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減政策規定,義務教育階段的中小學生,不得在休息日進行文化課補習。但是中考分流的壓力依舊讓很多家長不甘心“躺平”,事實證明,補課未必會對提高成績有幫助。
2022年中考錄取工作已經結束,各地普職分流分數線普遍比去年有所提高。尤其是高分數段的考生不在少數,競爭非常激烈,考生稍有馬虎,或考場發揮失常,就容易被分流下來。
若是平日里學生沒在學習上花費太多功夫,家長也沒花錢給學生補課,被分流下來也不覺得太遺憾。可是有一部分家長為了考上高中,花費大量的時間精力和補課費用,還是沒有一個好的結果,自然會覺得意難平。
合肥一家長喊停全市課外輔導機構,只因兒子補課3年沒考上高中
課外輔導班的作用無異於揠苗助長,短期內確實能有一定的成效,但從長遠角度來看,對學生能力培養不利。升學考試過後原形畢露,後悔也晚了。
合肥一位中學生,從上初中開始就沒停止過校外補課。雙減以前,跟着大班補課,大型輔導機構取締後,家長先後找過多家小型輔導班以及三無輔導班,就怕學生不補課成績就落後,影響升學考試。
沒想到中考成績出來後,該學生總分還是沒有達到普職分流線。家長多年來的苦心經營竟沒有半點回報,再加上眼下中考生幾乎沒有復讀的機會,考不上高中,就不得不去職高或技校,未來再想考大學就難上加難了。
無法接受這一殘酷事實的家長,一怒之下,把三年來聯繫過的所有補課班的名稱、地址以及招生聯繫方式一併舉報到監管部門。
如今正值暑期違規補課的高峰期,很多三無補課班在居民樓里給監管工作增加了很大難度。相關部門對家長的舉報信息高度重視,逐一進行排查走訪。最終當地無論是合法的輔導機構還是違規補課班,都受到了影響。
幾乎全市的中小學生,暑期輔導課都停了。不少家長和學生也是無奈極了,調侃該家長真是憑一己之力喊停了全市輔導機構,不少教師也因此受到處罰。
家長補課後舉報老師的現象並非首次,補課班是否應該全面取締?
如今對於違規補課的在編教師處罰,可謂是力度空前。有的在編教師被取消評優、評職稱資格,扣發當年績效獎都是小事。江西還有2位教師,被處以拘留5日。
很多老師抱有僥倖心理,以為只要不被監管部門發現就行了,實際上學生和家長才是最大的隱患。輔導後成績沒效果或者是收費過高,都容易成為被舉報的理由。
此前一位剛畢業不久的年輕老師,由於職稱比較低,想通過課外輔導賺點零花錢。結果期末考試結束後,該學生成績依舊不理想,家長不想支付輔導費用而把老師舉報了。
還有一位特級教師,講課水平不錯就是收費較高,一小時120讓學生壓力很大。一位學生考上高中後,為了要回補課費,而把老師舉報了。這種驚人的做法,讓很多在職教師不敢冒險了。
最令人稱奇的是瀋陽一起雙胞胎家長,舉報老師補課的例子。家長給雙胞胎兒子請了輔導老師以後,也是在中考過後提交了老師補課的證據,其中還有補課過程中的錄音和轉賬記錄。
結果老師受到處罰,退還全部學費的同時,為了保住編製,還倒貼給家長2000元作為賠償。此事在網上引發熱議,一方面感嘆老師太被動了,另一方面覺得老師們怎麼就不能拒絕一切補課行為?
筆者有話說
正所謂沒有買賣就沒有傷害,若不是家長存在補課需求,老師們也不會冒險。不過眼下這種單向的處罰方式,只能助長校外輔導的不良之風,卻無法徹底消除補課現象。
諸多先例表明,很多家長和學生已經開始鑽空子了。先是說好話央求老師幫忙輔導,過後翻臉不認人,這種不文明現象,勢必會對學生的道德教育造成負面影響。
有網友建議將校外違規輔導處罰方式,調整為雙向處罰。一經發現,在編教師一律開除公職,學生升學考試一律減分,或許就沒有家長敢冒險了。說到底分數才是家長和學生的短板,光靠處罰老師並不解決根本問題。
今日話題:大家覺得如何能有效控制違規補課的現象?歡迎在評論區留言討論。
如果你喜歡這篇文章,歡迎分享和收藏!更多精彩內容就在下一期。#頭號周刊#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