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恩醬
來源:魯豫有約公號(ID:lyyy_scndgs)
原創文章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如需轉載請聯繫【魯豫有約】微信公號獲取授權。
2020年,新的女頂流誕生了——
劉敏濤的一首《紅色高跟鞋》,把自己唱到了熱搜第一。
網友紛紛評論:“沉浸式唱歌第一人。”
“姐拿的不是馬克風,是搖晃的紅酒杯。”
很多網友猜測,姐是不是喝醉了?
她很快回應:“我真的沒醉。”
言下之意,大家不要懷疑,這就是“真我”。
楊迪早在採訪中拆穿,看似很正經的敏濤姐,最有諧星潛質。
打招呼的時候就很嘻哈,“yo yo 楊迪!”
很多人喊話,“姐姐快參加女團C位出道吧!”
“表情天才、千萬直拍、姐圈頂流敏敏子!”
微博網友設計的海報
這一次,她完全顛覆了過往熒屏里的端莊形象。
有人說:“人民藝術家劉敏濤,沒想到自己竟然一首歌火出圈。”
《前門樓子九丈九》
44歲,一個很多人認為應該穩重成熟的年紀,她卻毫無顧忌地放飛自我。
有多少同齡人能做到一樣的瀟洒和自信?
不過,如果你了解真正的她,就不會對這次“離經叛道”感到意外了。
曾經也是循規蹈矩的“乖乖女”
在人生的前半段,劉敏濤一直是標準意義上的乖女孩。
用她自己的話來說,是“叛逆絕緣體”。
17歲那年,聽家人的話報考中戲,走着循規蹈矩的人生軌跡。
她曾在《人物》採訪中,回憶自己的學生時代:
不惹父母生氣我認為就是最大的孝順。那時候媽媽叫你穿什麼,你就穿什麼。不像現在的孩子,還照着鏡子給自己編個花,弄個髮型。
我也會像乖學生一樣,把生活安排得規規矩矩,不容許有打亂計劃的事情出現。我有一個記事本,記錄每天要做的事情,一條一條都很清楚。
不惹父母生氣我認為就是最大的孝順。那時候媽媽叫你穿什麼,你就穿什麼。不像現在的孩子,還照着鏡子給自己編個花,弄個髮型。
我也會像乖學生一樣,把生活安排得規規矩矩,不容許有打亂計劃的事情出現。我有一個記事本,記錄每天要做的事情,一條一條都很清楚。《人物》
中戲畢業後,她演了幾部大戲,都是賢淑的傳統女性角色。
比如《福貴》中的張家珍:
《人鬼情緣》中的聶小倩:
《前門樓子九丈九》中的奎俊兒:
雖處於事業上升期,她的人生規劃依然離不開大眾對“標準女性”的期待。
比起職場打拚的女強人,賢妻良母才是標準答案。
30歲出頭,她交了自己的答卷,成為了一個好妻子。
然而,過着標準意義的人生,就能保證幸福圓滿嗎?
愛情看似迷人,實則充滿各種變數。
步入婚姻幾年後,丈夫常年在外工作,兩人聚少離多。
婚姻逐漸成為一具空殼,沒有存在的意義。
《南方人物周刊 》劉敏濤專訪
作為全職太太的她,身無分文,在家裡沒有話事權。
跟丈夫去日本旅遊,想買一根抹茶冰淇淋,連這一點小願望都得不到實現。
《人物》年度女性力量盛典
她在演講中回憶道:
“我在本該神采飛揚的大好年華,活得卑微而蒼白。”
成為好女兒,好學生,好妻子,卻唯獨沒有成為自己。
她曾徹夜未眠,一直瞪着天花板看。
好像有另一個自己跳出來,在俯視着困境中的自己。
那一刻,她感受到自己的孤寂和不值得。
人生只活一次,為什麼不誠實面對自己內心的聲音呢?
天亮的時候,她做了一個決定,結束這段婚姻。
不再活在別人定義的“標配人生”里。
她解開了身上所有的束縛,開始了“叛逆”的冒險。
做自己想做的事,重返熱愛的演藝圈,探索陌生的領域。
“我想試試自己的極限到底在哪裡。”
回歸熒幕的她,成功地塑造了一個個經典角色。
《琅琊榜》中的靜妃:
《黑蝴蝶》中的齊琳:
《偽裝者》中的明鏡:
《聲臨其境》第二季中的出色表現,驚艷了一大批觀眾。
《聲臨其境》第二季
她慢慢找回自己,找回人生的掌控權。
離婚幾年後,她特意去了一趟日本,買了當年想吃的抹茶冰淇淋。
此時的她,不再為別人的眼色壓抑自己。
那支一直被她記在心中的冰淇淋,是“自由的味道”。
享受叛逆的前提是善待自己
很多人信奉一個準則:“到什麼年紀做什麼事。”
到了結婚的年紀,要趕緊開始找對象,不要老想着打拚事業。
到了父母的年紀,要以孩子為頭等大事,不要老想着自己。
很多“應該和不應該”,是當代人焦慮的主要來源。
而劉敏濤偏偏“不聽話”,從不遵守這些條條框框。
生活中的她,常常放飛自我,釋放自己內心的小女孩。
去遊樂園玩旋轉木馬:
調侃自己也有蘿莉心:
穿上校服,扮演校園小女生:
嘗試以前不敢的短髮造型和露背裝:
2019國劇盛典頒獎典禮
這一次,她憑着一首《紅色高跟鞋》火出圈。
大家把她當做快樂源泉,同時羨慕她活得瀟洒。
“不是C位,卻勝似C位。”
“希望我的43歲也能活得這麼洒脫!”
