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Di
編輯 / 小情書
當知名演員王勁松在第25屆上海電視節的論壇上,果敢直言:“什麼時候演員背台詞都要被表揚了?您多不要臉啊!”
幾句話像響亮的耳光,抽在演藝圈裡的某些“公主少爺”臉上時。我們都以為他是演藝圈裡最敢講、最不怕得罪人的人。
無獨有偶,有人比王勁松的膽兒更大。
王勁松是衝著不守職業原則的演員去的,而耿樂更是直接把矛頭對向了投資方。
“很多投資人根本就不懂電影。他不僅不懂電影,只想賺錢,還只想賺快錢!”
別人都把製片方當“金主”捧着,生怕不小心開罪了影響事業。
耿樂卻偏要做一個不與不諳世事為伍的人。
1.
1994年,初出茅廬的管虎準備拍攝一部名為《頭髮亂了》的電影。
電影里,需要一個長發飄飄、個性十足的文藝搖滾青年。
《頭髮亂了》劇照
和製作組一商量,管虎覺得應該找一個真正符合這兩個條件的人去演,而不是隨便讓個演員帶着假頭套糊弄過去。
最後有人給支了個招,去音樂學院和美術學院准能找到他們想要的人。
於是,副導演第一站就去了中央美術學院。
剛在操場上尋尋覓覓了十分鐘,一個人就闖進了他的視線——一頭中長發,神采飛揚的耿樂。
“喜歡電影嗎?喜歡搖滾嗎?”
副導演就問了這麼兩個簡短而簡單的問題,耿樂就直接跟着他走了,從拿着畫筆走上了演藝之路。
搖滾和電影,對當時的耿樂來說簡直就是流淌在血液里充斥在神經里的興奮劑。那不是單純的喜歡,更是痴迷般的愛。
就這樣,耿樂成為了文藝片電影中的常客,出道後參演了不少大大小小製作的文藝電影,成了“文藝片一哥”。
如果不走向大熒幕,耿樂在美術領域也必然會創造出另一番景象,然後以藝術家的身份和大家見面。
這是必然,因為他的出身擺在那兒,資質也是一樣。
耿樂的爺爺是參與了國徽設計的大畫家張仃先生,他的父親耿軍同樣也是一位有名氣的畫家。
耿樂的外公鄔析零曾擔任中央歌舞團團長、人民音樂出版社副總編輯等職,是著名的指揮家。
耿樂爺爺張仃
再到耿樂自己,從小耳濡目染,在畫畫方面頗有些無師自通的天賦與創造力。
一路從中央美術學院附中讀到了中央美術學院。
“畫畫和電影之間的必然性,一切都是自然而成的,命中注定。”
在參演了《頭髮亂了》以後,耿樂很快又拿到了新戲約,在《陽光燦爛的日子》里飾演“劉憶苦”,一場和夏雨互扇耳光的戲給觀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陽光燦爛的日子》劇照
因此,演員耿樂正式被大眾認可,聲名鵲起。
畫畫和演戲都是藝術創作,不同之處在於,一個是靜態的,一個是動態的。
表達的方式不同,呈現的效果也不同,創作的過程亦是如此。
畫畫不能讓耿樂很快地結識許多新的朋友,或者說新的女性朋友,但拍戲可以。
2.
在電影《頭髮亂了》中,耿樂認識了比他大五歲的女演員孔琳。
孔琳同樣出生在一個藝術世家,父親是專業的歌劇演員。在父親的培養下,孔琳從小學習聲樂、舞蹈、樂器,一身的才藝。
當嫻靜美麗的孔琳,遇上熱血朝氣的耿樂,他們之間註定會產生不一樣的情愫。在電影的拍攝間隙,他們兩人逐漸熟悉了解,也彼此吸引。
年輕的女孩兒們,很容易被有才華和個性的男孩兒吸引。
電影拍完後,他們的關係卻隨着時間積澱越來越親密,後來耿樂與孔琳便確定了戀人關係。
在遇到耿樂之前,孔琳已經經歷過一次令人心碎的戀愛。
那還是在北京電影學院讀書的時候,與她同班的王全安對其一見傾心,隨後便開始了對孔琳的追求。
但在抱得美人歸後,王全安並沒有十分珍惜兩人的感情,他天生一副按耐不住“吃着碗里的看着鍋里的”的花花心思。
孔琳最後的結局可想而知。
直到遇到耿樂以後,孔琳被他的細心、溫柔和偶爾的浪漫撫平了心裡的創傷。
兩個人的感情發展得很順利,眼看孔琳年過三十,兩人就要談婚論嫁了。
耿樂卻主動叫停了這段維持了八年的愛情。
分手的原因很簡單也最讓人無奈。同為演員的他們,在八年里,分開的時間遠遠多於在一起的時間。
當耿樂休息時,孔琳要拍戲,當孔琳回來了,耿樂又趕去了劇組……
距離不止能產生美,還能產生出隔閡。
聚少離多的相處模式,既讓他們倆不能很好地陪伴彼此,也讓別的誘惑有了可乘之機。
孔琳年輕時
當耿樂向孔琳提出分手時,他們不僅身處異地,並且也已經有很長時間沒有見面了。
儘管對八年的感情十分不舍,可他們誰也不能勸說對方或自己放下事業。木已成舟,孔琳最後也同意了分手。
後來在拍攝電視劇《開往春天的地鐵》時,耿樂認識了柯藍,一個和孔琳截然不同的女孩兒。
兩人暗生情愫,分分合合糾纏了好些年。
期間柯藍幾次與別的男演員傳出緋聞,這無疑對他們的感情是不利的,因此最終耿樂與柯藍同樣以分手收場。
兜兜轉轉下來,這耿樂一晃到了四十歲,周圍的朋友早已結婚生子,只有他還是孤身一人。
搞藝術的,都有些怪脾氣在身上。
就拿耿樂和自己的父母相處來說吧,和父母一起住時,他總覺得他們管得太多,限制了他的自由。
後來父母定居了美國後,獨自生活的耿樂又覺得百般不適,不會照顧自己的他,曾差點因為闌尾炎丟了性命。
生活現狀彷彿在對耿樂說:是時候安定下來,找個人好好地過日子了。
3.
