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黃子韜幫粉絲談九價”相關話題多次登上微博熱搜,引發7900萬名網友圍觀。在討論何為九價之前,我們先了解一下什麼是宮頸癌。
宮頸癌是女性最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發病率居全球女性腫瘤第二位。科學研究表明,99.7%的宮頸癌都與人乳頭瘤病毒(HPV)有關。

科學研究表明,99.7%的宮頸癌都與人乳頭瘤病毒(HPV)有關。/圖·unsplash
目前,市面上能夠注射的HPV疫苗有三種不同的類型,它們分別是二價、四價和九價HPV疫苗。疫苗的“價”,指的就是疫苗覆蓋的HPV病毒類型數。二價HPV疫苗針對HPV16、18型;四價針對HPV6、11、16、18型;九價疫苗針對HPV6、11、16、18、31、33、45、52、58型。
黃子韜所談的“九價”,即九價HPV疫苗。它是目前面市的覆蓋病毒類型最多、對宮頸癌預防率最高、可預防疾病類型最廣的HPV疫苗。
由於我國人口基數大,且批准上市的九價HPV疫苗以進口為主,受限於疫苗簽發速度,其預約難度大、排隊時間長,至今仍舊是“一針難求”。
朋友圈裡的九價HPV疫苗
小爽是北漂族的一員,也是某互聯網大廠的基層員工。她形容自己接種九價HPV疫苗的經歷,是“搭乘了最後的末班車”。

年輕女性開始更關注自身健康權益。(圖 / 視覺中國)
原本,她接種HPV疫苗的意識並不高,但一年前,49歲的母親突然查出HPV6、HPV28呈低危陽性,為了避免以後日常生活中可能存在的交叉感染,母親讓她趕緊接種九價HPV疫苗。於是,她第一時間上網搜索北京市所有可接種九價HPV疫苗的單位名單,挨個打電話諮詢。得到的結果是,幾乎所有公立醫院以及社區醫院都需要排隊一年以上。如果再等待一年,她就會錯過九價的接種時間。她將目光轉向了某私立醫療機構,當她致電諮詢時,對方在詢問了年齡之後,告知她最快下周可以接種。

九價疫苗價格對於小爽來說,是一筆很大的開銷,但是和健康相比,5300塊錢便沒有那麼重要了。/圖·unsplash
小爽的月平均工資在9000元左右,而在該私立醫院接種九價HPV疫苗的價格是5300元,比在公立醫院以及社區醫院的價格高出1300元。
她表示:“這對於我來說,是一筆很大的開銷,但是和健康相比,5300塊錢便沒有那麼重要了。”
儘管我國每年進口上萬支HPV疫苗,但一針難求仍然是常態,而且九價HPV疫苗嚴格執行接種年齡範圍為16—26歲,因此,大部分適齡女性都會集中在這個年齡段去接種,變相增加了接種的難度。

九價疫苗現在一針難求。
小爽稱,在26周歲前能趕上這波“潮流”,已經算是幸運。她還為此發了朋友圈,講述自己一周內成功接種九價HPV疫苗的經歷,引來女性好友的羨慕。
不過,同樣是“朋友圈”,劉子琪卻因接種九價HPV疫苗的經歷飽受質疑與嘲笑。早在高中,劉子琪就對HPV有所了解,她知道最佳接種階段為“性生活之前”。 2019年,剛上大一的時候,她就給自己成功預約並接種了九價HPV疫苗。
劉子琪的大學坐落在二線縣級市,大部分市民和身邊同學對於HPV疫苗的認識遠遠不夠,只是簡單地將其和性傳播畫等號。

目前國內仍然有很多女性對HPV疫苗存在認知的偏差。/圖·unsplash
當得知她以4000多元的價格接種了一個“沒什麼用處”的九價疫苗時,很多同學的第一反應是:“她是不是有什麼問題?”有些同學直言不諱地問她:“這麼貴的疫苗都接種好了,你是不是準備開始開放性關係了?”“說吧,你是不是早就有過性生活?”
這些言論讓她痛苦不已,她不免會想:“但凡你動動手指,上網查一下,就不會有這種誤解。”
哪怕是到現在,還有人會對於“HPV”“HIV”產生相關聯想,認知更是只停留在“與性有關”的層面上。因此,一旦有人提及相關的詞彙,無論是病毒本身,還是疫苗,“混亂性行為”仍舊是難以消除的偏見。

HPV 疫苗普及的道路仍然任重而道遠。(圖 / 視覺中國)
但事實是,HPV感染的途徑有很多,包括性接觸傳播、間接接觸傳播和母嬰傳播。某個時刻不小心接觸到感染者的毛巾、浴巾,或一些不正規的婦科檢查,也有可能會交叉感染。
今天,各個地區的人群在對HPV及其疫苗的認識上仍然存在較大差異,相關機構對HPV疫苗普及的道路任重而道遠。
在歐美國家接種HPV疫苗的女孩們
2006年8月28日下午,一對昆士蘭姐妹在澳大利亞昆士蘭州亞歷山大醫院接種了全世界第一支HPV疫苗;2017年7月31日下午,山東德州一名20歲女孩在當地街道衛生服務中心注射了中國內地的第一支HPV疫苗。

2021年12月14日,江蘇連雲港,東港中學七年級女生在聽取專家講解 HPV 疫苗接種知識。(圖 / 視覺中國)
“中國內地第一針”和“世界第一針”之間相隔了11年。在這11年背後,有着至今仍然不容樂觀的現實:中國新發宮頸癌病例佔全球的28%,但關鍵人群九價疫苗接種率還不到1%。
因此,礙於種種客觀現實條件沒能在中國內地成功接種九價HPV疫苗的女性,將目光投向了英國、加拿大等接種限制更寬鬆、疫苗存量充足的歐美國家。
王涵凝是國內較早接種HPV疫苗的女性。2016年,她在加拿大留學期間,了解到當地政府針對留學生的醫療保險,可以報銷接種HPV疫苗的費用。但是出於顧慮疫苗的副作用以及是否會變異等問題,她並沒有直接接種。

