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一顆真心,傳作文真經。
大家好!在網遊、手游“搶奪”青少年課餘時間,部分青少年淪為“低頭族”“戲迷”的大環境下,幸有學校組織或孩子們自創的那些童玩,讓一些傳統的兒童遊戲得以傳承。遊戲之樂,其樂無窮。此次收錄內容多,整篇文章字數突破10000字,當我在編輯的時候,彷彿也回到了童年。於是,碼字的疲勞也消除了不少。誠如我在作文指導課上所言:遊戲,不僅僅好玩,讓我們在緊張的學習之餘增添了無限樂趣,更重要的是童年易逝,童玩難忘。我們要寫出作文的“溫度”。那些幼稚的童玩,那些銀鈴般的一串串歡聲,一陣陣笑語,那些遊戲時的勝利的喜悅,那些難以忘記的快樂時光……如今都化作美好的記憶。而這一切也必將儲存在那個叫“童年”的收藏夾里。
中國自春秋以來,就極注重學子的遊藝活動,認為完整的人格源於此。遊戲也在演變與傳承,城市和鄉村之間又有區別。如何寫好“記一次遊戲”這類的作文呢?我在教學時的一條設計原則是:
寫好遊戲這篇作文,除了寫好遊戲的過程外,還可以聚焦如何重溫孩提時期溫馨之回憶。
郎騎竹馬來(繪圖:豐子愷)
竹馬嘚嘚 [dē] 的童年。童玩是生活的調味品。
接下來,讓我們走進孩子們的“遊戲空間”吧。
【第一類】
搶搶搶,跑跑跑,哈哈哈……
①搶板凳的放飛時刻
【導讀】這篇習作緣起一次被獎勵的“放飛”時刻,作者把搶凳子過程中的心理刻畫得比較細緻。更為難得的是,這份快樂並沒有因為搶完板凳就結束了,而是將快樂延續,開啟了“驚喜”。字裡行間也可以看出小夥伴們之間的快樂無間。
隨着我們小組的五顆星變成了一朵小紅花,就意味着下節音樂課可以純玩。“哦耶!”我們小組這節音樂課就是“放飛課”。
經過再三討論,我們決定玩“搶板凳”遊戲。
來到音樂教室,只聽我們的組長宣布:“我們所有人圍成一圈,放音樂,音樂一停就開搶,沒搶到的就被淘汰,並拿走一些凳子,以此類推。最後六個人有‘驚——喜——’哦!”除了我和我最好的朋友外,誰也沒發現組長詭異的笑容。
第一輪,音樂聲開始,大家有節奏地走了起來。突然,音樂消失了,我的朋友“聰明”地退出了,而我卻沒有,因為我想陪所有“無知者”玩玩。因為此刻,他們正為沒有淘汰而高興呢。我不露聲色地和他們玩起來。
第二輪,我也不想退出。原因很簡單——我還沒玩夠呢。第三輪,也是如此。……
到了第七輪,我意識到遊戲就快結束了。於是我屁股往空處一坐,就這樣,我“自我淘汰”了。
接下來就等着看“好戲”了,想到可以看同學收穫到“驚喜”,我就想着遊戲可以早點結束。經過“無知者”們執着的比拼,不斷有人被淘汰,垂頭喪氣地回到座位上,可他們不知道。自己竟會是最終的贏家。
“六位‘大贏家’誕生了!”組長大聲說,“這六位同學要合作表演唱歌或跳舞。”我暗暗得意:早就知道你這“驚喜”是打引號的。要是我來表演,估計要跳出地球了。再看看那六位“大贏家”,個個面如土色,特別是文亮——他最討厭表演了。此刻,他正抱着臉想逃跑呢!
最後,伴隨着我們402班的“吹牛歌”——《楊柳青》這首曲子的節奏與“大贏家”們的歌聲,這次放飛課就畫上句號了。搶凳子遊戲永遠會印在我心的深處。——四年級子昂(正文字數:633字)
②貼鍋餅
【導讀】“貼鍋餅”,多麼形象的名稱;“貼鍋餅”,多麼好玩的遊戲。開篇不俗!
