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天,《爸爸去哪兒3》里的“模範爸爸”夏克立鬧離婚的事件,又有了新的進展。
台媒報道稱,離婚是夏克立先提出來的。
原因是“有人想當藝人,有人想當凡人”。
再結合此前,有人翻出夏克立對黃嘉千大喊“我又不是你的助理”的往事,似乎進一步論證這段女強男弱的關係早有裂隙。
但細想一下,這個理由又完全沒有辦法服人。
要知道,早在兩人認識之初,黃嘉千就已經是藝人。
怎麼當初借老婆的名氣上各種綜藝節目撈錢就沒問題,等到鬧離婚,這就成了婚姻中最大的問題?
再一扒好像沒這麼簡單。
去年12月,黃嘉千就在加拿大報警稱遭到家暴。
知情人士也透露說黃嘉千長期被家暴,且一度危及生命。
圖源:網絡
台媒還爆料夏克立多次婚內出軌。
再結合黃嘉千之前說“不接受出軌”,到後來變成“怎樣都可以”的無奈心境變化,似乎出軌也不是捕風捉影。
夏克立此前也在台灣上了不少綜藝。
他在其中和《爸爸去哪兒》里的形象簡直判若兩人。
圖源:網絡
這麼一看,夏克立在這段婚姻中根本不是什麼“受害者”形象。
只能說,夏克立此前確實借老婆的名氣,吃盡了“模範夫妻”“模範爸爸”的紅利。
夏克立被大陸觀眾熟知,主要是因為七年前的《爸爸去哪兒》第三季。
當時他帶着女兒夏天參加節目,同季還有備受關注的劉燁、胡軍父子。
圖源:微博
在其他新手爸爸的襯托下,他顯得格外優秀。
其他家庭的畫風是:
被分到住最差的窯洞,諾一一臉平靜。
反而是劉燁先崩潰到破音,需要諾一安撫照顧。
康康跟爸爸渾身上下都透着“不熟”。
兩人共處一室,康康無視胡軍的擊掌請求,費盡心思打開門,一心只想逃離。
鄒市明那邊,軒軒纏着要打拳,而拳王卻只想睡覺。
只有夏克立父女,有說有笑,話題不斷。
夏克立的指甲上滿是彩色畫筆的痕迹,那都是夏天的傑作。
夏克立對夏天的教育也很圈粉:
父女兩人有個搖鈴約定,當其中一方搖響鈴鐺,另外一個人就要去親吻對方。
家裡的狗狗吉魯巴去世,夏克立沒有隱瞞,而是藉機對夏天進行死亡教育。
一起做遊戲搶凳子,夏天想為其他人贏到棒棒糖卻失敗。
夏克立第一時間把哭得泣不成聲的夏天抱在懷裡安慰:
“你已經很棒啦,比那些男孩子都還要更棒!”
從不吝嗇表達感情,也不迴避生死問題,面對挫折時也都是鼓勵,而不是打壓教育。
種種細節都顯示,夏克立是一個非常溫柔、耐心且自有一套育兒方法的老爸。
夏克立不止對夏天非常溫柔,對其他人也都同樣充滿善意與關懷。
看到受傷的村民第一時間上去幫忙擦藥。
看到諾一因為跟爸爸分開傷心,他非常自然地請求諾一“幫忙”,幫諾一融入集體。
總而言之,在節目里的夏克立,是一個懂得教育孩子、陪伴孩子、與人為善的父親形象,這讓當年的夏克立父女在那季節目中圈了不少粉。
夏克立成為了不少人心中的“完美爸爸”“完美丈夫”,他們一家也一夜之間成為了完美家庭的典範。
然而事實是,這世上根本沒有完美的人。
夏克立可能確實稱得上是一個好爸爸。
但如果看過此前他參加的不少綜藝就會發現,夏克立的“好男人”形象是漏洞百出的。
打着“外國人”的招牌跟女性交往,行盡各種曖昧之事,甚至在離婚之前早已曝出軌。
上節目,說跟女生有聊不完的天,認為相比男生更適合跟女性聊心事。
不避諱跟女性之間的擁抱接觸,甚至和其他女性友人一起開餐廳,以招呼更多女性朋友。
圖源:b站
留着前女友的內衣,跟自己的衣服依然放在一起,理由是為了提醒自己不要再犯錯。
夏克立和黃嘉千此前就有過多次婚變傳聞。
2013年,台灣媒體還曝出夏克立深夜前往酒店,經紀人當時挽尊說是和教友聚會。
