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之所欲常在黨心,這個黨才有希望”一句口號引爆全場掌聲,吳敦義站在孫文落款的字句”一心一德抵艱難“旁展開演說,正式宣布參選國民黨黨魁,現場他更拿出蔣經國當年親筆手寫欽點本土青年吳敦義參選議員的字條,強調受到國民黨多年栽培,激動處一度哽咽。
吳敦義宣布選黨主席,國民黨22位”立委“到場相挺
孫文書法、蔣經國字條,吳敦義以這樣的配置暗示自己才是國民黨正統,而吳敦義的實力更來自黨內“立委”的相挺,國民黨在台“立法院”總共35席“立委”,今天站在吳敦義身旁的有22位。
出席記者會“立委”名單:孔文吉、林為洲、陳超明、黃昭順、簡東明、王育敏、楊鎮浯、顏寬恆、馬文君、廖國棟、羅明才、蔣乃辛、徐志榮、許淑華、蔣萬安、許毓仁、鄭天財、陳宜民、曾銘宗、盧秀燕、李彥秀、陳雪生等22人
另有”立委“王金平送花籃祝吳敦義選黨主席”順利成功“
吳敦義表示,國民黨是最有包容力的政黨,如果重新領導台灣,一定要同心協力,重建繁榮均富經濟和平穩定發展的兩岸關係。
憑吳敦義的政治實力,此番參選可謂是志在必得!
畢竟,從二十多歲便受蔣經國、李煥賞識欽點步入政壇,到後來歷任高雄市長、“行政院長”、“副總統”,吳敦義政壇歷練完整,在國民黨內可能角逐黨主席者中,無出其右!
而且,他是本省籍,其南部子弟兵在2016“大選"國民黨慘敗的大勢下,選得不錯,實力不容小覷!
此外,在國民黨中挺吳出來擔當的聲音,自馬英九因敗選辭黨主席後,就一直沒有停歇。去年朱立倫敗選扛責掛冠而去之後的黨主席補選,更是有國民黨“立委”力拱吳敦義挺身而出!當時“換柱”悲情尚在,黨內還洪秀柱一個公道的氣氛甚濃,智者千慮,但求無失的吳敦義,因無十足把握,最終沒有出手。
如今吳敦義正式參選,深慮之後,意志堅定,自是希望一舉拿下黨魁,而客觀而言他也的確具備整合本土和深藍的能力!
“郝”“吳”“柱”三人拼黨魁,誰更有優勢?
在吳敦義之前,現任黨主席洪秀柱已經表達了爭取連任的決心,副主席前台北市市長郝龍斌也搶在吳敦義前以不爭取2020提名的“無私”姿態宣布為黨盡責,國民黨黨魁之爭三強爭霸格局,已經抵定。有台媒表示,今年國民黨黨主席改選,可以預期將是國民黨主席直選以來,最具競爭和角力的選舉,激戰熱選程度,恐不輸2005年的“馬王之戰”。
三人的戰力如何?
