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這一脫全毀了,因一件衣服被當眾羞辱?文化自信不該是這樣的

2022年11月01日02:27:56 熱門 1356

她這一脫全毀了,因一件衣服被當眾羞辱?文化自信不該是這樣的 - 天天要聞


事情吵了整整一周。


只因一件衣服。


即使官方已放出信號,希望事件平息,許多媒體大V也從各個角度提供過理智聲音,比如法律、文化、公權力等層面。


她這一脫全毀了,因一件衣服被當眾羞辱?文化自信不該是這樣的 - 天天要聞


部分網友仍不依不饒。


他們只看見衣服本身。


和服就是“精日”,就是不愛國,拿起鎚子看什麼都是釘子。


卻無意看見衣服背後的“人”。


傳統服飾是如何被創造,被展示,又如何沿襲至今,源遠流長。


恰好,服裝設計是影視製作里重要的一環。


Sir今天不參與口水仗,回歸影像。


看看這一件衣服,它曾經承載着什麼,又毀掉了什麼。


她這一脫全毀了,因一件衣服被當眾羞辱?文化自信不該是這樣的 - 天天要聞



01


追溯起來並不遙遠。


日本傳統服飾,一度是華語影視最具標誌性的符號。

藉由“東瀛”、“東渡”等字眼。

或濃烈奢靡,或淡泊幽玄,或鬼魅妖邪,從古裝到近代,訴說著鄰國的精怪傳奇、野史逸聞……更有甚者,起着對比、烘託大國氣概的種種作用。

現代一點的。


2009年抗日劇《我的兄弟叫順溜》,有過這樣一個場景。


司令員要抽煙,掏出火柴正要劃拉。


旁邊士兵們瞬間眼睛瞪得發直。


火柴盒上,印着皮膚白皙的日本藝伎。


她這一脫全毀了,因一件衣服被當眾羞辱?文化自信不該是這樣的 - 天天要聞

她這一脫全毀了,因一件衣服被當眾羞辱?文化自信不該是這樣的 - 天天要聞


抗日劇,最根正苗紅不過。


當時人們對“東洋娘們”的好奇,卻悄悄露出一點尾巴。


含蓄著稱的東亞文化中,那是性隱喻與女性特質的代名詞:柔和,白皙,美麗,溫順……


不同於日本男性角色被固化的現狀——敵我之間往往並沒有握手言和的餘地。


那些身着和服的女人們,往往被分為三種。


最符合刻板印象的其一。


惡的附庸。


抗日(神)劇中,日軍或投靠日方的角色陣營里,或多或少都會出現這樣幾個女人。


她們妝容艷麗,服飾精緻,代表着男性霸權下的資源,是戰爭中彰顯“飽暖思淫慾”的遊刃有餘,是法西斯視角里的獵物符號。


相比傳統概念中的中國女性。


她們總少不了被賦予戰利品一般的邪佞意味。


她這一脫全毀了,因一件衣服被當眾羞辱?文化自信不該是這樣的 - 天天要聞

她這一脫全毀了,因一件衣服被當眾羞辱?文化自信不該是這樣的 - 天天要聞

她這一脫全毀了,因一件衣服被當眾羞辱?文化自信不該是這樣的 - 天天要聞

她這一脫全毀了,因一件衣服被當眾羞辱?文化自信不該是這樣的 - 天天要聞

△ 《京華煙雲》《風聲》《羅曼蒂克消亡史》《前行者》


菊與刀,花與蛇——任何事物都是一體兩面。


如同這些穿上和服的女人,造型還是那個造型,濾鏡還是那個濾鏡,但只要立場一換,便立刻有了另一層含義。


1994年,穿着日本校服的李連杰在《精武英雄》中拿下了他最為代表性的角色之一。


陳真


一個有留日背景的抗日英雄。


師夷長技以制夷?


