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張文宏醫生,今天發文談,從鮁魚圈到台北圈,再次討論消除新冠流行的路線圖。

安徽六安新冠病例的源頭逐漸清晰。中國疾控吳尊友教授根據詳實的數據提示此次疫情的核心熱點區域發生在營口鮁魚圈。根據對指示病例相關城市(北京 瀋陽 大連 合肥)密切接觸者的篩查,從時間與空間上最終鎖定了病例可能輸入的原點。
病例輸入的原點無論是人或者是物,在將來仍可發生。隨着國際交流的逐漸開放,輸入的風險不會減少。近期中國台灣的病例暴發也提示類似的現象。一旦輸入,迅速蔓延。
根據去年至今一年多的經驗,最終無論是營口和六安,還是中國台灣,只要根據疫情採取嚴格的社交距離限制,加大檢測和人員流動追蹤,控制疫情只是時間問題。這一點毋庸置疑。後續大家也可以洗洗睡了,靜待疫情得到控制。
但無論是鮁魚圈還是台北圈,這樣的故事一再上演,未來的生活會是怎樣的呢?人類戰勝新冠疫情的路線圖到底會是如何?關於近期的疫情提示了以下信息:
1. 新冠病毒沒有自行離去,而是分布在全世界,只要我們稍微放鬆一下防控措施,疫情馬上就會重啟,而且傳播速度較去年絲毫未見減弱。
2. 以目前的全球性疫情來看,新冠病毒已經成為世間常駐病毒,我們必須做好長期應對準備。
3. 全球的疫苗接種速度很慢,很不平衡。無論是鮁魚圈還是台北圈,當地均未達到疫苗屏障的水平。從營口到六安的病例更是沒有接種過疫苗。但未接種疫苗是當前全球的常態。即使在疫苗供應非常充沛的國家,疫苗接種率也難以達到完全阻斷傳播的群體免疫水平。
4. 病毒的變異發生速度雖然沒有流感病毒快,也沒有完全逃逸疫苗的作用,但是由於疫苗接種速度不夠快,最終病毒變異逃逸株的可能性在增大。
好消息是上周在上海國家會展中心舉辦的世衛組織批准中國滅活疫苗進入世衛組織緊急使用清單(EUL)的交流會上,我看到阿聯酋的主要研究者納瓦爾.阿爾卡比顯示了中國滅活疫苗遞交給世衛組織的數據,顯示可以降低新冠肺炎的住院率達93%,接種疫苗組沒有人死亡。世衛組織拿到的這個數據非常重要,甚至意義比保護率更大。如果通過疫苗的普遍接種,可以大幅度降低該病的嚴重程度和病死率,那麼就可以將疾病的危害性降低至流感的水平,屆時新冠仍然會每年冬季定期流行,南北半球輪流來,但是世界可以照樣開放。
希望全球儘快實現疫苗的廣泛接種,在病毒實現有效逃逸突變之前完成最大範圍的免疫接種,為全球的正常化提供機會。
相信中國進入世衛組織的緊急疫苗接種清單之後,隨着國際發達國家疫苗接種目標的實現,未來全球性的疫苗普遍接種目標也會隨之逐步得到實現。
在發達國家普遍接種天花疫苗實現對天花的控制之後,人類在第三世界國家接種天花疫苗花了10年時間(1967-1977),最終通過人類的合作,實現了對病毒的控制和消除。
相信今天的世界最終也可以走出新冠陰影,與新冠握手言和。但是對於一個危害性弱於天花的病毒,人類並未做好準備與病毒來一次大決戰。未來人類發揮全球智慧,走出誤區,逐步通過全球性的疫苗接種,終會以不同於消除天花的模式實現對新冠病毒的控制。不過,率先完成接種的國家和地區將會先行走出新冠陰影,世界將會實現逐步的開放。
最新數據
本土4例在遼寧
15日0時至24時,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報告新增確診病例18例,其中本土病例4例(均在遼寧)。新增無癥狀感染者19例,其中本土5例(均在遼寧)。
台灣單日新增206例
台灣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日(16日)公布,台灣新增207例新冠肺炎確診病例,分別為206例本土及1例境外移入。
指揮中心稱,新增的206例本土病例為90男116女,年齡介於未滿5歲至80多歲,發病日/采檢日介於2021年4月6日至5月15日,居住縣市分別為台北市97例、新北市89例、彰化縣9例、宜蘭縣及新竹縣各3例、桃園市及基隆市各2例、台中市1例。
(原標題:從鮁魚圈到台北圈!張文宏醫生再談消除新冠流行的路線圖)
來源:綜合 @張文宏醫生 環球網 央視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