洪秀柱現在是黨主席,她有黨主席的優勢,現在對她來說是比較有利的,而且現在國民黨黨員的結構黃復興黨部在一個比較強勢的地位,這也是她的第二個優勢。但是她無法整合黨內錯綜複雜的關係,首席副主席詹啟賢的辭職更暴露了其治理手腕不夠細膩的短板,在民進黨的步步緊逼中,也並未明顯提升國民黨的政黨支持度,在鞏固基本盤的基礎上,拓票能力明顯不足。
吳敦義他在島內政壇上打滾非常久了,而且基本上他的盤根錯節也是非常深,所以他這一次出來對洪秀柱來說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挑戰,此前,邱毅分析洪秀柱獲得連任的概率是九成以上,是基於國民黨主席改選時程提前,吳敦義政治性格又是政治精算,智者千慮不容有失,所以很可能在時間壓縮的狀態下選擇不選。換言之,邱毅認為,如果吳敦義不選,洪秀柱的勝選概率非常之高,但是以吳敦義這樣的政治性格都跳出來選,那麼意志堅定的背後,就是志在必得了,所以他將對洪秀柱形成強大威脅!不過吳敦義長期以來被民進黨在形象上反定位為“白賊義”,似已形成刻板印象,即便當選,還得分身進行形象修補,勢必排擠政黨競爭的能量。
郝龍斌前一段時間,利用核食公投聚焦媒體目光,宣布參選時又表態不選2020“大選”凸顯無私胸懷,但是台灣時事評論員、台北大學政治系教授張亞中認為,他政治魅力和能量相對不足,特別是他在台北市長選完之後選基隆市長又沒有選上,陳水扁時代還做過“環保署長”,被藍營支持者懷疑忠誠度,即便努力經營社群,網絡民調支持度甚至還輸江啟臣,或只能慨嘆時不我予。
三個人的競爭最後可能就是洪秀柱和吳敦義兩個人的雌雄對決,但這兩人的較量,與其說是兩個人的競賽,不如說是國民黨未來何去何從的一個很重要的抉擇。
黨主席之爭,其實是國民黨兩岸路線的抉擇與較量
吳敦義的基本政治立場在去年向黨主席洪秀柱發難時早已清晰,“九二共識,一中各表”8個字要連在一起,絕對不能分開!所以,他基本上是要執行馬英九的路線,而在台灣大學政治系教授張亞中看來,吳敦義的“一中各表”和馬英九的“一中各表”還有不同,就是馬英九的“一中各表”還更傾向於“一中”,但吳敦義和郝龍斌在強調“一中各表”的時候更強調“各表”,所以台灣的觀察家認為,吳敦義的論述還更像一個“獨台”的論述,也就是“中華民國等同於台灣”。
洪秀柱就比較特別,她在去年的時候就已經提出了兩岸應該要結束敵對狀態,簽署和平協議,也就是說,她提出了一個新的國民黨的政綱,但是在國民黨的全代會通過這個新的政綱的時候,卻受到了吳敦義和郝龍斌的強力反擊,他們借出訪美國之機,表示了不同的意見。換言之,他們認為兩岸還不到簽署和平協議,結束敵對狀態的時機。他們要維持馬英九的一中各表和維持現狀,也就是兩岸之間只經不政。吳敦義認為,洪秀柱所主張的一種同表就是和北京一個鼻孔出氣。他們在戰略上是比較希望把洪秀柱打成一個紅的,比較親大陸的。
洪秀柱和吳、郝二人在兩岸路線上存在巨大差異!
吳郝二人理念一致,之前又同在美國攻擊洪秀柱的兩岸和平政綱,接下來的黨主席選舉是否會再度聯手,備受關注!吳郝二人是不是分進合擊,吳敦義去搶本土的票,而郝龍斌去挖黃復興黨部那些比較堅決要走兩岸和平道路的這些人的票,頗值得觀察!目前看來,三個人的戰力郝龍斌是最弱的,但是未來郝龍斌會不會選到底,或者是選到中間會不會和吳敦義產生結盟的關係,這還待觀察!
但是對於國民黨來說,這次選舉確是非常重要的,張亞中認為,國民黨黨主席的選舉,牽扯的不是國民黨未來誰當家作主的問題,這表示520之後國民黨到底要走什麼路線,國民黨是持續要跟共產黨延續現在包括習洪會達成的共識,還是要延續馬英九“一中各表”,“維持現狀”,“不統不獨”“只經不政”的立場,堅持一種比較傾向“獨台”的發展,吳敦義和洪秀柱選舉結果會比較看出來國民黨未來道路的選擇,而這將會是兩岸最重要的一個選擇,所以可以預計到520選舉之後,國共的關係會有一個新的定位,兩岸的關係也可能出現更多的變數。
島內媒體評論,這可能是國民黨轉折契機,也可能是敗亡的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