終於上完了一天的功課。累嗎?沒關係,接下來將迎來的正是好玩有趣的“學後樂園”時刻,這會讓你忘記一切勞累。
當最後一節課下課鈴聲響起的時候,在經歷漫長又枯燥的體能訓練後,我和閨蜜終於可以玩遊戲了。
“好了,今天我們來玩一個叫貼鍋餅的遊戲。”梅老師對我們說。頓時三十多雙眼睛齊刷刷地望着他。“貼鍋餅”?這一沒有鍋,二沒有餅,該怎麼玩呀?“大家圍成一個圈,我選一個人,一抓一逃繞圈跑。逃跑的人可以貼到任個人後面,被貼的人當抓的。”梅老師接著說。哦,原來是這麼回事啊。梅老師說完,選了一個男生當抓的,並讓他去抓一個逃的。我聽了這類似於“丟手絹”的遊戲規則後拚命擺手,不知為什麼?那個男生偏偏選中了我。唉,我太難了!我飛快地跑了起來,不讓那個男生追上。風在耳邊呼呼地刮過,我聽到了許多同學在喊:“貼我這兒,我要來!”我猶豫不決,足足轉了三圈兒,才貼到了一個女生的後面。那個男生趕快逃跑了,那個女生去追他了。
風,還在吹着,我們的歡笑聲傳遍了整個校園,溫暖的陽光照進了我們的心房……這一切如今都化作了美好的記憶,永遠地放進了我的童年收藏夾里。——四年級詩岩(正文字數:462字)
③新版“石頭剪刀布”
【導讀】這是童玩遊戲的傳播,“舶來品”受歡迎。寫出了在遊戲過程中的愉悅心情。
窗外透進一縷陽光,照在我的臉頰。我的臉像撒上了一層金粉一樣,也被染成了金黃色,閃閃發光。
走廊上,迴響着一串串歡聲笑語。是什麼遊戲這麼吸引人呢?
曾經,我在蕭山老家學到了一種遊戲,這種遊戲是老家隔壁的小夥伴發明的。老家的小夥伴告訴我:這種遊戲是她從《遊戲改編》里學到的。我把它從鄉村帶到了城市,從老家帶到了學校。這種“舶來品”很快受到同學們的歡迎。
這種遊戲是“石頭剪刀布”的改版。
我找的第一個玩伴是詩筠。我把規則也告訴了她:兩人各出一隻腳,腳尖相對站立,另一隻腳在後,“石頭剪刀布”口令喊出後,決出勝負。
走廊上,我和詩筠擺好了架勢。同學們看見了,衝出來當啦啦隊。
遊戲開始了,我倆眼睛盯着對方。不知道的,還以為我們在玩“不準笑挑戰”。“石頭——剪刀——布!”我們異口同聲地喊道。我琢磨着詩筠的心思,先出了“石頭”“耶吼!”我初戰告捷。詩筠只好向前邁了一步。略佔上風的我心裡的自豪感油然而生。
第二輪,我料定詩筠一定不會料到我這一輪還是會出“石頭”。可出於意料的是,詩筠竟然出了“布”。我略帶失望地向前跨了一步。
這些好玩的遊戲,一定會儲存在我的記憶之中。——四年級曼淇(正文字數:471字)
④“老鷹”捉“小雞”
【導讀】傳統的遊戲經久不衰,歡樂總在傳遞之中,出現一些金句。
“叮鈴鈴……”悅耳的下課鈴聲響起,同學們一窩蜂似的衝出了教室。
“我們來玩老鷹捉小雞吧!”一位帶頭的問學喊道。“好!”大家各自就位。
玩這個遊戲,需要一名同學做“老鷹”,一名同學當“母雞”,其餘的同學做“小雞”,被“老鷹”捉到的“小雞”被淘汰。我是排在倒數第二個的“小雞”。遊戲在進行着。如果“老鷹”捉到前面的“小雞”的話,下一個目標就是我這隻“小雞”了,我不由得有些緊張。
“啊!啊……”伴隨着同學們一聲聲的尖叫,我前面的“小雞”一下子就被“老鷹”捉住了,我更加緊張了。
時間過得好慢,似乎被這寒冷的冬天凍住似的。“老鷹”來勢洶洶,不想給我一個“逃生”的機會。