有人說:“後浪也許還在曬太陽,前浪就已經開始逆風翻湧了。”
劉敏濤這朵演藝圈“前浪”,是最好的例子。
她用行動證明了:中年不只有疲憊和麻木,也有叛逆與自由。
很多人以為,叛逆只是青春期小孩的特權。
實際上,它是每個人的自我意識覺醒。
許多現代人可能迷失在朝九晚五的工作中,不知道自己想要什麼,過着隨波逐流的生活,迷失在面目模糊的身份中。
《東京女子圖鑑》
有心理諮詢師說:
“當一個人真正有了自我意識,這就標誌着自我的誕生,這取決於一個人能否真正擁有自己的選擇權,能否為自己的每一個行為都賦予選擇性。”
中年叛逆,並非與誰為敵,而是重新審視自我。
正如劉敏濤總結的:“善待自己,善待生活。”
“一點理想主義,加上恰如其分的自我為中心,會形成優雅而豐富的氣場。”
這場遲來的叛逆期,是歲月留下來的禮物。
它並非只有一腔孤勇,而是智慧與勇氣的結晶。
就像她演講中說的:
“言聽計從,不需要過腦。”
“而我行我素,卻需要判斷能力和勇氣的雙重加持。”
有人問她,這份叛逆會不會來得太晚了一些了?
她從容地回答,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女性的能量從來不是千篇一律
前陣子,大張偉在《王牌對王牌》中誇賈玲:
“我很少見着一個女孩敢在台上哈哈就笑,她在公眾面前能放聲大笑。”
不知道從何時起,明星的形象變得千篇一律:
說話小心翼翼,不敢大笑,不敢懟人;表情管理專業,大方得體,舉止優雅……
中年女演員面對的輿論困境,同樣如此。
大眾對“中年女性”的刻板印象,離不開“賢妻良母”、“溫婉大方”、“循規蹈矩”這些標籤。
劉敏濤說,這種單一化和重複性,讓她感到焦慮。
在她看來,中年女性其實是一個非常複雜、具有故事性的群體。
然而,目前國內還缺乏這類群體的塑造。
“許多40歲的女人,有夢想,有執行力,她們的生活比電視劇中的家長里短、小情小愛寬闊得多。”
還記得今年大火的韓劇《夫妻的世界》嗎?
飾演女主的演員金喜愛,今年已經53歲了。
她憑精湛演技塑造出一個有血有肉的單親媽媽形象,讓人看到中年女性身上的叛逆和能量。
《夫妻的世界》
領略過青春的純粹,經歷過歲月的沉澱,中年女性有無數有趣的故事值得被訴說。
她們不再活在別人“期待”的世界裡。
不溫婉,不順從,反而是我行我素,放飛自我。
即便被視作“異類”,也有敢於做自己的勇氣,活得通透和明白。
有人說:“四十多歲的年紀,有人穿上了紅色足力健,有人還在穿着紅色高跟鞋。”
女性魅力沒有千篇一律的標準,存在着多種可能。
知性溫婉是一種美,活力張揚也是一種美;含蓄優雅是一種美,霸氣側漏也是一種美……
每個人都有獨特的色彩,無需被定義。
就像劉敏濤寫給女兒的話:
“你的人生充滿激情,做獨一無二的自己。”
《你好媽媽》
很多人會覺得,我已經到這個年紀了,再做改變會不會太晚?
對於劉敏濤來說,年齡是虛無的,無需把自己框定在某個年齡範圍內,
她曾在演講中調皮地說:
“我一直覺得我自己還沒有長大呢,叛逆並非因為我畏懼衰老。”
這種底氣,來自於內心的富足與強大。
無論是30歲、40歲還是50歲,改變永遠不會太晚。
正如她所說的:
“不要怕失去財富,不要怕失去情感,甚至不要怕失去過去的自己。”
“最重要的是,別後悔沒做想做的事,別留下遺憾。”
不設限的人生,才會有開闊和自由的未來。
-------------
插圖|文章插圖來自@劉敏濤微博及網絡,不做商業用途。
參考資料:《人物》面孔· 年度女性力量盛典
PS:更多新鮮好文好物可關注微信公眾號:魯豫有約(ID:lyyy_scndgs)每周三晚偶遇陳魯豫,陪你走心地聊聊天,一切不止於《魯豫有約》。商務合作請聯繫魯豫有約微信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