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齊雲軻
王光泰,安定人,與哥哥王光恩、弟弟王昌,最初都是貧農,後來隨張獻忠參加農民起義軍。崇禎末年,他們兄弟三人被明朝大臣高斗樞招降,奉命駐守鄖陽。清軍南下後,他們又投降了清朝。
一、哥哥被抓
順治四年(1647),清朝襄陽總兵王光恩和鄖陽撫院潘士良二人因為瑣事鬧掰了,潘士良依仗自己降清時間早些,就誣陷王光恩暗地裡串通當地陳蛟率領的義軍密謀反清。
清朝政府聽信潘士良的話,將王光恩抓捕,之後押到北京接受處理。
這還不算,清朝政府調來周圍的統兵大將楊文富、漆尚友來到王氏兄弟駐地,企圖改編這支軍隊。
楊文富、漆尚友將帶來的軍隊駐守在外圍,包圍了王氏兄弟軍隊的駐地。而後,楊文富、漆尚友以犒賞軍隊為名,讓王光泰、王昌迎接。
王氏兄弟見此,知道他們是來者不善,就借口軍中因疾病流行,疫情暫未得到有效控制為名,拒不出去,並請他們先回去。
二、弟弟起兵
王氏兄弟明白,現在清軍兵臨城下是來者不善,看來哥哥是凶多吉少了。不能為了哥哥,再坐以待斃了。再等下去,恐怕兄弟們都將會成為魚肉,任人宰割了。
為了保住這支七八千人的軍隊,王氏兄弟決定先下手為強。四月二十九日,他們偵知到楊文富、漆尚友與當地官員分巡道甘文奎、襄陽知府楊礦、推官李實發、襄陽知縣潘朝佑等人在一起酒宴聚餐,就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率部直接殺進去,將他們一網打盡。
而後,他們率部由襄陽殺向鄖陽,將清朝委任的官員分守道劉開文、鄖陽知府董有聲、推官孫陽聲、鄖縣知縣趙丕承等人殺死。
與此同時,王氏兄弟派人到湖廣地區向南明督師何騰蛟報告反清歸明經過,向周邊地區發布反清歸明檄文,揭露清朝政府禍害民眾事實,舉起南明永曆皇帝的旗號,號召當地人起來反抗清朝的民族壓迫。
不久,永曆皇帝派官員來到王氏兄弟營中,封王光泰為鎮武伯、王昌為鄖襄總兵、李世英為河南總兵。
至此,王光泰、王昌兄弟算是完成了反正任務,從清朝回到了明朝。
清王朝得知王氏兄弟造反後,明白是逮捕王光恩造成的後果,就把王光恩釋放,官復原職。希望以此來換得王氏兄弟停止造反,重新成為清王朝鎮壓各地起義軍民反清的鷹犬。
可惜,王氏兄弟已經看出了清王朝的用心,決定義無反顧的與清朝決裂,就處決了許多清朝委任的地方官員。
清朝政府見此,知道王氏兄弟是吃了秤砣鐵了心要跟自己死磕到底,就把王光恩給處死了。
三、最後結局
這年六月,清朝湖廣提督孫定遼率領清軍四千人向王氏兄弟進攻。王氏兄弟趁孫定遼初來,立足未穩,就發兵襲擊,將清軍打的慘敗,連孫定遼也在戰鬥中被明軍擒殺。
九月,見清軍大兵壓境,王氏兄弟明白敵我力量相差懸殊,只好轉移,向北進攻河南南陽,結果被擊敗,被迫返回鄖陽。
回到鄖陽後,王氏兄弟明白清王朝是不會放過他們的,雖然他們鎮守鄖陽一帶多年,有着良好的群眾基礎,但是一旦清軍大部隊殺來,保住這一片地區是不可能的。於是乎,他們決定撤往外地。為了不給清朝留下物資基礎,他們在臨走前將鄖陽府城和駐軍寨樓焚毀一空,最後經房縣進入四川堅持抗清。
從此以後,王氏兄弟就率部堅持在自然條件很差的夔東地區,與原大順軍余部聯合抗清,一直堅持了十六年,到清朝康熙二年(1663)十月,清軍大兵壓境,他們無力扭轉局面,為了活命,被迫再次投降清朝。
再次降清後,王氏兄弟逐漸被解除了兵權,發往北京城閑居,雖說有軟禁的意味,實際上也等於是退休了。他們也得過且過,最後終老於家。相比於哥哥被殺害,他們的結局也算很不錯了。
【作者簡介】齊雲軻,男,1988年生,教育工作者。2007年以來,在各級媒體發表作品七十餘萬字。閱讀悅讀平台簽約作者。系河南省作家協會會員、汝南縣作協副主席、新蔡縣作協特邀理事。
延伸閱讀:
小編提示: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敬請轉發和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