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篇文章中,我們希望讓更廣泛的大眾讀者深入了解集裝箱船的世界,包括其歷史、類型、設計。
在進一步討論之前,我們必須首先了解什麼是集裝箱船。
顧名思義,專門用來裝集裝箱(集裝箱貨物)的船被稱為集裝箱船。用特殊集裝箱運輸貨物稱為集裝箱化。集裝箱船負責大量重型集裝箱的運輸。現在最大的集裝箱船一次可以運送大約24000個標準集裝箱。集裝箱船運輸非散裝貨物,使大量貨物從一個地方轉移到另一個地方成為可能,從而改變了全球貿易面貌。
由於市場需求不斷增長,貨物承載能力和運營效率提高,集裝箱船越來越大。與1968年相比,集裝箱船的運載能力增加了1200%以上。
集裝箱船的類型有哪些?
集裝箱船根據其世代劃分如下:
● 第一代——1956-1970年製造的集裝箱船;
● 第二代——1970-1980年製造的集裝箱船;
● 第三代——1980-1988年製造的集裝箱船;
● 第四代——1988-2000年製造的集裝箱船;
● 第五代——2000-2005年製造的集裝箱船;
● 第六代——2006年至今製造的集裝箱船。
集裝箱船還可根據其尺寸進行分類:
● 巴拿馬型集裝船
● 蘇伊士型集裝箱船
● 後巴拿馬型集裝箱船
● 大型集裝箱船
● 後蘇伊士型或超大集裝箱船
● Megamax-24型集裝箱船(MGX-24)
● 後馬六甲型集裝箱船
如果你不從事航運,看到這些劃分或聽到這些名字也許感到很混亂,別擔心,讓我們更詳細地了解集裝箱船分類。
● 巴拿馬型集裝箱船:這些船是1980年首次引進的。從容量上看,它們的容量大約為4000-5000TEU,能輕鬆地通過巴拿馬運河。巴拿馬型集裝箱船的尺寸歷史上限制在最大長度294.1米、寬32.3米、最大吃水12米。
● 蘇伊士型集裝箱船:這類船只能夠成功通過蘇伊士運河,型寬幾乎和蘇伊士運河的寬度差不多,載貨能力一般在12000TEU左右,型寬約50-57米,吃水在14.4至16.4米之間。
● 後巴拿馬型集裝箱船:船舶尺寸大於巴拿馬型集裝箱船,不適合通過巴拿馬運河原有船閘,一般容量至少大於6300TEU。巴拿馬型集裝箱船有着有趣的歷史。美國總統輪船(APL)首次提出了這個概念,即集裝箱船太大,無法通過巴拿馬運河。於是,他們引進了一個新的運輸網絡,而沒有使用巴拿馬運河,這開啟了現代“後巴拿馬型集裝箱船”的時代。1996年,“雷吉娜·馬士基”輪的引進為後巴拿馬型集裝箱船市場帶來了新的發展(6400TEU)。
● 大型集裝箱船:大型集裝箱船於2006年就被引進,其典型就是馬士基訂造的E系列船。這類船隻的載箱量在11000-15000TEU之間。
● 後蘇伊士型或超大型集裝箱船:顧名思義,是通過擴建後的蘇伊士運河的集裝箱船,載貨能力約為18000-21000TEU,型寬約60米,最大吃水21米。
● Megamax-24型集裝箱船:目前在公海航行的最大集裝箱船,這些船舶的容量從最大可達25000TEU左右,一般有24個集裝箱艙、24個甲板行和24層堆放。
● 後馬六甲型集裝箱船:這被視為定製集裝箱船,與馬六甲直道21米的最大允許吃水相匹配。目前,只有新加坡港和鹿特丹港準備接受這種大小的船隻。
集裝箱船的設計
在設計方面,集裝箱船一般按照公司或船東的要求進行設計。船體與傳統的散貨船有些相似,而普通貨船是圍繞堅固的龍骨建造。船舶下部對整個船舶的建造有重大影響。下部包括下層甲板、機艙和大量壓載艙和燃油箱。此外,貨艙用於裝載甲板下集裝箱。貨艙內設有貨艙導向裝置,用於將集裝箱導向槽井。除了幫助起重機操作員在貨艙內安全地滑動集裝箱外,貨艙導軌還充當貨艙的導軌。
以上就是集裝箱船的一些小知識,你了解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