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藍字關注,不迷路~
來源:e公司
歐佩克決定原油減產消息刺激下,10月6日國際原油價格上漲高位後有所回落,市場等待更多減產和美國應對細節。


OPEC+決定減產
10月5日,石油輸出國組織(歐佩克)與非歐佩克產油國第33次部長級會議在奧地利維也納舉行,會議決定從11月起,將原油總產量日均下調200萬桶。
據統計,本次減產將創下新冠疫情以來歐佩克石油最大減產幅度,相當於全球石油需求量的2%左右,有效期或延至2023年12月31日。
俄羅斯副總理諾瓦克也表示,俄羅斯可能會削減石油產量,以抵消西方對俄羅斯石油實施價格上限帶來的影響。據媒體報道,俄羅斯將在2022年生產5.3億噸石油,在2023年生產4.9億噸石油;並表示俄羅斯的石油產量為990萬桶/日,70美元/桶的油價是可以接受的。
不過,伊拉克石油部置評OPEC+石油減產協議指出,伊拉克石油出口不會受到最新減產協議的影響。
本次OPEC+協議是在歐盟對俄羅斯石油進口禁令生效前達成的,市場擔心此舉將會加劇供應緊張,推高通脹。因此,產油國選擇減產保價招致美國等方面的批評,美國表示將採取措施打壓油價。
白宮網站5日發布聲明說,美國能源部將在11月繼續釋放戰略原油儲備。此外,美國總統拜登要求美國能源部長尋求額外措施來增加國內原油產量。據統計,目前美國的戰略石油儲備已經降至1984年以來最低。
油價從9月觸及的階段低點進一步回升,但最新升勢停駐,市場等待有關OPEC+將如何大規模減產以及美國如何應對的詳細數據。10月6日 NYMEX原油期貨價格一度上觸88.66美元/桶,但隨後震蕩下行,布倫特原油期貨價格也出現類似走勢,最高上漲至94.45美元/桶,最新下跌0.34%。

全球經濟衰退引發市場擔憂
對於OPEC+減產,市場分析預計將收緊原油供應,推高油價,甚至有望回到每桶100美元以上水平。
高盛認為,考慮到供應短缺,歐佩克減產的實際規模約為50萬桶/日,同時該行仍將第四季度油價目標上調至110美元/桶。
花旗分析師在一份報告中指出,減產將使全球庫存在更長時間內保持在低位,並在2023年收緊市場。另外,全球交易所交易基金提供商——全球X基金分析師雷迪預計,減產可能推動油價重回每桶100美元的水平,但隨着市場消化相關經濟數據,短期內油價或將處於每桶90至100美元之間。
考慮到地緣政治和季節性因素影響,今年冬季油價預計將有所走強。另一方面,OPEC+國家減產實際影響有待觀察。
目前一些成員國家的產量已經低於現行目標水平,實際減產幅度將小於會議上商定的200萬桶/日。RBC Capital的分析師表示,預計實際減產規模的一半以上將來自世界最大出口國沙特阿拉伯。
沙特能源部長阿卜杜勒阿齊茲·本·薩勒曼表示,本次實際減產幅度約為每天100萬至110萬桶,這是對西方國家大幅加息和全球經濟疲軟作出的回應。
美元走強也被認為削弱石油減產影響。美聯儲9月激進加息75個基點並釋放鷹派信號,大幅推升美元指數,預計將限制原油價格。另外,全球經濟增長疲軟預計將限制石油需求前景。
最新數據顯示,德國製造業訂單8月份環比降幅創5個月最大,環比下降2.4%,較上年同期下降4.1%,而分析師原本預計會環比增長0.7%。由於俄烏衝突爆發導致歐盟制裁俄羅斯能源,德國經濟前景日益惡化,歐元區其他地區需求也趨於疲軟;8月澳大利亞貿易順差也進一步下降,由於全球經濟活動放緩,澳大利亞主要大宗商品出口受到打擊。
編輯:葉舒筠
校對:高源
版權聲明
證券時報各平台所有原創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我社保留追究相關行為主體法律責任的權利。
轉載與合作可聯繫證券時報小助理,微信ID:SecuritiesTimes
END
點擊關鍵字可查看
潛望系列深度報道丨股事會專欄丨投資小紅書丨e公司調查丨時報會客廳丨黑幕調查丨十大明星私募訪談丨國慶消費走訪丨3年大賺30億,茶飲界網紅衝刺A股!新消費賽道降溫,資本看重企業自身“造血”能力丨她,獲得2022年諾貝爾文學獎丨港股航空板塊大漲,汽車股卻集體下跌,恆指險守18000點!丨
重磅IPO!港股迎首家動力電池企業!明星機構雲集,股價卻…丨俄恢復向意大利供氣;歐佩克大減產,拜登急了:釋放儲備!道指微跌守住3萬點,石油股大漲…來看國際要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