“耿樂的這個大叔形象,比很多銀幕上的叔接地氣,他有中年大叔危機的一面,所以真實;他還有中年大叔睿智果敢的一面,所以浪漫。”
在電影《瘋狂72小時》里,耿樂極盡浪漫之能事追求閆妮飾演的女主角,因為耿樂在電影里很好地表演出了對愛情的勇敢與執着。
網友們給他取了個外號“浪叔”,不少女網友直呼“嫁人就嫁‘浪叔’”。
2017年,43歲的耿樂帶着兩歲的兒子出現在威尼斯機場時,着實給了大家一個驚喜。
都沒聽到他戀愛結婚的消息,怎麼突然就有了一個兒子了。
後來親子真人秀節目《爸爸去哪兒6》中,耿樂帶著兒子——樂那多,正式亮相。
當時不少人熱議,耿樂家四代人三個姓,爺爺張,他和父親姓耿,兒子姓樂。
關於兒子的姓氏,據說當時耿樂自己也在糾結到底是姓張還是姓耿,最後乾脆就取了自己名字里的“樂”為姓,也希望兒子能夠人如其名,一生快樂。
有了兒子,大家好奇的肯定還是孩子的母親了。
這位浪漫的文藝者,在前後與孔琳、柯藍兩位不同類型的漂亮女演員相戀後,到底會選擇怎樣的一位女性共度餘生?
在網友們根據蛛絲馬跡的考究下,還真把樂那多的媽媽給找了出來。
王碧琪,前中國乒乓球運動員,退役後考入解放軍藝術學院,轉型成了一位演員,曾參演過電視劇《流星蝴蝶劍》等。
現在已經淡出熒幕,她的父親王茵是乒乓元老。
耿樂和兒子一起參加節目時,王碧琪也在節目中出現過,但不想曝光的她在鏡頭前全副武裝,把自己遮得嚴嚴實實。
可再低調,還是難掩他們夫妻二人之間的和諧、幸福。
從1994年意外走上演藝之路,耿樂出道已快30年。
但是在如此漫長的過程中,他始終是演藝圈裡一個“格格不入”的存在。
細細翻看耿樂的作品集,會發現在所有知名和不知名的角色中,他飾演的角色都有一個鮮明的共同特徵——邊緣人。
“好像我身上不具備太多主流人物的屬性,可能主流這類的角色跟我太遙遠了。”
愛藝術的人,愛的是自己的靈感與創作的熱情,至於能賞識的人有則更好,無則就留着自己慢慢欣賞。
除了拍戲,畫畫也是耿樂多年以來的堅持,有時間也會自己辦畫展。
對他來說這不是愛好,而是另一面的自己。
但是畫畫和演戲是互通的。以前練習速寫時,耿樂時常會去火車站、公園,去觀察千姿百態的人與物。
正是這樣的經歷,給予了他在演戲時能更好、更真實地塑造角色。
“不吸引眼球的,不代表沒有價值。”
主與次,有什麼要緊,如果不知道內心的渴望與方向,創作出來的東西始終會缺少一些靈魂。
今年在電影《長津湖之水門橋》中、在電視劇《有翡》中,耿樂的表演是亮眼的,每一次的出現都是嶄新而充滿驚喜的。
7月22日,由他主演的電視劇《天才基本法》播出,這個“邊緣人”其實在這兩年也在嘗試着一些主流的角色。
這個骨子裡散發出來的“我不合群”的演員,在自己五十歲來臨之際,開始了新的蛻變。
有人說耿樂不是演技不好,但或許他終究無法成為何冰、李雪健那種演什麼像什麼的戲骨。
愛藝術的人是執拗的,也許如今的耿樂就在證明着自己無論邊緣主流都能夠駕馭。
那就讓我們好好期待這位最會畫畫的演員的精彩表現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