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歲的大陸贈台大熊貓“團團”
疑似罹患惡性腦瘤
健康狀況持續惡化
受到海峽兩岸民眾關注

“團團”是中國大陸贈送給台灣的一對大熊貓中的雄性熊貓。2008年12月,“團團”和“圓圓”搭乘專機赴台。在台北動物園安家以來,“團團”“圓圓”深受廣大台灣同胞尤其是台灣小朋友的喜愛。在兩岸專家共同努力下,“團團”“圓圓”分別在2013年和2020年順利生產幼崽“圓仔”和“圓寶”,組成幸福美滿的小家庭。
2022年8月30日,“團團”“圓圓”剛剛度過18歲生日,台北市動物園還專門舉辦了生日慶祝活動。
病情發展
今年8月中下旬,大熊貓“團團”出現癲癇癥狀,9月18日上午核磁共振成像(MRI)檢查結果顯示“團團”左大腦半球有局部液化壞死病變,右大腦半球亦可見類似病變。
10月16日,“團團”開始出現後肢無力、食慾下降、躺着或趴着進食以及休息時間變長等情況,22日上午第2次MRI檢查結果顯示,“團團”病灶區域明顯擴大,病程進展快速,罹患腦部惡性腫瘤的概率大幅提高。不過,由於未能進行侵入性切片檢查,仍無法百分之百確認。

參考消息網引述台灣媒體報道稱,台北市立動物園10月24日發布“團團”的日常觀察記錄顯示,它的竹類採食量為6.6公斤,相比9月份的平均12.33公斤顯著下降;排便量8.4公斤,也比9月份平均11.32公斤減少許多。

據台媒報道,“團團”目前“後腳比較差一點,無法正常行走”。
台媒消息稱,台灣陸委會發言人邱垂正10月27日透露,收到台北市政府來函,申請讓大陸專家來台協助治療“團團”,陸委會將全力提供協助,讓大陸專家能儘快來台協助園方。
大陸擬選派2名專家赴台
參與大熊貓“團團”治療工作
國台辦發言人馬曉光28日應詢表示,大熊貓保護研究中心10月27日下午收到台北動物園請求協助的邀請函後,擬選派2名診治和護理專家赴台參與贈台大熊貓“團團”的治療和護理工作,目前正在大陸有關方面協助下辦理赴台手續。
馬曉光表示,據了解,大熊貓保護研究中心9月下旬即成立專家組,與台北動物園保持密切聯繫,持續關注“團團”的治療情況,並提供相關技術支持。
台北市動物園:
無法預估壽命還剩多久
決定採取舒緩治療
據島內媒體聯合新聞網10月28日報道,當天上午,台北市動物園在大熊貓館舉行“團團”病情說明會,由動物組組長王怡敏、獸醫室主任賴燕雪說明具體情況。賴燕雪介紹稱,“團團”的狀況持平,沒有特殊問題,這陣子體重差不多都是121公斤左右,推測可能是因為園方幫它輸液,讓它身體狀況好一點。
針對媒體提出園方是否考慮給“團團”侵入式治療,賴燕雪表示,“團團”不太適合積極麻醉,除非是對它有幫助的醫療行為才會考慮,以目前狀況來看,無論是放射治療或是一般腫瘤化療都不是那麼適合。
賴燕雪說,因為現在還沒確定病因,無法預估“團團”壽命還剩多久。她解釋稱,“團團”生活是否開心有六大項指標,園方會從進食、行動、是否有疼痛感、日常表現是否異常等方面進行評估。
此前,賴燕雪曾在10月26日下午對媒體表示,經過評估,麻醉對“團團”的風險比較高,因此醫療團隊決定採取舒緩治療,與人類的安寧治療類似,希望讓“團團”在大家的陪伴下,盡量舒舒服服過每一天。
所有人都希望“團團”儘快好起來
“團團”生病後,收到很多來自海峽兩岸人民對它的關心。
台北市動物園近日在社交平台發布一則有關“團團”健康狀況的圖文帖下,6小時內近萬人留下心情,數百條評論透出濃濃的祝福與關切:“好心疼你,快快好起來哦!”“一定要渡過難關,拜託醫療團隊。”“團圓仔寶就是一個完美的組合,完美的貓熊家庭,缺一不可!”“感謝你陪伴我們美好的時光,現在我們為你加油!”“看了非常不舍,團團加油”……同時,園方在展館出口處設置了“團團,我想跟你說”專區,遊客紛紛留言祝福,祈願“團團”早日康復。




在社交平台上有一個“大熊貓團團”的超話,不少大熊貓的粉絲聚在這裡分享“團團”的最新消息,為生病的“團團”打氣加油。

“團團”加油!
一起祈禱奇蹟發生
綜合自澎湃新聞、界面新聞、中國新聞網、上觀新聞、東方網等
來源: 上海新聞廣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