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貯玉米產量降低的主要原因是病蟲害的發生,然而,農戶在種植青貯玉米的過程中,病蟲害是一大難點和重點,其不但使青貯玉米的產量減少,更為嚴重的是造成玉米絕產。青貯玉米屬禾本科一年生草本植物,隨着青貯玉米的種植面積逐漸擴大,要想提升青貯玉米的產量並保證其優質越來越困難,因此,做好病蟲害防治工作非常重要,也是必不可少的。基於此,根據病蟲害的發病因素和發生特點,採用針對性的防治手段,便可提高青貯玉米產量,保證青貯玉米質量。
青貯玉米是青貯飼料的主要原材料,具有產量高和營養豐富的特點,且適口性好,是畜牧業的重要飼料資源。因畜牧業的快速發展,對飼料需求逐漸加大,從而對青貯玉米的產量要求也相應提高。在青貯玉米的實際種植進程中,病蟲害的發生嚴重影響了其健康生長,進而影響青貯玉米的產量,所以要加強青貯玉米的病蟲害防治技術,採取有效的技術措施來達到青貯玉米高效、高產的目的。
1、鏽病
鏽病分為普通型和南方型2種。病斑首先會出現在葉片上,繼而影響苞葉和葉鞘,但其出現病斑的概率比葉片要低。普通型鏽病通常顯現在葉片的表皮下,葉片破損後出現咖啡色的粉末狀孢子;南方型鏽病的孢子為金黃色,呈圓形,先產生在葉面表皮,前期受其他原因感染鏽病的可能性較大,中後期則是突發病症。防治方法:使用450倍的丁香油噴洒整株青貯玉米,預防成功率可達65%。若青貯玉米已經出現鏽病,可採用1 500倍30%三唑酮可濕性粉劑、500倍7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以及1 000倍的30%粉銹寧可濕性粉劑,7 d 1次,噴洒3次左右便可痊癒。
2、煤紋病
煤紋病也稱玉米大斑病,葉片發病初期顯現為條形斑點,逐漸擴展為錘狀斑點,若溫度較高,則變成黑色霉狀物質,速度加快。而冬季和夏季的環境溫度不適合煤紋病的生長,所以發病的概率較小。防治方法:噴洒350倍丁香油,成功率可達到70%。青貯玉米抽雄期間,可採用450倍的80%代森錳鋅可濕性粉劑或600倍4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噴洒,7 d 1次,共計3次。
3、玉米絲黑穗病
該病症發生後,青貯玉米果穗表現出一包黑粉物質,“烏米”的叫法來源於此。玉米絲黑穗病發病的後果是使得玉米不能正常結籽,嚴重影響了青貯玉米的產量。玉米絲黑穗病的發病起因大部分在青貯玉米生長進程中,雄蕊因雄性花出現變形特徵受到了影響,導致果穗變短,雄花出現膨大的畸形狀態,從而使果穗表現成一包黑粉或散亂的絲狀物,果穗無法結實,大大降低了青貯玉米的產量。
防治方法:①選用抗病抗蟲害品種。購買時細看產品說明,着重注意抗病性指標,選用種植標有抗黑穗病的品種。②種子藥劑或種子包衣播前處理。將種子用先正達的種衣劑進行包衣或者通過含有克百威、戊唑醇、多菌靈的種衣劑進行包衣。藥劑拌種:45%萎銹靈或45%多菌靈,每100 kg種子混合230~360 g藥劑。③提早播種。播種期間地膜覆蓋的氣溫要穩定在13℃以上。整地保墒,減少病菌出現,利於種子快速發芽、快速出土,才能保證播種質量。④苗期拔除病株。苗期注意植株的發病及病症,一旦發現,及時拔除病株,避免傳染其他植株,引起大面積玉米苗受病。⑤輪作。採用搶墒播種,推遲播種,錯開發病高峰期。
4、玉米旋心蟲病
玉米旋心蟲病也稱為“耷拉膀子苗”或“老頭苗”,其發病時嚴重降低青貯玉米的產量,然而近年的數據顯示,玉米旋心蟲病的發病率不降反升,並且上升趨勢較為明顯,所以防治玉米旋心蟲病越發受到農戶重視,進而保證糧食作物的高效高產。地下害蟲是玉米旋心蟲病發病的主因,其病徵主要表現在根部出現黑色、玉米葉片上出現條斑,還長出“耷拉膀子苗”或“老頭苗”等形狀不規則的畸形苗。青貯玉米一旦出現病徵就很難治癒,絕大部分玉米無法生長和結實。但是,在發病初期可以用疫霉靈或代森錳加農用鏈黴素噴洒以減輕損害,不過效果可能不甚理想。
防治方法:①取翻地或者播前進行種子包衣,預防地下害蟲為害,以此降低感染病菌的可能性。②在玉米間苗、定苗前,噴洒1次合成菊酯類或辛硫磷殺蟲劑。③採用抗蟲害品種,適時播種,增施農家肥,做好輪作等措施也可減輕損害。④做好秋翻工作,引導鳥類等天敵吃掉一部分蟲體或凍死部分害蟲。總之,隨着青貯玉米種植面積的不斷擴大,病蟲害的防治工作不可忽視,其對青貯玉米的產量非常重要。基於此,需要用積極的態度來面對病蟲害的防治工作,以降低青貯玉米病蟲害的發病概率,保證青貯玉米的健康生長,提高青貯玉米的產量。
綜上所述:就是本文的全部內容了,希望本文對大家有所幫助。如果大家想要了解更多三農知識的話,就關注一下筆者,筆者每天都會寫作有關三農各種各樣的三農實用文章,也拜託大家幫忙、點贊、收藏、轉發一下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