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在過去十幾年裡通過iPhone等產品成就了自己,同時也成就了眾多供應商,富士康就是依靠蘋果強大起來的企業之一,2021年的營收高達5.94萬億新台幣,約合1870億美元。
富士康已經成為了全球電子代工行業的霸主,不過如此高的營收,創下的凈利潤卻微乎其微,2021年富士康的凈利潤僅1393億新台幣,約合43億美元。
也就是說,富士康的凈利潤率不到2.3%,反觀蘋果2021年營收為3658億美元,凈利潤高達946.8億美元,蘋果的凈利潤達到了誇張的25.8%。
雖然蘋果為富士康創造了巨額營收,但從這份數據可以看出,錢基本是被蘋果賺走了,因為富士康和蘋果的合作關係是Buy and Sell模式。
這個Buy and Sell模式的邏輯就是蘋果先經過嚴格的審核,挑選出一系列優質的零件材料供應商,然後從供應商手裡採購零件再高價賣給富士康,富士康組裝完成後蘋果再採購回來,只支付一定的組裝費。
正是因為這樣,富士康的營收規模才會如此之高,但凈利潤僅43億美元,也就是307億元人民幣,雖然這筆金額很高,但和富士康66萬規模的員工相比,創造的價值簡直太低了。
如果按照平均值計算,66萬富士康員工一年平均下來,每人才給富士康創造了4.65萬人民幣凈利潤,可見利潤幾乎都落進了蘋果的口袋裡,蘋果大塊吃肉,富士康只能啃骨頭,堪稱“血汗工廠”。
與其說是蘋果壓榨富士康,倒不如說是蘋果壓榨中國工人,畢竟蘋果的絕大多數生產線都在中國大陸。還有更諷刺的一幕,就是富士康一年創造的凈利潤,居然還不如蘋果的一根Lightning數據線。
數據顯示,蘋果通過MFi專利授權,每年的專利費就高達30億美元,曾有機構預測,通過Lightning接口,蘋果每年能賺50億美元。
蘋果數據線的成本其實很低,但單價都是上百元一根,這筆錢蘋果等於是躺着賺,一年光是靠過Lightning接口,利潤就能超過富士康,差距簡直太大了。
正是因為這樣,蘋果才始終不願意將iPhone充電口替換成Type-C,即使是歐盟計劃立法推動Type-C接口統一,蘋果也依然無動於衷,iPhone 14系列還是採用的Lightning接口。
很顯然,如果動了Lightning接口,就等於是動了蘋果的奶酪,不過考慮到各方的壓力,蘋果明年可能要做出改變了。
此前知名分析師郭明錤就透露,蘋果明年推出的iPhone 15系列會徹底取消Lightning接口,將全線產品替換成Type-C接口,主要是在硬件設計上提升手機的傳輸和充電速度。
郭明錤的分析也是有一定根據的,因為Lightning接口是基於USB 2.0標準,理論最大充電功率為30W,數據傳輸速率是480Mbps,這個表現已經跟不上當下的技術發展了。
推動Type-C接口全球統一已經成為了主流方向,蘋果確實可能因為某些原因而放棄Lightning接口。但目前來看,Lightning數據線依然有龐大的市場,畢竟蘋果的存量設備非常高,其中僅iPhone的活躍設備就有超過10億台。
所以蘋果Lightning數據線即便賣得再貴,考慮購買的消費者依然有很多。那麼你們會考慮購買蘋果原裝數據線嗎,歡迎評論、點贊、分享,談談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