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發於公眾號:投資路上的追夢人,歡迎關注交流
一、前言
在上篇文章中,研究了被動元件在軍工中的應用,其實提到過一個邏輯就是軍民融合,軍用轉民用,畢竟在民用市場似乎還具備較大的國產化空間。本次研究主要要達成以下幾個目標:①行業知識學習;②近3年股價走勢復盤;③重點關注的細分行業和標的
二、基本信息(非重點)
2.1定義與作用
被動元件內部不需要電源驅動(也稱無源器件),其本身不消耗電能,只需輸入信號就可以做出放大、震蕩、計算等響應,無需外部激勵單元。被動元件主要分為 RCL 以及射頻元器件兩大類,其中 RCL 約佔被動元件總產值的90%。
(1)電容:蓄電、平滑、耦合和去耦
蓄電是指利用儲存的電荷,平滑即使電壓變動變得平滑,而耦合能夠阻斷直流電流僅讓信號成分(交流電流通過),去耦則能對頻率高的噪聲成分起到旁路作用。
電容器主要有鉭電解電容、鋁電解電容、陶瓷電容器和薄膜電容器四種類型,分別佔比 7%、32%、53%、8%。
(2)電阻:分壓、分流,濾波和阻抗匹配
(3)電感:濾波,穩流和抗電磁干擾
2.2市場規模與競爭格局
據 ECIA 統計,2019 年全球 RCL 合計市場規模 277 億美元,出貨量 54 萬隻,其中電容、電感、電阻的產值分別占 73%、10%和 17%。
日本、美國、韓國及中國台灣廠商具有技術優勢和規模優勢,佔據壟斷地位。
2.3 MLCC
競爭格局(高度集中):CR3、CR5 分別達到了 65%、81%,村田長期佔據世界第一的寶座,市佔率為 31%,緊隨其後的是三星機電以及中國台灣地區的國巨,市佔率分別為 19%、15%,太陽誘電以及 TDK分別佔比 13%,3%,國內的三環集團、風華高科、宇陽等也有一定的產能,但是市佔率相對較小
下游應用:消費電子、5G基站及電腦佔比60%,其次為汽車、家庭影音、工業等
2.4鋁電解電容
競爭格局(集中):日本的嘉美工以 23%的市佔率排名第一,尼吉康與紅寶石分列二三位,市佔率分別為 17%、10%。國內的艾華集團作為全球節能照明領域鋁電容器的龍頭,佔據了 8%的市場。江海股份則在工控鋁電解電容市場有着不錯的表現。
下游應用:工業電子領域佔比50%,消費電子佔比31%
2.5鉭電解電容
競爭格局(集中):目前鉭電容市場份額第一的是基美(已被國巨收購),佔據 35%的市場份額,排名第二的是 AVX(已被京瓷收購),份額為 25%,松下與威世分別佔據了 20%、 10%的市場份額。國內廠商在民用鉭電容領域仍有待突破,值得一提的是,火炬電子依靠代理方式在國內銷售高端鉭電容器。
2.6薄膜電容
競爭格局(分散):排名第一的是松下,佔據了 9%的份額,基美(被國巨收購)、國內的法拉電子、日本的尼吉康都佔據了 8%的市場份額,後面依次是 TDK的 7%以及威世的 5%。
下游應用:風電、光伏、新能源汽車是薄膜電容器三個最主要的下游市場
2.7電感
競爭格局(集中):2018 年,以村田、TDK 和太陽誘電為首的日企佔據市場份額的前三位,CR3 超過40%。台企奇力新和美磊已經於 2018 年完成合併,市佔率達到 11%,位居第四,順絡電子以 7%的市佔率居於第五,CR5 接 近70%。
下游應用:從銷售額的角度看,移動通訊板塊佔比最高達 35%,工業設施應用位於第二,佔據 22%,平板電腦和汽車電子也佔有一席之地;從出貨量的角度看,應用於移動通訊的電感佔比達到 55%,其次為電腦相關設備,占出貨量的 25%。
2.8電阻
競爭格局(集中):CR5 達到 57%,市場份額主要被中國台灣地區和日本廠商佔據。其中,國巨電子佔比 34%,位居全球第一。日本廠商 KOA、Rohm 和松下分居 2 到 4 位,市場份額分別為 9%,6%和 6%。美國廠商 Vishay 以 2%的份額位居第五。目前國內較大的電阻器生產廠商為風華高科,但是其市場份額在全球範圍仍然偏小。
下游應用:家電、消費電子、汽車電子和通信等領域
2.9國產替代
(行業核心邏輯,長邏輯,短時無法證偽,股價漲的時候是助力,下跌時是沒啥用)
(1)海外大廠進行產能調整,逐漸退出中低端市場,主攻高端產品
(2)下游需求端逐步往國內轉移,疫情加速被動元件產業鏈轉移趨勢
三、股價走勢復盤
3.1股價走勢(順絡電子、風華高科、三環集團、江海股份、法拉電子)