尖叫聲,吶喊聲,再次在我耳邊響起,我緊緊地抓住前面人的衣服,因力我知道過雖你還個簡單的遊戲,但是我不想成為“老鷹”的“腹中物”。前面的人跑得快,我就跑得快。前面的人跑得慢,我就跑得慢。
我已經累得不行了,我的“生死”就掌握在老天爺和“母雞”的手裡。
我有點失去自信。就在我千鈞一髮的時候,上課鈴救了我。
“老鷹”捉“小雞”,讓我們在緊張的學習之餘增添了無限樂趣。——四年級程伊(正文字數:455字)
⑤“螃蟹”接力
【導讀】“因為這畢竟只是遊戲。快樂就好。”雖然在遊戲中處於劣勢,但依然快樂。
午後的陽光,照進四年級三班的教室,從裡面傳來一陣陣銀鈴似的笑聲。這是怎麼回事呢?讓我們一起去瞧瞧。
中午,老師宣布:“今天,我們來玩一個遊戲——“螃蟹”接力!遊戲規則是:兩人背靠背蹲下,再互相抱住對方向前走,哪組先到終點就贏!”
第一組的小方和小周上場了,他們倆都穿着紅色的外套,站一起活像是一對被煮熟了的“螃蟹”。
老師一聲令下,他們喊着“1、2、1……”的口號,向終點衝去,這對“螃蟹”真厲害!竟然只用了14秒就“爬”完了50米!
第二組登場的是小厲和我,只聽哨聲一響,我迫不及待地“爬”了出去,可小厲卻摔了一跤,我拽着她往前沖,結果到終點,我倆摔了個“狗啃泥”。“29秒!”老師報出來時間。唉!估計是排在最後了。然而,我們很快忘記了這些。因為這畢竟只是遊戲。快樂就好。
我們經常玩“螃蟹接力”這個遊戲,讓我們在緊張的學習之餘增添了一份樂趣。——四年級一恆(正文字數:361字)
⑥網“小魚”
【導讀】遊戲過程寫得活靈活現,寫出了遊戲的歡暢之樂。這也是小樂同學本期以來寫得最好的一篇習作,也創下了她個人的字數紀錄。希望以此為新的起點,再加努力,再出新篇。
體育課上,老師對我們說:“今天我們來玩網小魚的遊戲。”同學們一蹦三尺高,紛紛比出“耶”的手勢。
網“小魚”的規則很簡單:先選出兩個人,手拉手當“漁網”,其餘的人當“小魚”。如果“漁網”的手碰到了“小魚”,“小魚”就要變成“漁網”。
第一輪遊戲開始了。澤天和子睿當“漁網”。我先跟着“魚群”跑了兩圈,又竄到了足球網旁,那裡有很多人。結果,“漁網”一下子跳到了我們這,把我們“一網打盡”了。我剛和他們拉好手,澤天就帶頭向欣怡衝去。第一輪結束了,所有的“小魚”無一倖免。
我們繼續玩遊戲,這一輪扮演“漁網”的是雨涵和小蕾。這隻“漁網”反應很快,等我回過神來,場上只剩下十個人了。“漁網”變大了,他們圍成一個圈,迅速地朝我們跑過來。不好!我這隻“小魚”也落入“網”中。隨着一聲哨聲,只剩下小言一條“魚”了。這一輪,“漁網”大獲全勝。
第三輪開始了,“漁網”澤天和晨帆沖了過來。我已經完全掌握了躲避的方法。先跟在“漁網”後面。看着“小魚”一點一點變少,我連忙從“漁網”的背後跑了出來。等“漁網”要追過來時,我從側面鑽空子跑到了對面。就這樣,我這隻靈活的“小魚”最終成功逃脫。
當第三輪遊戲結束時,我累得一下子癱坐在了地上。我一邊在喘氣,一邊想:看來不論做什麼事都要多動腦子。——四年級小樂(正文字數:527字)
⑦“一二三!木頭人”
【導讀】寫出了“木頭人”遊戲緊張、刺激、好玩。小汐同學本次習作也有進步。希望百尺竿頭更進一步!