不止,比這更打破世俗常規的一點是,他在這部電影中的女主角,居然是個徹頭徹尾的日本人。


中山忍飾演的山田光子。


純潔乖巧,痴情不渝。


電影中的她。


至今仍在京都等待陳真的歸來。


-你會不會回來

-等他們離開中國,回到日本的時候

我就會回來找你


她這一脫全毀了,因一件衣服被當眾羞辱?文化自信不該是這樣的 - 天天要聞

她這一脫全毀了,因一件衣服被當眾羞辱?文化自信不該是這樣的 - 天天要聞


這便是反差的魅力。


中山忍塑造的“聖女”形象,在當年毫不意外地擊中了不少觀眾(尤其男性),而這類大和撫子式的角色,從此走進國內觀眾視野。


原來只要褪去政治色彩。


那層衣衫便不再是什麼為虎作倀的鐵刺。


相反。


它甚至能將女性的特質放大,別添一層神秘感。


她這一脫全毀了,因一件衣服被當眾羞辱?文化自信不該是這樣的 - 天天要聞

她這一脫全毀了,因一件衣服被當眾羞辱?文化自信不該是這樣的 - 天天要聞

她這一脫全毀了,因一件衣服被當眾羞辱?文化自信不該是這樣的 - 天天要聞

趙雅芝張柏芝


甚至,不少女星正是從異國風情中找到自己定位。


黃聖依


提起她第一時間會想起星女郎,可幾乎同一時期,她還曾憑藉另一個角色被觀眾記住。


2005年,號稱“內地最後的武俠劇”,《天下第一》。


她與高圓圓合體,飾演東瀛的一對姐妹花,愛上同一個男人。


妝發非但沒人詬病。


白衣紅唇,雪地煢立的場景反為二女增添了幾分凄美純潔,在暗流涌動的刀劍江湖中分外扎眼。


那會兒幾乎所有人都在感嘆:


李亞鵬,你何德何能!


她這一脫全毀了,因一件衣服被當眾羞辱?文化自信不該是這樣的 - 天天要聞

她這一脫全毀了,因一件衣服被當眾羞辱?文化自信不該是這樣的 - 天天要聞

她這一脫全毀了,因一件衣服被當眾羞辱?文化自信不該是這樣的 - 天天要聞


一生二,二生三。


擁有人設加成的跨國戀情,總有種疊buff的刺激。


一段瑰麗的島國情事,是男性的綺夢,道德的禁忌,秘而不宣的嚮往。


哪怕正派如李連杰(是的又是他),十三姨也能在直男的幻想中化身日本女特工,在自己懷中嚶嚀耳語。


身後是家仇國恨。


天地間獨我二人。


還有什麼比這更帶感的言情設定?


她這一脫全毀了,因一件衣服被當眾羞辱?文化自信不該是這樣的 - 天天要聞

△《冒險王》


到了後來。


和服成為女星在影視作品中爭奇鬥豔的符號,哪怕強行加戲,也要讓大家看看自己的一鍵換裝。


哪怕這樣的設定與劇情並無大關係。


美則美矣的同時,也昭示着這種異國濾鏡,正逐漸褪去政治色彩,成為純粹的妝點。


——或是娛樂。


她這一脫全毀了,因一件衣服被當眾羞辱?文化自信不該是這樣的 - 天天要聞

她這一脫全毀了,因一件衣服被當眾羞辱?文化自信不該是這樣的 - 天天要聞

△ 讓Sir看看有多少人提起和服就想起曾小賢


性隱喻也好,政治意味也好,思想解放也好,或只是純娛樂。


都只是將服裝作為符號的運用。


當兩國文化有了更深入的接觸,兩國創作者有更密切的交流和碰撞之後。


衣服。


一度超越了“符號”。



02


去年服裝設計大師和田惠美去世,半個影視圈都在悼念。


我們或許不了解她,但一定看過她的手筆。


十面埋伏》。


盲女一舞,仙人指路。


而少有人知的是,那頂發出細碎聲響的金屬發冠,原型源於日本巫女天冠。


她這一脫全毀了,因一件衣服被當眾羞辱?文化自信不該是這樣的 - 天天要聞

她這一脫全毀了,因一件衣服被當眾羞辱?文化自信不該是這樣的 - 天天要聞


自此之後。


天冠便成為國產劇黑化大女主妝造的必經之路。


頭飾越重角色越狠,直到後來霸佔了整個顱頂,乾脆像是又長了一個頭出來。


她這一脫全毀了,因一件衣服被當眾羞辱?文化自信不該是這樣的 - 天天要聞

她這一脫全毀了,因一件衣服被當眾羞辱?文化自信不該是這樣的 - 天天要聞


和田惠美之所以受全世界導演推崇,並不只是因為她作品裡的日本民族性。


而是她打通文化壁壘後所展示的包容性。


《英雄》。

反倒是她從中國的古代舞蹈、書畫乃至博物館的文物中尋找靈感,親自完成面料染色。

衣袂飄飄間。

俠之大者,為國為民。

她的藏書驚到了張藝謀——“你這裡中國古代服飾的資料比中國設計師的還要多。”