3.2上漲階段①(19年~21年3月):下游景氣上升,同時行業去庫存結束
- 5G 手機中被動元件用量顯著增加,5G手機滲透率提升
- 5G基站對MLCC的需求大幅提升
- 光伏裝機量增加,逆變器用量增加(電容)
3.3下跌階段②(21年3月~5月):全市場回撤,跟隨大盤,基本面應該無太大變化;
3.4上漲階段③(21年5月~7月):漲價+Q2業績保持高增長
3.5下跌階段④(21年7月~10月):消費電子景氣拐點+渠道持續價格回落
消費電子板塊同步導致(被動元件的拐點晚於消費電子),手機砍單引發市場擔憂
從歷史情況來看,被動元器件價格受供需影響較大,呈現出周期的特性(15年和19年明顯是周期低點),頭部企業歷史營收也曾出現負增長。
21年Q3行業開始去庫存,可以看到風華高科和順絡從21年Q3開始,增速相比Q2明顯下降,Q3未減速的江海股份(三季報後,江海的股價走勢明顯好於順絡和風華高科)在Q4也出現降速。
3.6上漲階段⑤(21年10月~12月)
電動車中被動元件用量顯著增加、和汽配板塊共振再次沖高,但出現分化,法拉電子和江海股份明顯漲幅更大(Q3業績增速維持,與新能源相關業務佔比高,至少法拉電子是這樣)、22年回調幅度更小;
3.7下跌階段⑥(22年1月~3月)
跟隨市場下跌,主要還是市場風險偏好變化導致估值中樞下移,同時對國內的經濟增長有所擔心,股價提前反映業績增速下降的預期
擔心缺芯、上游材料漲價等對於電動車、手機的銷售等存在壓制,在去庫存的背景下,疊加下游需求增速下降;
四、行業初印象
印刷電路板和RCL同屬於申萬三級行業元件,兩者的關係打個簡單的比方就是水杯和水,印刷電路板上是用來承載各種元器件的(被動元件和主動器件),一個電路板上可以有多個元件。
RCL行業的優點:國產化率極低,市場主要份額掌握在日韓及中國台灣,大陸地區份額較小;(也是行業主要邏輯)
RCL行業的缺點:行業存在周期性,供需共同影響,下游應用場景的景氣度以及行業庫存水平,如果兩者可以形成共振,那就會迎來爆髮式增長(如19~20年,一半多時間股價翻倍)。但作為行業外人士,缺點就在於跟蹤難度過大,提早進入時間成本較高;和被動元件走勢相關性比較強的是消費電子(被動元件主要下游應用),但被動元件的彈性大於消費電子。
RCL的上市企業較少,比較知名的就是風華高科和順絡電子,21年跟着新能源車火起來的法拉電子,其他幾家其實之前都沒聽到過。
- 三環集團:是一家集“材料、設備、製造”垂直一體化的電子陶瓷類平台型企業
- 法拉電子:我國領先的薄膜電容廠商,專註於薄膜電容行業五十餘年,目前市場佔有率約為 8%,位列世界前三
- 江海股份:是國內鋁電解電容器領軍企業,布局薄膜電容、超級電容
- 風華高科:國內老牌被動元件領導者,目前業務覆蓋片容、片阻、片感等無源器件
從市盈率百分位來看,比較另類的是江海股份和法拉電子,原因何在?因為他們都有薄膜電容,應用在新能源車和光伏風電上,是RCL下游應用里景氣度最高的。從市盈率百分位來看,比較另類的是江海股份和法拉電子,原因何在?因為他們都有薄膜電容,應用在新能源車和光伏風電上,是RCL下游應用里景氣度最高的。無意中看到法拉電子21年年報的前十大股東,前海開源就佔了四個(就是21年的公募基金冠軍),合計6%,在21年Q3和Q4,股價的最高區域加倉,屬於高位接盤?這種自我抱團取暖的,跌起來也難受。
綜述來說,在消費電子景氣度未出現向上拐點前,被動元件和PCB都難以有大表現,可以關注其中的結構性機會,RCL主要就是關注薄膜電容,相比RCL多兩個核心邏輯:(1)下游景氣度高(新能源車和光伏風電);(2)滲透率提升(替代鋁電解電容);
上篇中提到,軍工企業的其中一個邏輯是軍民融合,那軍用企業向民用市場滲透容易嗎?結論是很難,軍工市場最重要的是性能,而民用市場追求的是性價比(性能和價格的平衡),同時軍工市場的需求量是小於民用的,規模上存在較大差異,無法形成規模效應。軍用電容中的火炬電子和鴻遠電子民用市場代理的還是國外品牌呢。
免責聲明:文章僅為研究記錄,不構成投資建議。文中所有觀點, 僅代表個人立場且可能會變,不具有任何指導作用。
如果覺得文章對你有所啟發,請來個三連支持我吧!(點贊、在看、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