“叮鈴鈴……”伴隨着下課鈴聲,我們一窩蜂的從教室涌了出來。
最近我們一直在玩“一二三!木頭人”這個遊戲,今天自然也不例外。遊戲規則是選出一個“木頭人”,“木頭人”要站在前面,後面的人要往前跑。當“木頭人”轉頭時,跑的人就不能動,否則就要回到起點。
遊戲開始了,我們選出一嘉當“木頭人”。我們飛快地往前跑着。突然,一嘉轉過頭來,可跑在前面的阿紫並沒看見,還在繼續往前跑,正好被一嘉逮個正着。阿紫只好回到了起點。
遊戲繼續,我飛快地住前跑去,可就在我即將碰到一嘉時,他又突然轉過頭來,我一個沒站穩,撲通一下摔倒了。我也不情願地回到了起點。說時遲,那時快,夢曦到了最前面,成功地碰到了“木頭人”。他飛快地轉過來,跑向我們。
就在這時,上課鈴響了,我們跑進了教室。“木頭人”遊戲緊張、刺激、好玩。——四年級小汐(字數:340字)
⑧歡快的“木頭人”遊戲
【導讀】遊戲的過程寫得形象生動,讓人如臨其境。
“木狗花,考奇,皮有思蜜達!”操場上回蕩着只有我們這群做遊戲的孩子才能聽得懂的叫喊聲。小章同學猛一回頭。“小於、小余、小張,你們動了,回起點!”他們沒辦法,個個哭喪着臉,回到起點。
在學校大草坪上,我和幾個夥伴一起玩着“木頭人”的遊戲。“雖然大家很熟悉遊戲規則了,但還要再強調一遍!”小章眉飛色舞地說,“首先,我站在最前面,其餘同學站在白線後面,
我一轉身,你們就加油往前跑。我念口號,我轉回來,你們誰動誰就回到起點,最後,誰先用手拍我一下誰就算獲勝。準備好了嗎?開始!”
我奮力往前跑,心想:我玩“木頭人”最厲害,這次肯定又是我勝!果然,不出意料,我又遙遙領先。
小章一轉身,我們有的趴在地上,有的雙膝跪地,而我,就更好笑了——我大張着嘴,緊閉雙眼,兩手舉過頭頂,來了個“金雞獨立”。
不好!那位新同學要追上我了!沒想到就在這緊要關頭還出現了危機。我的手只離小高的後背一厘米,但是他猛一轉身,我們都一動不動。這時,我漲紅了臉,嘴唇抿得緊緊的,強忍着笑。而那位新同學用手把自己的鼻子往上頂,形成了一隻豬的樣子!終於,我忍不住笑噴了。沒辦法,我只好回到起點……
自然,我輸了這場遊戲,但是我並不失望,反而很開心。
我喜愛這些簡單而又快樂的遊戲,這將成為我美好的回憶!——四年級子墨(正文字數:525字)
⑨快來抓“逃犯”
【導讀】男孩子們往往以“追”為樂。祈聰同學此次習作較以往更為具體,語言表達上也進步不小。希望再接再厲!
在暖暖的陽光照耀下,有兩個男孩正在操場上奔跑着。他們的臉上洋溢着笑容。他們誰也不願停下,像老虎追兔子一樣。汗水在不斷地流,奔跑還在繼續着。遠處,一雙眼睛正注視着,嘴角微微上揚,那就是我。其實,我早就想去玩遊戲了。
上午第三節課結束,一位同學高聲喊道:“我們來玩抓人遊戲,準備抓的人如果被抓到就算輸。抓人的人要把眼睛蒙上。”
“我們要選出十個人來當‘逃犯’,其他人跑,被抓到的就加入抓人組。”
很幸運,我是抓人的人。只聽我們齊聲說:“三!二!一!開始!”
