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說去年是手機圈全面屏的元年,那麼今年就是全面屏+AI(人工智能)的元年。3月16日下午兩點,紅米再發千元新機——紅米Note 5,這次紅米Note 5更是把AI這一在去年部分旗艦機身上才具備的新玩法拉到了千元機市場。

一直以來,紅米以及紅米Note系列給人的第一印象就是,便宜、耐用、續航好、做工紮實等等,在市場上的口碑一直不錯。那麼紅米Note 5的整體表現如何呢?國際慣例,先放參數。

上面就是紅米Note 5的相關數據,不知各位小夥伴有沒有觀察到紅米Note 5的AI部分重點出現在拍照部分呢?是的,因為此前紅米全系列產品的拍照部分一直都不是太盡如人意,那麼,經過AI雙攝加持的紅米Note 5是否能彌補紅米這一短板呢?下面,就筆者這台紅米Note 5(4GB RAM+64GB ROM),我們細細解剖。
外觀:經久耐看型選手
在開講外觀之前,筆者要稍稍吐槽一下紅米Note 5此次配備的取卡針,這取卡針優秀的拿下筆者見過最精緻取卡針稱號。

好了,言歸正傳,筆者此次拿到是黑色版本的紅米Note 5,除該配色外,紅米Note 5還提供金色、藍色和玫瑰金三種顏色任君選擇。紅米Note 5正面採用疑似與紅米5 Plus完全相同的屏幕,同尺寸(5.99英寸)的18:9全面屏,屏幕分辨率為FHD+(1080×2160),最高亮度450nit,對比度1000:1,NTSC色域高達84%,各種參數都與此前的紅米5 Plus完全相同。
當然,筆者此前的中就曾說過,這塊屏幕在點亮屏幕那一刻就給人一種很細膩,色彩很飽滿的感覺,總的來說,在同價位機型中,紅米Note 5這塊全面屏的屏幕素質還是讓人滿意的。

雖說紅米Note 5的全面屏素質已經不輸於其它同價位的機型,但就機身三圍與同一價位的眾多全面屏機型相比,紅米Note 5機身整體就會顯得稍微修長一點,當然,這也僅是毫釐之差,並不會對日常使用造成什麼影響。回到手機正面,與現在市面上眾多機型一樣,紅米Note 5正面採用2.5D的水滴屏設計,與機身背部較大的弧度處理相呼應,整機握持時會十分貼合手掌,無論握持姿勢怎麼改變都不會出現硌手的感覺。

紅米Note 5正面額頭開孔從左到右依次是前置1300萬像素攝像頭、聽筒、光線傳感器、前置柔光燈以及呼吸燈。由於筆者拿到的是黑色版本的紅米Note 5,正面額頭開孔除了前置相機以及聽筒清晰可見外(前置柔光燈隱約可見),呼吸燈、光線傳感器都被很好的隱藏起來,對於一體感有追求的用戶,黑色版本是你最好的選擇。

點亮屏幕後,會發現紅米Note 5與現在絕大部分的全面屏手機一樣,為了方便單手操作,正面下巴的三個按鍵被虛擬按鍵所取代,當然,MIUI也為對虛擬按鍵反感的用戶提供了全面屏手勢(系統部分詳細講)。

與眾多全面屏機型一樣,紅米Note 5也是採用指紋識別後置的方案,將指紋識別模塊放置與手機背部中上部分,不過指紋識別上面不再是攝像模組。攝像模組被移到了背部左上角的位置,成像模組是紅米Note系列首次採用的雙攝成像方案,該成像模組從上到下依次是500萬像素攝像頭、雙色溫閃光燈、1200萬像素攝像頭(至於該成像素質如何,我們下面的相機部分見)。而後,手機背部下半部分就一個“MI” Logo靜置其中。

再看手機底部,此次紅米Note 5底部相較於其它紅米機型,就顯得熱鬧了不少,因為紅米系列一直在機身頂部的耳機孔終於挪到了底部;正面朝上,底部開孔從左到右依次是3.5mm耳機接口、麥克風、microUSB充電接口、外放。然後看手機右側,依舊是小米全系列傳統三按鍵,位於手機邊框中上部分,下到上依次是電源鍵、音量加減鍵。