那又如何呢。

無論靈感理念來源何處,日本還是中國,最終都回饋在完成度上面,不分公私你我,只為作品負責。

她這一脫全毀了,因一件衣服被當眾羞辱?文化自信不該是這樣的 - 天天要聞

她這一脫全毀了,因一件衣服被當眾羞辱?文化自信不該是這樣的 - 天天要聞

有來,就得有往。

往前數個十年。

彼時已有一個傳奇,將和風服飾化作再難復刻的絕色。

許是抬眸太過經典。

說起她,你可能都不會注意到,頭上的那頂原型為平安時代狩衣裝束的烏帽。

她這一脫全毀了,因一件衣服被當眾羞辱?文化自信不該是這樣的 - 天天要聞

為體現東方不敗勾結倭寇,張叔平在服化道中加入東瀛元素,這才造就了一代教主。

他也因此拿下當年的金像獎最佳服裝。

——心服口服。

她這一脫全毀了,因一件衣服被當眾羞辱?文化自信不該是這樣的 - 天天要聞

她這一脫全毀了,因一件衣服被當眾羞辱?文化自信不該是這樣的 - 天天要聞

那時的我們,還沒有暗戳戳、歪門邪道、夾帶私貨這一說。

有的,只是兩國文化間你我交融的大大方方。

互相交流,互相學習,影響借鑒。

不僅是服化道。


乃至兩國演員奔走來往,也是常事。


就說80年代到千禧年間。


澤口靖子的《李香蘭》,昭和時代最後的美人。


她這一脫全毀了,因一件衣服被當眾羞辱?文化自信不該是這樣的 - 天天要聞


宮澤理惠穿上旗袍,遊園驚夢》與王祖賢並稱雙絕。


她這一脫全毀了,因一件衣服被當眾羞辱?文化自信不該是這樣的 - 天天要聞

她這一脫全毀了,因一件衣服被當眾羞辱?文化自信不該是這樣的 - 天天要聞


而《藝伎回憶錄》《狸御殿》《吳清源》等等作品雖有些許爭議。


但現在回看,卻也是領域內無可替代的突破與嘗試。


她這一脫全毀了,因一件衣服被當眾羞辱?文化自信不該是這樣的 - 天天要聞

她這一脫全毀了,因一件衣服被當眾羞辱?文化自信不該是這樣的 - 天天要聞


而到了2010年。


蒼穹之昴》,直接請來國內現象級的日劇女主,《阿信》中的田中裕子,飾演老佛爺慈禧。


豆瓣8.8分。


殷桃周一圍趙麗穎張檬闞清子……為其作配。


觀眾激動大呼——這,才是清宮劇巔峰。


可你看看如今的天下吧

聖母皇太后

你用了四十年,一樣證明自己不行

你以為自己掌有天下

可你真正掌握的只不過是紫禁城這一畝三分地

當面對着天下時你比我更加無力

至少朕是愛新覺羅的子孫

可以堂堂正正地坐在前面

而你

永遠只能在朕的身後


她這一脫全毀了,因一件衣服被當眾羞辱?文化自信不該是這樣的 - 天天要聞


哪怕原作是日本,製作團隊也有日方參與。


可當時觀眾在意的不是演員國籍。


而是作品,甚至行業未來。


中日合資的電視劇越多越好

中方可以向日本虛心學習如何處理服化道的細節


她這一脫全毀了,因一件衣服被當眾羞辱?文化自信不該是這樣的 - 天天要聞

她這一脫全毀了,因一件衣服被當眾羞辱?文化自信不該是這樣的 - 天天要聞


中日合作交流的蜜月期,也算是跑完了階段性的里程。


取長補短,共同進步。


可惜。


到此為止。



03


這件衣服,兜兜轉轉,眼下又成了單一淺薄的“符號”。


今年7月,辣目洋子李宏毅主演的電視劇《我叫劉金鳳》被舉報。


衣服承擔罪名。


她這一脫全毀了,因一件衣服被當眾羞辱?文化自信不該是這樣的 - 天天要聞


什麼是倭風?


