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顧村派出所設置4個“綜合窗口”,可一站式辦理近50項公安業務
駕駛證到期換領、出入境證件、交通違法處理等等公安業務不用再去指定地點遞交材料排隊辦理了,只需要到家門口的派出所隨到隨辦,全市通辦了。“這樣的派出所讓更多的百姓更方便,更貼心!”
近日,家住寶山的市民潘先生駕駛證到期,本想到長寧區哈密路車管所換領,在得知家門口的顧村派出所正在試點“綜合窗口”業務也可以換領,抱着試一試的態度,沒想到簡單的網上預約,現場不到五分鐘,就輕鬆換領了到期的駕駛證。不僅比以前少跑了10多公里路,還至少節約了半天時間的他,忍不住發朋友圈點贊這一便民舉措,贏得了不少朋友的艷羨。
一個派出所的變化,背後是上海“一網通辦”改革的探索。為了讓群眾“足不出戶能辦事,跑路最多只一次”,上海警方同時搭建了“一網通辦”的線上和線下模式。線上打開APP就能辦事,線下“實體店”也通過變革警務流程打造“綜合窗口”,實現進一扇門,同時辦各種事。
讓百姓“少跑路”“省時間”就是初衷

既然有了“一網通辦”,為何還要“綜合窗口”?“讓百姓“少跑路”“省時間”就是初衷”。市公安局法制總隊相關負責人馬軍告訴記者,“綜合窗口”可以看作線上“一網通辦”模式的線下版“實體店”。
昨天下午,記者來到寶山公安分局顧村派出所探訪。一進門,諮詢台前的首問接待員馬上上前,熱情詢問要辦什麼業務。
和記者一同走進派出所的市民李女士來給港澳通行證加註。問清楚李女士有電子通行證,接待民警把她引導到自助辦理機前,李女士插入自己的證件,在民警的指導下很快完成了簽注,整個過程不到一刻鐘。
顧村派出所所長張華告訴記者,寶山地區的交通、出入境辦事窗口有“東密西疏”的特點,這也是市局選取位於西部的顧村派出所作為試點單位的一個考量。“我們在市局‘規定動作’的基礎上,增加了部分交通違法處理,沒想到反倒成了業務大頭,平均每天350多筆,佔全部窗口業務的2/3!”張華透露,目前一起交通違法所處理的時間差不多15到20分鐘,比以前趕到湄浦路的交警窗口少跑10多公里,至少節省1個小時。
據馬軍介紹,目前上海市公安局已將公安全部71個審批事項和16個服務事項接入市“一網通辦”總門戶,其中24項實現全流程在線辦理“零跑路”,其餘63項實現“只跑一次”。
與此同時,人口、交通、出入境等50餘種市民最常用辦理的業務,也已接入市政府“隨申辦”市民雲App。以申領6年免檢合格標誌為例,以前需要到交警總隊車管所或者各分局交警支隊窗口辦理,等候時間長、停車難,現在只要在“隨申辦”市民雲App上提交申請,配合郵政EMS寄送服務,即可足不出戶辦結業務。
馬軍透露,今年網上服務事項範圍在進一步拓展。“近期我們已將‘戶籍證明’業務接入總門戶,實現‘戶籍證明’開具‘零次跑’。”僅這一項證明,按2018年累計開具50餘萬張計算,就能至少節省市民50萬次奔波。
網上辦理不斷便民、提速,但公安工作有其特殊性,一些必須線下辦理的業務如何提升市民感受度?“綜合窗口”應運而生。其核心就是“不找警種、不分區域、一次辦成、全市通辦”。
“綜合窗口”試點將“一包全能”有望明年全覆蓋
市公安局政治部辦公室警官孫學成告訴記者,“綜合窗口”不但改變了以往辦事要到不同警種窗口辦理的傳統模式,讓群眾在家門口的派出所窗口,就能辦理戶政、治安、出入境、交警等“跨警種”綜合性業務,也最大限度地為基層民警減負增效。
目前,上海公安派出所“綜合窗口”可以辦理的業務有13類47項,包括群眾辦理需求很大的大陸居民往來港澳台通行證的首次申請及再次旅遊簽注自助機簽發、首次普通護照簽發等出入境業務;核發機動車6年免檢合格標誌、核發機動車駕駛證6類情形的換、補證業務、補換領機動車號牌申請等交警業務;核發3類《上海市特種行業許可證》等治安類業務,以及所有身份證、戶政類業務。
市公安局還鼓勵、引導基層派出所根據窗口硬件設施條件和受辦能力,自主選擇增加交通違法處理、核發《養犬登記證》等6類29項業務,在窗口承受能力範圍內最大限度地方便群眾。
去年9月起,浦東分局高東派出所、寶山分局顧村派出所等6家派出所率先開始首批派出所“綜合窗口”建設試點。截至目前,8個多月的試點已辦理業務數萬筆,受到市民廣泛歡迎。
去年底,警方又在派出所“綜合窗口”建設試點的基礎上,探索公安業務進駐街鎮社區事務受理中心,實施“一門式”綜合辦理的新模式。閔行區虹橋鎮、馬橋鎮社區事務受理中心最先試點,2處窗口迄今已接待群眾2.4萬餘人次,累計受理戶政、交通、出入境等各類業務1萬餘筆。
據了解,在全市6個派出所和2個社區事務受理服務中心試點的基礎上,今年全市還將新增至45個試點派出所。明年有望將逐步實現全市覆蓋。
作者:何易
編輯:汪荔誠
責任編輯:顧一瓊
*文匯獨家稿件,轉載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