然後到手機頂部,因為3.5mm耳機孔的下移,紅米Note 5頂部簡潔了不少,不過好在廣受好評的紅外傳感器依舊得以保留,配合現在的小米智能家居場景,可以實現一個手機控制家用電器,同樣,紅外傳感器旁邊還有一個次麥克風。再看機身左側,僅有一個卡槽開孔,十分簡潔,此卡槽為與或卡槽,支持雙卡雙待全網通5.0或單卡全網通加最高128GB的microSD卡擴展。


雖說紅米Note 5的機身設計在目前同價位機型中並不算優秀,背部採用的也是傳統三段式機身設計,但其手感並不會讓消費者感到廉價,前面板的2.5D面板與背部較大的弧度相結合,可以很好的提升整機的握持感。另外,紅米Note 5的整體設計在筆者看來,的確屬於一款第一眼看不上,但上手把玩過後又會感到很耐看的機型。一句話總結紅米Note 5的外觀,那就是經久耐看型選手。
系統:美、全,但不足

MIUI,國內最優秀的操作系統之一。紅米Note 5出廠預裝最新的MIUI 9穩定版,並且還是基於最新Android 8.1深度定製的MIUI 9.5.4.0。上面曾提過紅米Note 5因為採用全面屏的設計,為了方便單手操作,正面下巴的三個按鍵被挪至屏幕內,採用虛擬按鍵將其取代,但是,MIUI團隊也為對虛擬按鍵反感的用戶提供了全面屏手勢。在設置——全面屏選項中可以將虛擬按鍵切換成全面屏手勢,從屏幕底部上滑可回主頁,左右兩邊向屏幕內滑動可以實現返回,上劃懸停實現多任務操作。

回到系統界面,相信熟悉MIUI的用戶多多少少對MIUI 9都有點了解,上次筆者對紅米5 Plus的評測中就有對MIUI 9分屏、負一屏以及傳送門等功能做了詳細解說。這次,筆者就紅米Note 5的體驗,繼續解說上次沒有提到的幾點。首先,因為此次是基於Android 8.1的MIUI 9,就流暢度來將,比此前的紅米5 Plus有着較為明顯的提升(這可能與搭載的驍龍636移動平台有關,下面的性能部分會詳解),在打開兩個大型遊戲軟件、八個日常使用軟件、四個自帶軟件的情況下,機身內存還剩1.8G,軟件之間的切換依舊順暢,如果認為4G RAM不夠用的同學可以選購6GB RAM版本的紅米Note 5。

相信用過MIUI 9的同學都有用過其中的傳送門這一功能,但你們又是否用過相冊搜索這一功能呢?這一功能一樣在MIUI實驗室中開啟,顧名思義,此功能就是可以讓用戶在眾多雜亂的相冊中進行照片檢索,實測MIUI 9的自動識別功能很強大,筆者在2015年拍的銀行卡都能在近兩萬張照片中快速檢索出來。相信,人工智能也不外乎如此吧!

說到人工智能,就不得不提此次紅米Note 5發布會上重點講的AI相機了,紅米Note 5的AI相機可不僅僅表現在拍照上,其前置相機更是能將此次紅米Note 5用上的人臉解鎖功能進行高精度智能匹配,實現快速、安全的人臉解鎖。在密碼設置選項中,你可以看到紅米系列首次用上的添加人臉數據選項,添加完成後,從亮屏到解鎖一氣呵成,想想其後置指紋模塊,這幾天貌似僅在支付寶指紋支付以及拍照時才用上,用上人臉解鎖後,真的感覺回不去了。

相信看到上文筆者指紋支付僅用支付寶感到疑惑了吧!是的,筆者在這周的體驗中,在微信支付過程中總是老老實實的輸入六位數字。不知出於什麼原因,紅米Note 5仍不能使用微信指紋支付,在這一周的體驗中,筆者已經養成了盡量不使用微信支付這一“好習慣”。

左:有指紋支付界面 || 右:紅米Note 5微信無指紋支付
2010年4月6日至今,MIUI走過了將近八年的,筆者也可以說是見證了MIUI的成長,從剛開始的內測100人到現在超過3億的用戶。MIUI一步一腳印的走到MIUI 9,實屬不易。MIUI好不好用?好用;MIUI功能如何?齊全。