我們迅速跑下樓梯,追上了兩個,我們抓人組初戰告捷,增添了兩個人。對方似乎自亂陣腳,像沒頭蒼蠅似的四處逃竄。面對這壯觀的場面,其他班的人目瞪口呆,紛紛避讓。我們抓人組乘勝追擊,人數已經增加到二十五個。
到了最後半分鐘,我們發現還有一個漏網之魚。而就在幾乎是最後的一秒鐘,我抓到了他。
友誼第一,比賽第二。留在記憶里的更多的是玩遊戲中的那種緊張和無窮的快樂! ——四年級祈聰(正文字數:400字)
【教室里的遊戲】
傳傳傳,轉轉轉,呵呵呵……
①擊鼓傳花
【導讀】最後的比拚卻有了喜劇效果,表達上有一些獨特之處。
兩個人針鋒相對,臉上好似塗了油彩似的,在夕陽的餘輝下閃着金光。原來這是擊鼓傳花遊戲進入高潮的一幕。
記得那天中午,老師說:“我們今天玩擊鼓傳花”“好!”講台下一陣歡呼雀躍。
“擊鼓傳花”的遊戲規則想必大家都很熟悉:老師打撥浪鼓,在鼓聲停止前同學們圍成一個圈,然後給相鄰的人傳花球,在鼓聲暫停時,誰拿着球誰就輸,但不可將球扔到地上或拋到空中,一共五個花球,隨人數減少而減少。
第一局大家小心翼翼,一指到球就傳掉。第二局、第三局、第四局大家都在有序地傳遞着花球。
過了十來分鐘,比賽接近尾聲,場上僅剩下一個花球,小孫和小周兩名選手戰到了最後。
成敗在此一舉。
最後的贏家將獲得一瓶養樂多。小孫很狡猾,有意拿着花球不傳,臉上掛着得意的笑容,心裡打着如意算盤。
突然!鼓聲停止,小孫的笑容僵住了。唉!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
小周嘲笑道:“哈哈哈!這就是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哈哈哈!”教室里想起一陣笑聲。——四年級硯宸(正文字數:391字)
②人體“錄音機”
【導讀】人體“錄音機”,歡樂來播報。過程寫得比較清楚。
今天中午,李老師對我們說:“今天我們玩一個遊戲,名字叫做人體錄音機。”
聽完後,我們都很期待:人體錄音機,聽起來挺好玩的。這個遊戲的規則是什麼呢?會不會很難……
李老師公布了遊戲規則:被請到的人鼻子要變成錄音機“開關”按鈕,右耳是“頻道”按鈕,左耳是“音量”按鈕。看看那台“錄音機”發言最靈敏。
李老師先打開了小周牌“錄音機”,小周牌“錄音機”開始播報:“北京時間,九點整。”老師噗嗤一笑,換了一個頻道。可“錄音機”裡面卻發出了“滋啦滋啦”的聲音。原來小周同學一時緊張,忘詞了。李老師又嘗試了幾遍,可還是沒用,李老師只好把他“扔”回了座位。
接着,李老師打開了小謝牌“錄音機”,打開後,小謝牌“錄音機”就開始播報起了天氣預報:“今天天氣陰轉雨,最低氣溫0℃,最高氣溫13℃。建議主人多穿衣服哦!”台下的人哄堂大笑。老師換了個“頻道”,又接着播報了:你好!我是雞仔,我就愛……”他還沒報完,同學們已經笑到了桌子底下去了。就連李老師也笑出了眼淚。
老師又請了很多“錄音機”進行播報,他們個個都演得很好。不過有人控制不住,還沒演完就“逃離”了講台。
雖然現在已經沒有再玩了,但這個遊戲讓我回味無窮,它已深深的烙在我的腦海里。——四年級若朴(正文字數:502字)
【小分隊的遊戲】
跑跑跑,追追追,嘻嘻嘻……
①“特種兵”在行動
【導讀】這篇習作可以說是一股“清流”。為什麼這麼說呢?很多男孩都有過從軍夢。而本領高強的特種兵則是首選模仿對象。“智斗”值日老師一段話讓人讀之忍俊不禁。
午後的陽光照在“特種兵”們的臉上,此時,他們正眯着眼警惕地向遠方望去。
這是什麼軍事行動嗎?不是的,這是我們玩的“特種兵行動”遊戲。
“找到了!找到了!任務成功!”我們歡呼雀躍着。
每當放學時,我就知道我該“行動”了。我和其他兩個同學組成“特戰小隊”。要是“有任務”,我們就走“秘密通道”,等放學大隊一來,我們就跟上去。
得知今天要“行動”,我興奮不已,以0.85秒的速度把書塞進書包,背上書包就奔向衛生間。半分鐘後,“特戰”成員集結到位。我們奔向密道。
這一路還算順利,我們沒有碰到什麼“釘子”——值日老師。下到了一樓,到達密道。這密道其實也不是你想象的那樣,其實就是學校的三色滑梯。
“1、2、3!”,我們順着滑梯往下滑。哇!感覺涼風在耳邊吹過。此時,一切都不重要了。就連書本也在書包里歡歌……我們沉浸在這份快樂中。
“不好!釘子出現了!”我跑到樓梯底下躲起來。可是我來不及發出“警報”。我的兩個隊友就被虎視眈眈的值日老師抓個正着。
“你們倆在幹什麼呢?”
