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謝你給了我們家一個光明的未來……”近日,27歲的四川女孩小李收到了一封來自北京的感謝信,寫信者是一位19歲白血病患者的父母。他們感謝小李所做的一切,手寫的字跡將信紙寫得滿滿當當,字裡行間,滿是真摯情感的致謝。
近日,小李在網上曬出自己捐獻造血幹細胞給另一位素不相識女孩的經過,不少網友都被她的善意舉動所打動。“雖然我一輩子都沒辦法知道這個女孩長什麼樣子,但她才19歲,在最美好的年華,我希望她能感受到正常人所擁有的一切美好。”26日,談及捐獻理由,小李這樣告訴上游新聞記者。

小李展示採集到的造血幹細胞。
1、造血幹細胞採集持續了5小時
小李是土生土長的四川人,今年27歲,在成都從事行政工作。
“在網上無意間看到有人捐獻造血幹細胞的新聞,了解了一下,覺得可以幫到別人,非常有意義,我抽空就去進行了抽血登記。”小李向記者表示,兩年前自己加入了中華骨髓庫,成為造血幹細胞捐獻的志願者。去年7月8日,四川省紅十字會聯繫到她,說有人與她初配成功。“接到消息的時候,我還是很驚喜,因為我跟她初配率還是蠻高的。高配成功和體檢合格之後,我被通知等待正式捐獻。”

採集造血幹細胞的儀器。
今年9月26日,再次經過體檢之後,小李入院,進行捐獻前的準備,為此還打了動員劑。這種針劑的作用是將大量造血幹細胞從紅骨髓中誘導到外周循環血液中,不過也會出現輕微不適。
“打針後,我出現了低燒、頭疼、關節疼、全身沒力等癥狀,不過想到能夠救人,而且輕微不適只是暫時的,我也沒太在意。”小李表示,9月30日正式進行了造血幹細胞採集。“採集時間比較慢,一共持續了5個小時,過程比較難受,需要捆綁彈力帶,手掌也需要不停捏彈力球,但都可以忍受。”

小李獲得的榮譽證書。
2、捐獻的造血幹細胞已完成移植
據小李了解,移植造血幹細胞的時間是根據患者身體具體情況確定的,所以高配成功之後,她還等待了很長一段時間。
“我知道造血幹細胞是可以再生的,提取的也是人體內的小部分,一段時間會讓你覺得有些疲憊,但恢復後就好了。”小李透露,採集過後的一兩天時間,身體有些疲憊,手臂微微有些酸疼,但四五天之後,就沒有這些癥狀了。“家人朋友知道我跟女孩匹配成功之後,覺得能夠挽救女孩的生命,也還是挺支持的。”
談及捐獻理由,小李表示,得知自己是中華骨髓庫唯一和這個女孩配型上的,自己很慶幸,也想了很多,“我是唯一能救她的人,雖然我一輩子都沒辦法知道這個女孩長什麼樣子,但她才19歲,在最美好的年華,我希望她能感受到正常人所擁有的一切美好。其實,這個事情(白血病)沒有發生在我們自己身上的時候,好像都事不關己,但一旦發生在我們身邊,你就能共情了。在最需要幫助的時候,能伸出援手,對別人來說這可能就會改變她的命運。”
中國造血幹細胞捐獻者資料庫四川省管理中心工作人員陳筍向上游新聞記者介紹,與小李配型成功的女孩出生於2003年,今年19歲,患的是白血病,在北京某醫院進行治療。“整個中華骨髓庫里,就小李跟女孩的匹配。”陳筍表示,小李非常有愛心,捐獻過程中,雖然有些不適,但沒有一句抱怨。“她覺得自己身上肩負有一種責任,那就是以最好的狀態完成捐獻。”
據介紹,採集結束當天,小李捐獻的造血幹細胞就運送到了北京,完成了移植。

小李給受捐者的信和對方家屬的感謝信。
3、受捐者家屬感謝“給了孩子第二次生命”
上游新聞記者了解到,在採集造血幹細胞的同時,小李還給受捐的小妹妹寫了一封鼓勵她的信,信里說“我是中華骨髓庫唯一和你匹配上的,而且我們是高配,可能是我和你的緣分吧”,她鼓勵對方:“希望我的幹細胞能搭乘你的身體去和你一起實現夢想。”
移植成功後,受捐女孩的家屬通過中國造血幹細胞捐獻者資料庫發來了感謝信。信里寫道:“3年前,我們的女兒正是花季,懷揣少女的夢想,剛剛踏入省重點高中的校園……患上白血病,頓時讓我們全家陷入痛苦之中……當得知在中華骨髓庫中找到了一位與女兒完全相匹配的骨髓源,並同意捐獻時,我們全家欣喜若狂。不曾謀面的恩人啊!是您給了孩子第二次生命……”信中,除了感謝小李,受捐者家屬還表達了對孩子未來生活的美好期待。
上游新聞記者 朱婷 文
來源: 上游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