由於國外疫苗存量更為充足,很多女性選擇在國外接種疫苗。
直到一次偶然的機會,她和一個生物學博士交流,對方表示:“HPV疫苗面世的歷史相當長,不會有突然變異的可能。只可能說是在一個極其漫長的過程中,發現它對某一類人群會產生某種影響,而且這種影響還有個體差異性。目前,接種疫苗有一個特別的、已知的、明顯的好處,就是它確實可以抵禦HPV。”
一番交談之後,王涵凝被這位博士說服,時值23歲的她去加拿大當地醫院接種了HPV疫苗。不過,她接種的時候,九價HPV疫苗還沒上市,她採取的是第一、第二針為四價,第三針為九價的組合接種方式。

王涵凝接種的時候,九價HPV疫苗還沒上市,她採取的是第一、第二針為四價,第三針為九價的組合接種方式。
與中國相比,歐美國家對於HPV疫苗接種的政策更為寬鬆,許多留學生也會選擇在留學期間接種HPV疫苗。
“我知道它在國內很難排隊,所以我就在國外打了,反正早晚都要打。” 2019年,26歲的黃淼在英國倫敦留學期間,成功接種了九價HPV疫苗。
和王涵凝在加拿大的接種經歷不同,英國接種HPV疫苗的地點可分為醫院和藥店,黃淼就是在一個名為“boots”的連鎖藥店進行網上預約接種HPV疫苗後,再到線下“boots”實體藥店進行接種。
她回憶說:“國外的九價HPV疫苗更像藥店里的某一個藥品,比較常見。而且接種人員也不一定是醫生,是有行醫資格證的店員。”

同為留學生,在英國留學的黃淼並沒有享受到王涵凝在加拿大的“免費接種”政策,只能自費,接種3針的價格換算成人民幣是3000多元。/圖·unsplash
和國內HPV疫苗接種流程相同,在接種之前,醫生會給你展示完好的、未曾開封的九價HPV疫苗。和國內不同的是,英國不限制26歲以下為接種九價HPV疫苗的年齡,所以黃淼成了九價HPV疫苗的接種者。不過,同為留學生,在英國留學的黃淼並沒有享受到王涵凝在加拿大的“免費接種”政策,只能自費,接種3針的價格換算成人民幣是3000多元。
HPV疫苗成“潮”,女性更加懂得關心自己
HPV疫苗的面世,可以說是人類對抗疾病的里程碑事件——宮頸癌或成為人類歷史上唯一一個可以“消除”的癌症。但由於各種錯綜複雜的原因,其接種過程也是“有人歡喜有人愁”。
“現在想來,能成功接種九價HPV疫苗的人都好幸運,我兩次都錯過了它。”目前已經33歲的陳昕說。

HPV疫苗的面世,可以說是人類對抗疾病的里程碑事件。/圖·unsplash
她解釋,這裡的第一次“錯過”,是自己26歲之前並不知道九價HPV疫苗的存在;第二次“錯過”,是自己赴香港接種九價HPV疫苗的失敗經歷。
2019年,得知自己的年齡超過中國內地接種九價HPV疫苗的限制,她計劃和男友去香港旅行,順便接種疫苗。
這次赴港接種疫苗的花費不少,除一次性交齊3針疫苗本身的4500港元費用外,由於每針HPV疫苗之間需要間隔2個月、6個月,她每次都需要額外購買上千元的往返機票,承擔最少一晚、大約600元的住宿費用。

宮頸癌或成為人類歷史上唯一一個可以“消除”的癌症。
不過,這次計劃並沒有順利實行——在成功接種第一針、第二針後,突然嚴峻起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導致陳昕無法赴港接種第三針。她諮詢了北上廣眾多公立、私立醫院,對方都表示無法幫她直接補齊第三針。直到現在,陳昕也沒有成功完成所有接種。
現在,陳昕正處於備孕階段,不能接種任何HPV疫苗。“但如果有機會的話,我還是希望能生育後成功接種上疫苗。”她說。

2020年11月,世界衛生組織(WHO)對外發布了《加速消除宮頸癌全球戰略》。
2020年11月,世界衛生組織(WHO)對外發布了《加速消除宮頸癌全球戰略》。到2050年,成功實施戰略中的三項措施可以減少40%以上的新病例和5000萬個相關死亡病例。這三項措施包括:90%的女孩在15歲之前完成接種HPV疫苗;70%的婦女在35歲和45歲之前接受高效檢測方法篩查;90%的宮頸疾病確診婦女得到治療。
這意味着,除了像陳昕這種因為不可抗力所導致的HPV疫苗接種失敗案例外,盲目認為“接種疫苗就徹底告別宮頸癌”的想法也是導致“失敗”的原因——想要“消除”宮頸癌,疫苗、篩查、治療三者缺一不可。

如今的HPV疫苗接種已經成為潮流,這說明我國國民,尤其是女性的公共健康意識正在快速提升。
不過,積極的一方面,正如黃淼所說,“如今的HPV疫苗接種已經成為潮流,這說明我國國民,尤其是女性的公共健康意識正在快速提升”。
相較於以往的“諱疾忌醫”以及談“性”色變,如今,越來越多的女性能在適齡階段接種HPV疫苗,當自己有不適癥狀時,她們也能做到積極就醫,這是女性身體自救意識覺醒的重要一環。比起與“性”相關的偏見和流言蜚語,女性正在學習更加關心自己的健康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