即使《新華字典》已經將“鬼子”“倭寇”等歧視性詞組刪除,依然不妨礙部分網友造出一個“倭風”的帽子,見人就戴。

近幾年的大半古裝劇都被橫掃,無一倖免。


其中不乏《夢華錄》《星漢燦爛》這些被《人民網》等官媒親自點贊過的爆款。


她這一脫全毀了,因一件衣服被當眾羞辱?文化自信不該是這樣的 - 天天要聞

她這一脫全毀了,因一件衣服被當眾羞辱?文化自信不該是這樣的 - 天天要聞

她這一脫全毀了,因一件衣服被當眾羞辱?文化自信不該是這樣的 - 天天要聞

她這一脫全毀了,因一件衣服被當眾羞辱?文化自信不該是這樣的 - 天天要聞

她這一脫全毀了,因一件衣服被當眾羞辱?文化自信不該是這樣的 - 天天要聞


當中許多人並不了解“倭風”最初的定義。


一開始它批判的是古裝劇拙劣的模仿,抄襲,照搬。


那些你不知道它為什麼要抄,但就是抄了,還抄不好看的存在。


她這一脫全毀了,因一件衣服被當眾羞辱?文化自信不該是這樣的 - 天天要聞

她這一脫全毀了,因一件衣服被當眾羞辱?文化自信不該是這樣的 - 天天要聞


那時候我們抵制“倭風”。


是對把觀眾當傻子的一種反擊,對中華文化也能做到同樣效果甚至更出彩的自信,也有摻雜其中的一些怒其不爭。


明明可以認真。


但他們偏偏就是要抄,還抄得不好。


後來,才發展成粗暴的一刀切,一棒子打死。


比如當初為羅雲熙潤玉”設計服裝的造型師被扒出言論,說自己的靈感來源於日本的傳統美學理念,即被輿論攻陷。

侘寂是日本美學意識的一個組成部分,一般指的是樸素又安靜的事物。它源自小乘佛法中的三法印(諸行無常、諸法無我、涅槃寂靜),尤其是無常。


她這一脫全毀了,因一件衣服被當眾羞辱?文化自信不該是這樣的 - 天天要聞

她這一脫全毀了,因一件衣服被當眾羞辱?文化自信不該是這樣的 - 天天要聞


可《香蜜》本就不是歷史劇,而是背景架空的仙俠劇。


還有為《畫皮2》設計概念的天野喜孝


他在初期的手稿中就為“小唯”狐女一角加入日本元素,這才有了王晶口中,不是性感美女也能演出千年狐妖的周迅


而這。


不僅是“倭風”,而且是“巔峰”。


她這一脫全毀了,因一件衣服被當眾羞辱?文化自信不該是這樣的 - 天天要聞

她這一脫全毀了,因一件衣服被當眾羞辱?文化自信不該是這樣的 - 天天要聞

她這一脫全毀了,因一件衣服被當眾羞辱?文化自信不該是這樣的 - 天天要聞


更別說改編自日本魔幻小說的《妖貓傳》。


一堆質問襲來。


貴妃憑什麼是混血、古代不可能有幻術、大唐盛世為啥一股東瀛小國的味道……


不管你的二創風格如何,只要根據中國史實改編,就是不行。


衣服不再只是衣服,而是一張請求放行的良民證;


電影不再是電影,而是大家來找茬的捉蟲遊戲。


她這一脫全毀了,因一件衣服被當眾羞辱?文化自信不該是這樣的 - 天天要聞


真的“日本化”了嗎?


