研究方向),版權歸屬原作者,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