而當記者找上黃嘉千,黃嘉千方給出的說法則是夏克立出門談生意,倆人連口供都沒對上。
在婚姻中幺蛾子不斷,而他在節目中給人的耐心溫柔的感覺,也是在育兒節目的限定。
此前上《康熙來了》,夏克立經常一言不合就情緒激動,無法自控。
圖源:b站
連小S都被夏克立的陰晴不定嚇到,說他不需要別人激怒都會自曝。
再聯想到黃嘉千去年12月在加拿大報警稱遭受家暴。
黃嘉千的好友直接在ins上點名罵夏克立裝瘋賣傻、是垃圾。
圖源:ins
總之,如今扒出來的細節跟以往育兒節目里夏克立呈現的面相,給人的感覺截然相反。
昔日的好老公、好爸爸,一夜之間忽然成了出軌男、家暴男。
不得不說,實在是讓人幻滅。
但其實,《爸爸去哪兒》這個捧紅了不少萌娃奶爸的節目里,讓人大呼「幻滅」的,不止夏克立一個。
有人統計過,《爸爸去哪兒》堪稱內娛離婚率、塌房率最高的節目。
五季的爸爸們,不僅塌房塌得一塌糊塗,連塌法都各不相同:
塌得輕的,是不顧家、不作為、一心求男寶。
塌得厲害的,罪狀從酗酒,打女人到多次出軌。
比如前兩天因為車禍重回大眾視線的“不老男神”林志穎。
當年林志穎上《爸爸去哪兒》時其實已經很少拍戲,但帶着堪稱“迷你版林志穎”的Kimi參加節目,還是讓不少人大呼“爺青回”。
然而,偶像劇的濾鏡也無法拯救現實中的林志穎。
走進現實,觀眾突然發現,節目中營造的好爸爸、好男人林志穎,其實是個接男寶的直男癌。
去年4月份,林志穎在微博曬出“接男寶金鏟”,十分驕傲地表示自己用這把鏟子生了三個男孩。
被質疑重男輕女之後,林志穎只能用一句不痛不癢的“生男生女都一樣”來反駁。
接男寶已經讓人幻滅,之前林志穎一家參加《婆婆和媽媽》,無意中暴露出的林家的氛圍,更是封建到了令人錯愕的地步。
餐桌上陳若儀穿了一條普通的牛仔短褲,結果婆婆打量了幾眼後說,“你要不要換一下?”
陳若儀下一秒火速站起來去換衣服,可見平時沒少在着裝上被要求過。
而一旁的林志穎呢,先是一臉看戲的表情,隨即附和母親的說法,讓老婆穿一件正式一些的衣服。
節目中林志穎也在努力營造好丈夫的形象。
主動送水、邀請一家人一起逛街。
但陳若儀的第一反應不是驚喜,而是在節目里說覺得他今天貼心到奇怪的地步。
兩人的言談舉止間都透露出,林志穎在節目里呈現的夫妻關係有不少作秀的成分。
只能說,偶像劇是假的,家裡需要有皇位繼承才是真的。
不過,林志穎一心求男寶和封建到極致的罪狀,跟其他的塌房的爸爸比,還算是輕的。
比如曹格。
出道多年,曹格酗酒鬧事的新聞多到甚至可以列出一張清單:
2006年舉辦生日會,因為太過興奮和激動,喝多之後踢壞餐廳招牌,縫了20多針;
2007年生日會,酒後失態,開始打人;
2009年,跟好友側田無緣無故在香港街頭大打出手,從出租車一直打到街上。
此事之後,曹格被判十二個月守行為(指法庭要求當事人一定時期內不再犯法)。
但曹格並沒有因此收斂,這類新聞依然隔一段時間就要出現一次。
2013年,曹格先是在林志穎的婚禮上酒後失態,大吼大叫,甚至對前來勸導的人動手;
後來又在好友演出現場喝醉了上台搶話筒,罵髒話豎中指,被消音馬賽克到人臉都看不清。
其實在大鬧林志穎婚禮之後,曹格曾開記者會,公開表示堅決戒酒,如若再喝,捐款千萬給慈善機構。
只可惜,開再多次記者會都沒用。
江山易改,本性難移。
今年三月,曹格又開始發瘋,直接在社交平台隔空喊話藍心湄,讓她別帶自己老婆出去鬼混。
結果,連“認識”兩個字都錯寫成了“人是”,估計這回同樣也是醉得不清。
逼得他老婆吳速玲不得不火速上門道歉,給他擦屁股。
上個月,台媒爆出吳速玲帶一對兒女搬入新家,與好友逛街十分愜意,似乎已經與曹格分居。
狼來了的故事聽多了,吳速玲也開始醒悟,終於決定逃離。
