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在城中、城在海中”,雨後的防城港水清、天藍、灘凈、灣美,何祥英像往常一樣帶着幾名同事穿過京族聚居地萬尾出海作業,採集符合監測要求的樣品。
作為土生土長的京族人,在東興市江平鎮長大的何祥英,對大海總是充滿熱愛之情。“我從小與海為伴,靠海吃海,耙螺、抓蝦、撈魚。母親到農貿市場賣海鮮,掙錢供我們兄妹讀書。萬尾這片海就像母親一樣養育着我們,我們與大海的情感如臍帶相連。”何祥英說。
大學畢業後,何祥英選擇回到家鄉,進入防城港市海洋局,成為防城港市海洋環境監測預報中心的一員,從此走上了從事海洋環境監測之路,守護蔚藍海洋。
工作之初,防城港市海洋環境監測預報中心剛剛籌建,條件十分簡陋,實驗室小,儀器少,4名工作人員均未從事過海洋環境監測工作。面對一個個接踵而至的任務,何祥英和同事們迎難而上,不斷加強學習、實踐、鑽研,難關一個個被攻克,海洋環境監測業務一步步從無到有。
“海洋監測工作,既要埋頭苦幹破解技術難題,也要乘風破浪出海作業。”海上天氣多變,監測採樣時常遇到疾風驟雨浪高的情況,容易出現不同程度的暈船,頭暈、反胃、嘔吐,全身酸軟無力,何祥英每次暈船都要兩三天才能慢慢恢復。但樣品有嚴格的檢測時限,采完樣品之後,必須立刻回到實驗室爭分奪秒進行樣品過濾和實驗室檢測分析等工作。“監測當晚加班加點、吃冷飯是家常便飯,每次她都憑着一股倔勁咬牙堅持完成任務。”同事葉朝放說。
功夫不負有心人,成功永遠屬於奮鬥者。經過何祥英團隊的共同努力,防城港市海洋環境監測預報中心順利通過國家級實驗室資質認證評審,成為首批通過國家級資質認證評審的地市級海洋監測機構。
2012年,由於工作成績突出,何祥英開始擔任監測中心負責人。為了提高實驗室的檢測能力,落實海洋可持續發展目標,何祥英帶領團隊對實驗室能力資源進行重新規劃,向上級申請能力建設經費500多萬元來補充和更新儀器設備,並從檢測原料、檢測方法依據、環境條件等方面不斷充實、完善和加強監測能力建設,利用無人機、海洋生態浮標等設備和系統不斷提升監測自動化水平。在她的帶領下,防城港市海洋環境監測預報中心通過資質認證的項目從原來的35項增加到2021年的84項。
22年來,何祥英參加出海調查採樣560多次,參加實驗室檢測分析數據1萬多組,審核監測報表報告630多份,組織完成1個國家級、1個自治區級海洋環境調查項目和4次自治區級海洋應急監測演練工作,7次主編年度市級海洋環境狀況公報……
“把平凡的事情做好就是不平凡,把簡單的事情做好就是不簡單。”何祥英始終不忘初心,以一名共產黨員的赤子之心,堅守在海洋環境監測預報崗位上,守望着祖國南岸的那一片碧海藍天,守護着“大海母親”。

相關推薦

二十大代表風采丨山村“女當家”、致富“帶頭人”——記南寧市馬山縣古寨瑤族鄉古棠村黨總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潘曉梅
廣西日報-廣西雲客戶端 · 5小時前

摩托車還上高速?交警開出廣西第一張罰單
廣西新聞頻道 · 8小時前

柳州一小車在路上發生自燃!下一秒,這群人坐不住了→
南國今報 · 14小時前

一周熱點(2022.10.02-10.08)丨離奇!240多箱蜜蜂一夜之間死亡,損失20萬元以上
南國早報App·一周熱點 · 1天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