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第一財經消息,了解富士康情況的王盼(化名),在接受採訪時介紹了,富士康之所以發生混亂現象的原因。 他認為,當受影響人數超過閾值時,檢測結果無法及時確認等綜合因素,造成了此次疫情初期的混亂現象。
目前,富士康的採樣方式已經從原來20混1的方式,已改為單人快篩。這樣可以大幅降低隔離人數以及員工的恐慌,並避免亂象。另外,園區已逐漸恢復餐廳堂食,其中有4處餐廳已開放,11月1日計劃再恢復4處。
但是,此前《財經》發布的一篇文章,遠遠要比《第一財經》更接地氣更客觀,文章中詳細地介紹了園區內部混亂的情形,確診的人6個人在一個房間;密接被隔離後和陽性住在一起;有人發燒了也沒人來送葯;有的員工宿舍里有了陽性,但沒被帶走隔離。
而有很多密接的工人,仍被要求正常上班,流水線上每天都有新感染者;由於物質匱乏,不上班的人吃飯都是問題,鬧得員工人心惶惶,導致一部分人情緒崩潰,寧願徒步幾百公里回家,也要離開富士康。
讓人欣慰的是,徒步回家的富士康員工,在路上遇到了暖心的一幕,在某些路段,善良的老鄉自發擺上了免費的飲用水和食物,隨處可見的簡陋補給站。在悲涼的畫面里,這些好心人的善舉,如同黑夜裡的一盞燈,溫暖了這些回鄉人的心。在病毒面前,沒有人可以獨善其身,願這些年輕人被溫柔以待!
有人認為,富士康作為生產企業,左右不了防控策略,按照現行的標準,像富士康這樣的高度密集的人流,應該靜止,但這不現實,蘋果接受不了,富士康接受不了,那你說咋辦?
有人稱,富士康最大的問題在於,只有指責和闢謠,缺乏有效信息溝通,而且信息發布遲滯和缺乏誠意。直到目前,都較少反思自身信息發布渠道和準確性問題,沒有考慮員工關注哪些關鍵信息,卻指責外界“拼湊或片面、不實”,認為自己在努力改善。
你可以無視自然規律,無視歷史規律,但你終將會被規律所規律。富士康該承擔的要承擔,該負責的要負責。富士康應該把保障人民群眾的生命健康,放在第一位,而不是把資本運轉放在第一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