被“俘虜”的兩人不敢吱聲,低着頭,兩眼盯着自己的鞋,好像自己的鞋會解救自己似的。
躲在角落裡的我,不知道從哪裡來的勇氣時,我跑出來報告:“我們在練習跑步!”老師愣了一會,估計他她也在想:什麼人在這個時候練習跑步呢?
我們不管三二十一,飛快地跑走了。就在我還有點忐忑不安的時候,忽然,有人捅了一下我的背。我一看:呀!放學大隊!我們默默地跟上大隊。“耶!成功!”我和隊友相視一笑。
我期待着下一次“特戰隊行動”的到來。——四年級鈺澤(正文字數:623字)
②“警察”抓“小偷”
【導讀】爸爸在閑暇時間,“自毀形象”當起了“小偷”,讓兩個“警察”女兒來抓。字裡行間體現着家庭的其樂融融。結尾段有升華。
夜晚,皎潔的月光灑到我們身上,天上的星星在眨眼睛,它們在看什麼呢?原來是在看我們玩“警察”抓“小偷”的遊戲哩!
我和妹妹伊伊扮演“警察”,我們的任務是要去抓當“小偷”的爸爸。
第一輪遊戲開始了。我和伊伊開始實施“A方案”——包圍突擊。
“小偷”在物業那裡的走廊跑的時候,我們可以從樹叢里觀看“小偷”的行動,然後突然從兩個方向跑出來,讓他無處可逃,我們悄悄觀察着“小偷”的腳步跑。“三、二、一!跑!”伊伊說道,我鉚足了勁,“嗖”的一下沖了出去。“抓住了!”啊?哪來的“小偷”?我們呆住了。這不是小區里的王大爺嘛。我和伊伊對視一眼,趕緊溜之大吉。
看來還是得認準“小偷”再行動更保險。就在我和伊伊討論時,我忽然看到“小偷”的身影,我大聲喊道:“抓住他!”可是“小偷”好像聽不見一樣,等到我們跑過來時,他才假裝回過神來,慢慢地跑。跑的時候,還時不時地回頭看“警察”一眼。哼,這“小偷”真“囂張”。就這樣,我們順利地把“小偷”抓住了。我心裡清楚,爸爸並不是跑不過我們,而是遊戲結束的時間快要到了,他故意讓着我們。
那一串串銀鈴般的笑聲,那一聲聲“哈哈,抓住了,抓住了”至今都在我的耳畔回想着。是的,童年時光是多麼的珍貴。這次父女三人玩的“警察”抓“小偷”的遊戲中包含着爸爸濃濃的父愛。而我也會把這一切快樂收藏到那個叫“童年”的“文件夾”里,永久珍藏。——四年級以諾(正文字數:566字)
【比拼的快樂】
比比比,賽賽賽,哈哈哈……
①“繩”采飛揚
【導讀】有沒有發現這篇寫跳繩的作文和一般的有什麼不同呢?除了標題的新穎外,作者把遊戲的緊張和在遊戲中的享受寫得較為生動。結尾處引用冰心奶奶的名句,為習作增色。
“決出冠、亞、季軍的時候到了!”我們長繩A組的同學一起喊道。我、小金和小宋的決賽即將開始。此刻,我滿臉都是汗珠,衣服都濕透了;小金拳頭緊握,好像勝券在握的樣子;小宋用手拍着腿,準備全力以赴。陽光照在我們的臉龐上,好像太陽也要為我們加油。
期盼已久的大課間終於到了,我們長繩A組的同學聚在一起,準備玩“繩王爭霸賽”的遊戲。好幾個同學站在長繩中間,“三!二!一!開始!”誰要是中斷了,誰就淘汰出局。
