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寒冰報道 世界盃在古希臘、古埃及和阿拉伯三大文明發源地舉行,可能不再是空想。據希臘網站TO10消息:希臘總理米佐塔基斯和埃及總統塞西均給出了官方態度,沙特、希臘和埃及三國同意聯合申辦2030年世界盃,跨三大洲聯合申辦,在歷史上還是第一次,沙特王儲本·薩勒曼已將聯合申辦官方文件交給美國的諮詢公司,正式啟動申辦。
雖然“跨三洲”聯合申辦早在一個月前已人盡皆知,但從設想變成落實推進的計劃,還是令世界足壇驚嘆沙特王室的決心。
外界認為,代表歐洲的伊比利亞組合西班牙&葡萄牙有較大勝算,畢竟,相比沙特、埃及和希臘,他們有優勢明顯的硬件設施、足球氛圍和大賽組織能力,此外,還可以分流“南錐體組合”阿根廷+烏拉圭+巴拉圭+智利組合在拉美的選票。
不過,不久前,烏克蘭加入了伊比利亞組合,不確定因素大大增加。烏克蘭不僅地理位置與前兩者相距太遠,基礎設施和經濟實力更不可同日而語,反而拖了後腿。
沙特投入巨資的“2030願景”,讓該國拿到了2029年亞冬會和2034年亞運會主辦權。沙特將首都利雅得、吉達、麥加三大城市全面現代化,還將在西北毗鄰埃及西奈半島的奈姆建設全新的現代化百萬人口大都市。而沙特在足球領域的投資與宣傳模板就是卡塔爾,沙特人口是卡塔爾的14倍,經濟實力稱霸整個中東,野心自然不會局限在亞洲。
卡塔爾能主辦世界盃,沙特認為自己也可以,而且,他們想與卡塔爾人競爭。沙特希望成為世界體育新中心,投入的資本幾乎提升了一個量級。沙特已承辦了重量級拳王爭霸賽、F1方程式賽車和超高獎金的高爾夫名人賽,又拿下了8個賽季的西班牙超級盃主辦權,收購了英超勁旅紐卡斯爾聯。未來的目標就是承辦世界盃,與卡塔爾比肩。
此前,沙特足協曾分別與埃及、意大利足協聯繫,嘗試跨三洲申辦。但歐足聯此前勸退了英國+愛爾蘭國內五大足總的聯合申辦,將西班牙+葡萄牙組合作為唯一代表競爭申辦,意大利打了退堂鼓;而希臘與羅馬尼亞、保加利亞、塞爾維亞一起組成的巴爾幹申辦聯合體也因此解體,但他們不甘心,於是,加入沙特“跨三洲”組合成為他們唯一的選擇。
2030年世界盃有48支球隊參賽,至少需要16座體育場。沙特將有8座球場承辦比賽,大部分在利雅得,吉達、麥加和新建的現代化大都市奈姆也會有球場;希臘曾主辦2004年夏季奧運會開幕式的雅典奧林匹克體育場,以及帕納辛納科斯、奧林匹亞科斯、雅典AEK、塞薩洛尼基PAOK四大豪門的主場也在其列;埃及首都開羅和亞歷山大港,也將有兩到三個體育場承辦比賽。沙特政府承諾,將承擔全部新建和擴建體育場的費用,算上利雅得、吉達、麥加、奈姆,以及幫助埃及新建兩個百萬人口大都市的城市基礎設施全面現代化改造,總投資可能超過一萬億美元。
8年內兩度參加冬季世界盃,對於操控現代足壇的歐美足球界來說,當然是難以接受的。哪怕“跨三洲”申辦組合打出了“三大文明匯聚”的宣傳口號,但已經與國際足聯近乎公開決裂的歐洲和南美足聯,不希望卡塔爾世界盃造成的聯賽混亂一幕重演。
不過,沙特王室能夠砸向歐洲的資本遠超卡塔爾,而且,國際足聯主席因凡蒂諾與沙特王儲本·薩勒曼私交不錯,後者極有可能在資本的背景下大力支持“跨三洲”申辦。
既然足球世界能接受第一次冬季世界盃,在天量級資本的推動下,為什麼不能有第二次?畢竟,歐洲足壇對卡塔爾或沙特的態度,很大程度上取決於能得到多少利益。
只要是錢的問題,就不是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