同樣塌房的,還有另一位醉心於“有毒的男子氣概”的郭濤。
在《爸爸去哪兒》之後,郭濤的知名度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他也趁機出了本自傳《父親的力量》,試圖用自己的經驗去告訴大家如何培養男子漢的氣概。
而他身體力行的第一條就是:打女人。
自傳里,郭濤寫了不少自己早年間的感情經歷。
有一次,交往的女友在學校門口和郭濤鬧起來。
他覺得很丟面子,就一把把女孩拉進車裡,甩了對方一個巴掌,結果對方真的安靜了下來。
於是郭濤從這次的經歷中悟到了一個“真理”:不能一味地忍讓女人,得給她一個底線,她才會老實。
乍一看有點分不清這究竟是把女性當人還是一個寵物。
除此之外,郭濤書里還有不少直男癌言論,包括但不限於:
“我衡量女性的標準就是溫,良,恭,儉,讓。”
“容顏會衰老,但是女演員指不定什麼時候就在家給你戴綠帽子。”
“女演員的通病就是又鬧又折騰。”
說是一本如何教育男孩的育兒書,實際上字字句句都充滿了對女性的偏見與不尊重。
好在石頭並沒有被荼毒。
跟郭濤比,石頭反而在節目中有更多討人喜歡的閃光點。
石頭當時上節目時只有6歲,但小小年紀已經暖心溫柔又有責任感。
在弟弟妹妹們走夜路害怕時關心、鼓勵森碟,像個天生的大哥哥。
總之,由於當時萌娃太過可愛,郭濤在育兒中暴露得那些育兒的問題,似乎也都被原諒或忽略不計了。
換句話說——
爸爸們不是今天才塌房,只是彼時就已經稱不上什麼“好爸爸”,只是我們直到今天才發現。
當然,這跟彼時的大環境也有很大的關係。
《爸爸去哪兒》是當時國內第一檔專註於爸爸育兒的節目。
“明星爸爸+孩子”的新鮮搭配,讓觀眾把大部分注意力都放在了明星身上,大大滿足了觀眾對於明星及其家庭的窺私慾。
許多觀眾看到了明星不同於熒幕上完美形象的真實一面。
他們甚至有時候會灰頭土臉、情緒崩潰,極為狼狽,這種反差讓觀眾大呼過癮。
而在爸爸們帶孩子時,也會發現原來明星做父母的時候跟自己一樣,錯漏百出,全是問題。
再加上孩子們各有各的可愛,爸爸們照顧孩子時的不熟練反倒成為了一種笑料,笑一笑也就過去了。
直到這些年來,爸爸們頻繁塌房,才讓人看透了濾鏡背後的真相。
如此說來,爸爸們的塌房,倒也不失為好事一樁。
當“萌娃”濾鏡消失,溫情敘事失效,不少人才突然醒悟——
原來彼時我們對親密關係、育兒的認知,都停留在一個非常老舊的層面。
比如當時節目中有不少出圈的小細節:
王岳倫買菜講價,越講越貴,老闆說4塊錢,他回價“四塊五行嗎”;
彈幕一片笑翻“藝術家我們不懂”。
圖源:網絡
王岳倫給王詩齡穿衣服,結果孩子肚子露了大半在外面,還是王詩齡自己默默地把衣服扒拉下來的。
但,這個細節經過節目花字渲染之後,顯得喜劇效果十足。
圖源:豆瓣
還有森碟,因為第一期錄製不適應森碟一直崩潰大哭,田亮哄了半天不見也效果。
感覺當時全國的觀眾都被森碟大哭的恐懼支配,狠狠地共情了手足無措的田亮。
Cindy大哭
但如今一想,負責家庭一日三餐的採買、照顧孩子的衣食住行、解決孩子的無理哭鬧......這些明星爸爸交出的爛答卷,其實是一個媽媽最普通的日常。
很多人當時感受到的,都是萌娃反向帶爸的“喜感”,和所謂好爸爸努力進階的“養成感”。
卻忽略了,無論是“喜感”還是“養成感”,都是因為這些父親過往在家務、育兒、情緒價值的提供上過度缺失。
養成感越強,越證明之前的缺位程度之深。
圖源:網絡
其實一開始《爸爸去哪兒》也是聚焦育兒中父親的缺位而打造的。
節目名稱不僅是孩子要和爸爸共同出遊的意思,還像育兒時媽媽的怒吼:“消失的爸爸去哪兒了?”