遊戲開始了,我站在長繩中間,攥緊拳頭,心中充滿了緊張與興奮。長繩從地上“躍”了起來,我跟着繩子的一起一落有節奏地跳着。我心中有充分的把握,我的臉上洋溢着快樂的光彩,心中不知是陶醉,還是無限的快樂。
我順利地突破了重重關卡,終於來到了最後的挑戰。“三!二!一!開始!”我們三個跳繩高熟練地在長繩中跳躍、穿梭;小宋緊緊地抿着嘴唇;小金一邊跳着,一邊做出可笑的街舞動作;而我,嘴角上揚,很享受這次遊戲。
突然,我一個踉蹌,差點被繩子絆倒,幸好這次繩“跳”得慢了一些,我才趕緊趁此機會靈敏地一跳,才沒被淘汰。真棒!有驚無險,笑到了最後,成為了“繩王”。
正如冰心奶奶在《繁星春水》中寫的那樣:“童年呵!是夢中的真,是真中的夢,是回憶時含淚的微笑。”“繩”采飛揚,我心飛揚,這些都將成為我童年相冊中一幅幅美麗的照片。——四年級舒恬(正文字數:546字)
②看看誰是“不倒翁”
【導讀】這篇習作可謂在構思上屬於上乘之作。一個看似簡單的遊戲,經作者的表述,彼時的緊張場景,雙方的智慧與“力量”的較量,這一切都躍然紙上。原文第一句話已改作“題記”,倒也貼切。
題記:對於疲勞了三十五分鐘的我們來說,課間的一個小遊戲就能把這一切疲勞或煩惱掃除乾淨。
最近,一種叫“不倒翁”的遊戲在我們同學之中廣為流傳。這種遊戲無需藉助什麼工具,可以徒手玩。兩人各站一方,雙腳站定,用手用力去推別人,直到對方後退了一步才告一段落。
今天第一節課剛下課,我就約禧禧一起玩“不倒翁”。我倆在天橋上站定,我雙腳叉開,雙手抱在胸前,眼睛緊盯着禧禧,準備趁她不注意一下把她擊倒,一擊即成。禧禧也不甘示弱,弓步站立,目光在我身上搜索,想找出我的破綻。
比拼的時刻到了。在身高上,和禧禧相比,我處於劣勢。我一點不敢放鬆戒備。機會來了,我趁着禧禧走神時(兩個男生在打架),我迅速往前一推。其實,禧禧並未走神,只是佯裝分心。只見她一手抵擋住我的進攻,一手往我的肚子上推去。我無力招架,身子趔趄了一下。眼看着我要向後仰去,我雙手不停揮舞,好不容易保持住了平衡。可禧禧不給我半點喘息的機會,她的兩隻大手又向我“飛”來。“小心!”我默念道。我拼盡全力想抵擋住她凌厲的攻勢,可禧禧的力氣實在太強。我只得咬緊牙關,死死頂住。我們僵持了好久,我才逃過這一“重擊”。第一局,我們戰成平手。
“戰場”恢復了短暫的平靜,稍事休息,第二局開始了。我們依舊眼睛緊盯着對方,想尋找對方的薄弱點。突然,旁邊的男生小陳發出一聲慘叫“啊……”(裝出來的)。禧禧的注意力被“成功”轉移了。機不可失,時不再來。此時不出手,更待何時?說時遲,那時快。我的一記“如來神掌”已降臨到禧禧的身上。禧禧一個踉蹌,後退了一步。
就這樣,我獲勝了。在這無比漫長的人生中,這件事微不足道。但在此時,卻給我帶給無盡的快樂,讓我津津樂道,也必將成為我難以遺忘的美好記憶。——四年級詩筠(正文字數:705字)
玩彈弓
【導讀】彈弓,如今在城市哪怕在農村,都已經不多見了。小作者有這樣的機會,這種體驗也是難得的。