但是在筆者體驗紅米Note 5這段時間裡,該系統依舊存在着不少的問題,MIUI 9的廣告雖然大部分都能選擇關閉,但這對剛開始使用的MIUI的用戶增加不少使用成本。另外,相信MIUI會在後續版本中加入紅米Note 5對微信指紋支付的支持。
性能與續航:完全出乎意料
性能方面,紅米Note 5中國首發驍龍636移動平台,該移動平台在CPU部分採用八個Kryo 260架構核心『4×A73(1.8GHz)+4×A53(1.6GHz)』,相較於此前紅米5 Plus所用的驍龍630性能整體提升40%,配合全新的Adreno 509 GPU、14nm FinFet工藝製程等特性,簡直就是一款降頻版的驍龍660。

除以上說的幾點重大提升外,驍龍636的基帶(X12 LTE調製解調器)較驍龍630也是有着不少的提升,驍龍X12調製解調器的LTE下行鏈路傳輸速度比上一代要快2倍,這也就是說你在用流量下載大型文件時可以達到更快的速度,同時下載多個文件也能實現速度一致。另外,此次驍龍636移動平台也用上了去年驍龍660的Spectra 160 ISP,所以,此次紅米Note 5在拍照上會有進一步的提升(下文的拍照部分會詳說)。
溜完數據後,直接看遊戲實測性能。遊戲之前,我們先來看看各位熟知的三平台跑分數據,下面直接看圖:

左:安兔兔 ||中:3D Mark || 右:GeekBench
從上圖可以看到,就性能而言,驍龍636於此前的驍龍630相比,提升可不止一個等級。下面,筆者就以《王者榮耀》以及《全民出擊:刺激戰場》這兩個遊戲作為性能上的直觀體現。首先,先來看看《全民出擊:刺激戰場》表現如何。

《全民出擊:刺激戰場》默認均衡畫質,第一局沒有開啟高幀率模式,流暢運行,跳車、切槍、瞄人一氣呵成,最後成功吃雞。第二局打開高幀率模式,畫質調成高清模式後,在切槍瞄人的瞬間會感到明顯的頓一下,其它時間也能流暢運行。

到《王者榮耀》的測試中,筆者默認開啟高幀率模式、高清畫質。在高畫質和高幀率的模式下操作時,在深淵以及大峽谷中,一般情況下能穩定在59-61幀之間,打團時會掉到52-55幀。說實話,驍龍636在這一輪性能測試中能達到這個水準真的讓筆者大吃一驚,《王者榮耀》和《全民出擊:刺激戰場》這兩個遊戲的表現已經達到了去年驍龍660的水準。

有了強悍的性能後,紅米Note 5的續航也跟上了,該機配備一塊與紅米5 Plus一樣的4000mAh大電池。講真,在給紅米Note 5做續航測試的時候,筆者真的崩潰了。手機音量66%、連着WiFi、打開4G、亮度50%的情況下,《全民出擊:刺激戰場》一小時耗電12%,《王者榮耀》一小時耗電10%,純待機10小時耗電3%,充滿電刷劇看番12小時才把電耗光。筆者體驗一周里,正常使用兩天一充那是杠杠的,當然,如果你是重度用戶的話,一天一充還是跑不了的。

(標配10W充電器:無快充)

(快充)
續航有驚喜了,那充電速度呢?紅米Note 5標配充電器最高支持5V/2A,從5%到充滿電耗時135分鐘,在現在這個快充橫行的時代,這樣的充電速度着實讓人有點煩躁。不過紅米Note 5是有彩蛋的,實測,紅米Note 5支持QC 3.0快充,100分鐘左右就可充滿。

在這裡,筆者要強烈安利一下現在用的這個充電頭(最高24W的充電功率),支持高通QC3.0/2.0,支持MTK的PEP1.1/2.0,也能實現PE快充,那麼這個充電頭在哪能買到呢?感興趣的小夥伴可以到『潮老師和機哥的店鋪』去下單購入了,19.9元還包郵哦!(註:這充電頭對紅米5 Plus也是支持的)
拍照:千元機少有敵手
從硬件層級來看,此次紅米Note 5搭載的驍龍636移動平台掛載的14 位 Qualcomm Spectra 160 ISP 最高支持捕捉2400萬像素而不產生任何快門延遲,此外它還可提供平滑變焦、快速自動對焦和逼真色彩,有效改善圖片質量。另外,紅米Note 5前置1300萬(搭載基於AI算法的單攝背景虛化)像素攝像頭,後置1200萬(1.4μm/Dual PD/f1.9光圈)+500萬(主要用於記錄景深信息)像素攝像頭,值得一提的是紅米Note 5是小米首次用上Dual PD雙核對焦的機型。
既然紅米Note 5在成像系統方面有着這麼大的提升。下面,我們就從實拍樣張來看看紅米Note 5是否已經補足紅米有史以來的命門吧!首先,我們先從日間戶外成像,室內成像,夜間成像看紅米Note 5後置成像系統能達到怎樣的地步!

