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一個不折不扣的窮小子,一家六口躋身一家小屋。
工廠打工,他邂逅家族財產超過90億的富家女。
奮發圖強,最終造就出員工百萬、市值千億的帝國。
他就是富士康的創始人郭台銘!
窮小子如何虜獲富家女的芳心,家族反對,他如何成功逆襲?往下看吧!
-1-
當窮小子遇見富家女
郭台銘祖籍山西晉城,1950年出生在台灣。兄弟姐妹4個全靠當警察的父親的微薄薪水生活。一家6口擠在一間小屋內。
作為長子的郭台銘,由於家境貧寒,連在“海事專科學校”學習的學費都是靠自己半工半讀賺來的。
畢業之後的郭台銘,在藥廠打工期間,與林淑如邂逅。林淑如既是台北醫學院的校花。同時,她父親林百欣是香港麗新集團創始人,一手購入亞洲電視,家族財產超過90億元。
大家想想,就這種富家背景和顏值,追求者排成隊應該比現在排隊喝喜茶的隊伍還長吧!
但是愛情本來就是應該拋開社會身份這些附加價值的,富家女就是愛上郭台銘,也許是因為郭台銘出身軍人家庭身上迸發的那股不服輸的勁兒,也許是看中郭台銘能吃苦靠自己的優良品行。
她才不管世俗的那套,無論出身如何,她認定的人就是最好的。為了愛情,美麗的富家女和家族斷絕關係,毅然選擇和窮小子郭台銘在一起。
很快,兩人攜手步入結婚殿堂。
-2-
借錢創業,為愛奔走
實習結束後,郭台銘面臨著兩條路。
一是繼續獃著,熬出名堂,等待升官發財;二是出走,自己闖蕩。
他思考再三選擇了後者,一方面為了自己的前途,另一方面更是為了選擇跟着自己的妻子。
創業,沒點啟動資金就是一句空話。初入社會的郭台銘,自然難有多少積蓄。
知兒莫若母,郭媽媽悄悄從標會——鄉友親友中民間借貸組織中借來了一筆錢。不多,10萬元,給了兒子郭台銘。
拿着母親的救命錢,和幾個朋友東湊西湊,可算湊夠30萬台幣。1974年,鴻海塑料企業有限公司悄悄在台北成立。
最初,工廠規模不大,只有15個員工,從生產黑白電視機選台的按鈕做起,十幾個人馬,沒日沒夜工作。
直到現在,郭台銘還會回憶自己剛創業時,從白班干到晚班,晚班再干到夜班,撐不住就把電話簿當枕頭。 他說,反觀現在年輕人找工作常有一句話“錢多事少離家近,睡覺睡到自然醒”。他說:“如果我的孩子面對工作存這種心態,我隔天就打斷他的腿。”
同時,郭台銘為了聯絡業界同仁,經常邀請一些同行到家裡吃飯,每次林淑如都會熱情接待,博得來客好評。
但由於初期經營不夠有經驗,公司一度陷入困境。默默支持先生創業的林淑如,在郭台銘的事業不順時,最終開口向娘家借了70萬新台幣周轉。
娶妻若此,夫復何求?!
-3-
相信不起眼的改變!
每個不起眼的小決定,可能會改變未來事情的一切走向,岳父借來的70萬如何使用呢?他又陷入痛苦的抉擇中。
是買塊地皮,建廠開干,還是租塊場地,引進外來技術?
最後,郭台銘選了後者。
起初,在周圍人因為土地增值、炒房賺得盆滿缽滿之時,在場地租金上漲、技術卻還沒掌握純熟之時,在兒子因為沒錢買奶粉、餓得嗷嗷大哭之時,他為自己的行為感到萬分沮喪。他也曾懷疑過自己是不是做了錯誤的選擇?
歷史提前劇透了,郭台銘頗有先見之明,他沒有圖一時之快,而是選擇學習先進技術,為後面的世界工廠鋪路。畢竟,炒房只能賺一時,技術卻一輩子享用不盡。
靠着當初日本引進的模具技術,以及量大、低價的策略,鴻海企業俘獲一大批全球知名客商,快速佔領市場。
1982年,郭台銘砸1600萬,做計算機線纜裝配零件。
1985年,他開始在美國建立分工廠,並創立起後面響徹四海八荒的牌子——“FOXCONN”(富士康)。
2001年,鴻海集團全年營業額達到1442億台幣,成為台灣民營龍頭企業。
他在捷克給愛妻林淑如買下250年歷史的古堡,以其英文名字命名為"Serena Castle"。
2005年,郭台銘以32億美元的身家成為台灣首富。
然而,天有不測風雲,林淑如因病去世,享年55歲。
三年後,68歲的郭台銘二婚,娶了比自己小24歲的曾馨瑩。再婚前,他冒着烈日,來到林淑如墓園,三吻其墓碑,希望前妻理解。
經過四十多年的發展,鴻海帝國及其旗下的富士康已經成為“全球工廠”的代名詞。
蘋果、三星、松下、英特爾、摩托羅拉等都是它重要的客戶,而背後的操刀人郭台銘也因此成為“全球代工廠之王”。
今年6月8日,富士康工業互聯網股份有限公司在上交所上市,融資271億。截至目前,工業富聯市值為3344.26億元,而郭台銘身家85億美元(約578億人民幣),依然穩坐台灣首富的寶座。
從窮小子到今日的億萬富翁,郭台銘這一路走來確實悲壯勵志,他自己也認為沒有人天生是窮苦命,關鍵在於自己舍不捨得磨鍊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