黃阿麗於脫口秀調侃
實際卻是背道而馳的——
節目不僅以溫情弱化對父親在家庭中缺位的探討,最終的爆火給人感覺更像是「父職」的獎勵。
他們只帶了幾天娃,扎扎頭髮,做做飯,就憑“好爸爸”名聲迎來了事業第二春。
夏天評價夏克立是「完美爸爸」
假象的探討,給人一種父親在育兒中的參與度有所提高的錯覺。
但其實細想,被強調參與的仍是好父親的互動型、接近型 、責任型等輔助照料等行為。
父親仍是以「幫忙」的姿態加入到家務及育兒中。
圖源:嚴肅的人口學八卦
這麼一看,成為一個好媽媽和成為一個好爸爸的標準簡直天差地別。
成為好爸爸,只需要走出“失蹤的爸爸”的局面便可稱得上「完美」,並從中獲得獎勵。
但成為好媽媽太難了,簡直像另一檔媽媽育兒節目的名字一樣——“媽媽是超人”。
成為“超人”還不夠,一旦家庭有任何問題,被譴責的還是媽媽。
這讓我想起韓國的那檔育兒節目《超人回來了》——同樣是孩子與父親共處48小時的節目。
其中一個家庭育有一對雙胞胎書言書俊。
雙胞胎的媽媽文正媛多次被推到風口浪尖,一會兒被質疑學歷造假;一會兒因為孩子常常弄出噪音被鄰居吐槽。
噪音是家庭共同原因,但篇篇標題都赫然寫着“完美媽媽人設崩塌”。
圖源:網絡
顯而易見的雙標,強調母親的責任又忽視她的付出。
黃阿麗脫口秀
恩格斯曾說:“現代的個體家庭建立在公共的或隱蔽的婦女的家務奴隸制之上。”
勞動分為有償勞動和無償勞動。
博主@答案如下 統計,婚後女性的無償勞動時長大幅飆升,最高能達到8小時,為男性的二倍。
圖源:答案如下
勞動量按照深圳的市場價換算,最高可達年薪12-14萬。
這筆錢她們當然拿不到,而勞動的價值因為無償也往往不被承認,一切被“愛”與“母性”之名掩蓋。
這讓我想到博主@全嘻嘻,全嘻嘻在懷孕前和丈夫約定,生了孩子後不參加照料。
後來她確實沒有換過一片尿布,但壓力全部落在丈夫肩膀上了嗎?
沒有,這一切的責任被轉嫁給了婆婆。
家庭中的勞動仍然由代際關係中的女性承擔。
圖源:全嘻嘻
這麼一看,「母職懲罰」懲罰的只是“母親”嗎?
當然不是。
一併被懲罰的,還有被捆綁的祖父母,被“有毒的男子氣概”綁架的丈夫、被污名化的全職寶爸......
圖源:網絡
《爸爸去哪兒》里爸爸們的塌房,暴露的當然不只是節目中明星爸爸的問題。
而是我們現代家庭的分工中普遍存在的問題,一如《從零開始的女性主義》中說的那樣:
「社會存在以政治、經濟、時間、就業等為主的A面,和生病、育兒、看護、疾病、殘障的B面。
一旦懷孕,妻子就必須不斷來往於B面與A面,孩子出生後,妻子就必須始終留着B面。
丈夫只需要偶爾探頭看一眼B面,實際上能一直留在A面。」
《爸爸去哪兒》當時確實試圖打破這樣一種陳舊的敘事。
如今看來,所謂的“打破”,也不過是探頭看了一眼。
現實中的爸爸們還在「缺位」。
而距《爸爸去哪兒》第一季播出已經過去了九年。她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