Sir相信這只是小部分人看過了幾張劇照、海報、預告片就下了結論。


因為看過電影的知道。


導演展現的,是華麗的大唐氣韻,是中國文化輸出的最巔峰。

中國曆朝歷代中,唐朝是年輕、開明、開放的時代。大唐氣象,有一種撲面而來的影響力。


陳凱歌


就別說日本的原作與製作團隊、主演染谷將太阿部寬,甚至它的主題曲都是英文的。


“極樂之宴”,應無國界。


Sir還清楚記得那個細節。


如果你仔細觀察過《妖貓傳》楊玉環的眉毛,會發現淡淡的墨綠。


更準確地說,這種顏色叫做“黛”

一種燒焦後製成的青黑色顏料,由盛唐時傳入日本,併流傳到今天,通常在傳統藝能表演中所用,現已成為日本的本土習俗。

雖說這種妝容我們已不再沿用。


但它的美艷,卻在另一個地方,永久保留下來。


她這一脫全毀了,因一件衣服被當眾羞辱?文化自信不該是這樣的 - 天天要聞

她這一脫全毀了,因一件衣服被當眾羞辱?文化自信不該是這樣的 - 天天要聞

章子怡在《藝伎回憶錄》中畫黛眉的場景


如今。


隨着時間的流逝,我們失去的,又何止一抹綠色。


盛景終究難現。


別誤會,Sir並不是在說要忘記歷史,忘記傷痛。


可是將所有的文藝創作、理性表達、個人生活等一概納入民族仇恨的範疇,不僅無益於民族自強,更無益於我們真正去認清前人付出的沉重代價。


Sir不禁想起《精武英雄》的編劇陳嘉上,曾在採訪中回答過這樣一個問題。


主持人問他。


為什麼明明陳真打的是日本人,但是這部片子在日本也那麼受歡迎?


陳嘉上說,因為民族主義不需要把對手妖魔化,抱陳守舊這一套,你永遠往前不了。


“片中那個日本演員倉田保昭,他在國產劇演了無數個被打的反派,終於有一次,他也有了有生命力的角色,他好自豪。


就像電影中的那場經典對決。


他飾演的船越,最終打贏了李連杰飾演的陳真,卻在決鬥前,輕輕問道:


年輕人

告訴我最強的拳是什麼拳


她這一脫全毀了,因一件衣服被當眾羞辱?文化自信不該是這樣的 - 天天要聞


陳真年少氣盛。


把全身的力量

集中在一點爆發出來 就是最強的拳


她這一脫全毀了,因一件衣服被當眾羞辱?文化自信不該是這樣的 - 天天要聞


他微微一笑。


哎喲 打得蠻好看的

可是我從來沒見過石頭會打人

你要知道

我們的對手

是會動的人


她這一脫全毀了,因一件衣服被當眾羞辱?文化自信不該是這樣的 - 天天要聞


話音未落。


面對穿着中山裝的陳真,這個穿着和服的武士,劈開一片被風吹起的紙片。


事後認了個平手。


飄然遠去。


她這一脫全毀了,因一件衣服被當眾羞辱?文化自信不該是這樣的 - 天天要聞

本文圖片來自網絡


編輯助理:穿Prada南瓜

熱門分類資訊推薦

曾小賢的上司Lisa榕,現實中不僅才貌雙全,還嫁給了CEO - 天天要聞

曾小賢的上司Lisa榕,現實中不僅才貌雙全,還嫁給了CEO

曾小賢的上司Lisa榕,現實中不僅才貌雙全,還嫁給了CEO雖然說《愛情公寓》這部劇在劇情上充滿了爭議,但是一定程度上,這部劇也是很多人的回憶,是伴隨了一代人的青春回憶,而且劇中的很多角色都成為了經典,他們的口頭禪也一直被拿來玩兒梗。
Lisa榕做主持多年沒紅,被陳赫拉進愛情公寓爆紅,如今怎樣了 - 天天要聞

Lisa榕做主持多年沒紅,被陳赫拉進愛情公寓爆紅,如今怎樣了

談到《愛情公寓》這部火爆一時的歡樂喜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不知道大家是否還記得《愛情公寓》中那個把曾小賢治得服服帖帖的女上司Lisa榕,現實中的她名叫榕榕,和劇中的形象也判若兩人。1981年出生在遼寧瀋陽的榕榕,畢業於上海戲劇學院,後來成為了上海東方傳媒集團有限公司的一名主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