(戶外成像)

(日間室內成像)
以上成像均為直出樣片,未開啟手動模式。從上面的樣片可以看出紅米Note 5在成像系統上真的是下苦功夫了,先看戶外樣片,天空一改此前曝光過度或整體細節不足的問題,就算放到樓宇細節來看也不會出現以前塗抹過度的現象。再看室內成像,地鐵內光線較暗,對焦時鐘發光位置不會出現白平衡失準的情況,光源控制得很好,就算放大來拍,暗部的細節也能得以保留,看來此次1.4μm大像素的加入的確能保留更多的暗部細節。

(室內成像:景深模式)

(夜間成像)
值得一提的是,從室內的景深模式(人像模式)來看,紅米Note 5一改小米以往對綠色調教過度的喜好,此次並未出現綠色過於飽和的情況,但景深還是有待提升,偶爾會出現背景虛化失衡的問題,這會讓人有點捉急。再看最考量一部手機成像優化到底是否優秀的夜間成像部分,就夜間成像的亮度而言,紅米Note 5已經達到發布會是所說的優秀,但就細節來看的話,可以看到夜間的樓體邊緣還是會出現塗抹過度的問題。所以,如果對僅僅是拍夜間美景用來發一發朋友圈的用戶來說,紅米Note 5確實是一部在成像方面沒有任何短板的機型,甚至比高一價位的機型還要優秀。

看完其後置,再看看紅米Note 5的前置1300萬(搭載基於AI算法的單攝背景虛化)像素攝像頭又怎樣的成像素質吧!這裡有點要稍微提一下,紅米Note 5的前置攝像系統除了加入對支持人臉解鎖外,也是首次在手機前置加入HDR這一功能。下面,我們就直接放樣張。

(前置自拍)

(前置虛化)
從上面小凡的照片可以看到,紅米Note 5前置自拍在針對人臉不同區域確實有着不同的美化策略(前置柔光燈在暗光時自動開啟,前置HDR功能在逆光時自動開啟),在紅米Note 5的AI算法加持下,小姐姐的眼神顯得更加的有神,氣質更佳。再看前置虛化(因小姐姐不在,只能由小哥哥頂上,怕造成不適的影響,已打碼),從頭髮邊緣的摳圖來看,前置的主體邊緣識別比後置的更準確,效果更真實,所以,後置的算法能不能再好好優化一下呢?

總的來說,紅米Note 5的成像風格在紅米所有系列機型中確實屬於獨領風騷的存在,其優秀的日間成像素質,優秀的前置虛化,如果在夜間成像方面能把細節保留得再多一點,那麼該機就不只是在同價位機型中找對手了。
總結:值得入手
千元機中的“水桶型”選手,這是林斌在發布會上對紅米Note 5的概括。但在筆者體驗的一周時間裡,筆者認為這並不是一個水桶機,水桶機在筆者印象中,是指一款沒有任何亮點的機型,但這不該成為紅米Note 5的一個概括。因為,如果要在1099-1699元中尋找一部合適入手的千元機型,筆者認為紅米Note 5就是一款不可忽視的熱門機型。

雖然紅米Note 5身上也有不少不足,但其在筆者的一周體驗中所帶來的優秀遊戲性能、待機續航、人臉解鎖以及可觀的成像可以完全彌補其在用戶正常使用時感覺不大的不足。
喜歡數碼科技資訊的你記得訂閱[安卓中國]。
根據機哥第八定律,93.94% 愛搞機的人都關注了「好機友」微信公眾號【微信號:goodjiyou】,看啥看,就差你啦~
登陸[鋒潮科技]官網瀏覽更多精彩內容(https://www.anzhuo.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