暑假的一天,我們在鄉下老家。那天,晴空萬里無雲,老爸來到我面前,雙手背在身後,好似背後藏着什麼東西。他笑了笑,伸出背後的手,露出一絲不易察覺的笑容說:“我們玩彈弓吧。”我笑着點了點頭。
“那隻麻雀總偷我們家的穀子吃。今天,看我不讓它一命嗚呼了!”爸爸說完,便緊緊握了握拳頭。老爸將一把彈弓拿給我,又給我了幾顆石子兒。我把一顆石子兒放在彈夾上,右手的大拇指和食指捻住彈夾,把石子兒夾在拇指中間,用力往後拉彈弓,右手輕輕一放,石子兒便像離弦的箭一般向麻雀飛去。“嗖”的一聲,石子兒是射出去了,可是打偏了,把樹葉打穿了一個洞。
我並不沮喪,重新“裝彈”。老爸在一旁,給我加油打氣,我也重新充滿了信心。我右手捻住石子兒,用力往後拉,瞄準,射擊!我鬆開了手,“嗖”的一聲,石子兒飛了出去,與那隻麻雀擦肩而過。那隻麻雀倉皇地逃了。
從那以後,再也看不到那隻麻雀來偷稻穀吃了,它應該是懼怕我手中的這把彈弓的威力吧!——四年級興宇(正文字數:397字)
此外,收錄了部分金句:
每一次午後,無論天氣如何,無論還有多少作業在等着我們去完成。我們都會在教學樓的廊柱後或者灌木叢一帶留下自己的足跡。這種我們自創的“跟蹤”遊戲,從一年級玩到四年級,從來沒有中斷過。每一聲歡笑,每一聲叫喊,每一次躲藏都被放進我校園記憶里。——四年級子藝《“跟蹤”遊戲》
為了給我最好的“姐妹”馨悅“報仇”,我挺到了激動人心的冠亞軍爭奪戰。音樂聲起,我盯着椅子時快時慢,眼中只有冠軍寶座這個目標。場外的觀眾都屏住了呼吸,甚至比場上的選手更加緊張。音樂停!我的反應十分迅速,已經穩穩地坐到了冠軍的“寶座”上了。——四年級姝曼《搶椅子的美好時光》
我站在隊伍最後,眼睛看着跳繩的同學們。只見他們身輕如燕,個個從繩子上面跳過去。不一會兒,就輪到我了。我自信地衝到繩子旁邊,正準備起跳,不料,我被繩子絆了一下。這還不算完,我直接和地面來了個“親密接觸”。我感到很狼狽,跑進了隊伍里。——四年級浩元《“繩”采飛揚》
遊戲開始了。我擺出信心滿滿的樣子。我和晨浩一起喊道:“石頭剪刀布!”就開始遊戲了。“一腳二腳三,三角三,騎紅馬,過江南,江南過不去,請你滾下去……”第一局,我輸了。第二局,我又輸了。這時,我的心裡像有一把把刀在割,感到心都快要碎了。——四年級航航《石頭剪刀布》
我不管三七二十一,準備衝進了山溪。爸爸一把抓住我,給我綰起褲腿。“看看你,鞋子都不脫。”我和弟弟照做了,一下子跑進山溪里。“哇!好涼快啊!”這種清涼從腳板直達全身。這是在城市無法體驗到的。就這樣,我們開始了捉魚摸蝦的遊戲。——四年級沁棋《“魚”樂》
集中需提升的地方:遊戲的名稱叫法有所不同,個別的不準確的,已作修改。遊戲往往都有童謠、口令等烘托氣氛,如果有,可以寫進去。
【原創聲明】請尊重作者的原創權益,未經作者同意,謝絕轉載。如需轉載,需註明出處。部分圖片源自頭條號正版圖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