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月13日,珠暉區召開一季度經濟形勢分析暨重點項目建設調度會。
紅網時刻衡陽5月16日訊(通訊員 唐蘭榮)“規模工業、固投、地方稅收三項指標的增速位列城區榜首;工業原地倍增企業佔比35.7%,排名全市第一……”5月13日,記者從衡陽市珠暉區一季度經濟形勢分析暨重點項目建設調度會上獲悉,該區一季度實現了“開門紅”“開門穩”。主要表現在:製造業投資增長100%、計劃(承諾)投資完成進度達35.1%,規模投資入庫額24.45億元,三項指標均排全市第一。凈增市場主體1504家,較上年同期增長1312家。開源引流堵漏專項行動取得階段性成果,地方稅收收入增長排全市第一。
下一步工作怎麼干?珠暉區委書記魏中發從“堅定‘三量’目標,以最硬措施提升經濟競爭力;堅持夯牢基石,以最大力度增強經濟影響力;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以最好狀態確保和諧穩定;堅持同心協力,在珠暉愛珠暉、在珠暉為珠暉、在珠暉興珠暉、在珠暉護珠暉”等方面,為廣大黨員幹部群眾指明了方向、理清了思路。
具體來說,要大抓項目、抓大項目,認真落實“五制一平台”,加速愛潔科技30萬噸小蘇打、鹽化100萬噸精製鹽、木材集中加工區、金屬粉末、核級鋯鉿、稀土分離、鍛造鑄造、銅拉絲等項目建設。全力支持企業實施關鍵核心技術產品攻堅工程、產業基礎再造工程、“小、精、尖”產品升級工程、信息化深度融合等工程,培育一批“小巨人”,打造一批具有行業話語權的“單打冠軍”“配套專家”。
與此同時,該區以產業鏈思維抓實產業發展。核工業產業鏈做強中核金原獨居石、核廢棄物處理、鋯鉿項目“三大基礎”,引入稀土分離、金屬粉末、光伏三個項目,實現30億元投資;眼鏡視覺產業鏈打造眼鏡小鎮首開區、衡木創業區、鴻福眼鏡雙創示範點;鹽滷化工產業鏈以湘衡鹽化、愛潔科技兩大企業為龍頭,大力發展鹽滷化工產業,力爭全年投資達20億元、納稅突破2億元;現代物流產業鏈推進衡陽鐵路口岸物流園、糧食物流園、木材集中加工區建設,高效運行中歐、中亞、湘粵非班列,打造鐵公水多式聯運樞紐;數字經濟產業鏈重點打造人力資源產業園、雲創鏈數字產業園、大學生創新創業廣場和南部呼叫中心。
此外,珠暉區還以工業思維抓現代農業。堅持“一片一特”“一鄉一業”“一村一品”,圍繞“一年四季有花香,春夏秋冬有果吃”,積極推進東陽菇業產業園、酃湖蔬菜種植園、茶山蘿蔔產業和萱草研究院暨種植基地、設施栽培示範基地、月鹿庄等項目,實現“衡陽人的餐桌上,每天有一道珠暉菜、有一份珠暉果”。利用好“一塊田、一塊土、一口塘、一棟房”,整合農村閑置住房、水田、土地、魚塘,打造農村民宿產業。尤其是酃湖、茶山、東陽渡要多扶持培育典型農莊,增加典型農莊數量。形成一條完整的服務鏈條,緊扣“吃、住、行、游、購、娛、康、養、學”全要素,持續做好“旅遊+”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