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蘆葦盪,北方有白洋淀,南方有沙家浜,是冬日的絕美風景。陣風吹過,蘆葦花隨風飄蕩,形成白色波浪。蘆葦叢中時不時出現一些攝影愛好者,這裡成了他們創作的好去處。
黃河濕地公園蘆葦盪
沒有車水馬龍的喧噪,只有清凜的空氣,蜿蜒的觀景步道,步道兩邊一眼望不到邊的蘆葦灘。
鄭州黃河國家濕地公園位於市區花園口西側1.4公里黃河濕地上,國家批准的20個濕地公園試點之一,佔地面積為2390公頃,保存着完整的原生濕地和豐富的動植物資源。
鄭州黃河國家濕地公園有45科345種植物,灰鶴、天鵝、鷺、白琵鷺等16科58種野生鳥類及豐富的水生、兩棲野生動物,也是我國三大候鳥遷徙通道的中線通道
在藍天下隨風搖曳,蘆葦盪一片金黃,猶如一幅綿長的油彩畫
地址:黃河花園口景區沿着堤頂公路向西1.4公里
靈寶鼎湖蘆葦盪
一處以水波蘆葦盪為主的濕地型自然風景旅遊區,有着黃河第一盪——“西部白洋淀”的稱號。
鼎湖灣蘆葦盪位於靈寶市區溪20公里處,總面積約1萬畝,是黃河流域最大的水泊蘆葦盪。此處土肥水豐,草木茂盛,蘆蘭瘋長。
這裡的水不受黃河水位影響,常年水深保持在1.0米左右,是整個黃河流域獨有的一塊面積最大的生態濕地蘆盪,不僅河南獨有,在全國也不多見,有“西部白洋淀”的稱號。
萬畝湖面上聚集了白鷺、天鵝、魚鷹、野鴨等各種珍禽水鳥,蘆葦盪在河風的吹拂下,凝成一幅賞心悅目畫卷,蕩舟其間。唐代詩人李白在此寫下“鼎湖流水清且閑”的詩句。明代詩人彭剛則寫下“鼎湖煙樹接古城”的詩篇。
地址:靈寶市西閻鄉文東村北600米
宿鴨湖蘆葦盪
宿鴨湖位於河南省駐馬店市汝南縣,於1989年重修完工,水面開闊,風景宜人,被稱北方“人造洞庭”。東岸南北土壩全長35公里,湖水面最寬處15公里,庫區佔地35萬畝。
百里長堤,水天一色,碧波蕩漾,鷗鷺齊飛,可謂“百里長堤鎖洪水,萬隻野鴨戲游魚!”
宿鴨湖兩岸有上萬畝蘆葦盪,是野鴨等野生動物的天堂,據統計,目前,常年有數萬隻鳥在汝南筑巢。全縣已發現候鳥、留鳥130多種,其中有國家一級保護動物丹頂鶴、白鸛、朱鸛3種,被列入《瀕危野生動物、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的鳥類11種。
而宿鴨湖畔的名勝古迹很多, 如仙女橋、壺仙觀、燕亭、金城、白馬將軍廟等。在湖西岸還有一座5萬多畝的森林公園,今年慕名而來觀光者也越來越多。
地址: 駐馬店市汝南縣
黛眉山蘆葦盪
黛眉山景區位於洛陽市新安縣境內,是國內唯一被黃河三面環繞的原始生態旅遊景區,距鄭州200公里。黛眉山由雲頂花園、北國第一高山草甸、巧奪天工的地質畫廊、浩蕩壯美的黃河大觀四大景觀區組成。
黃河如練,綿延千里,環抱黛眉山而去,形成了背倚青山,三面環黃河的獨特美景。山腳下有一大片美麗的蘆葦盪,潔白的蘆花隨風輕拂,搖曳生姿,編織成了一場別樣的童話。
信步在蘆葦盪的棧道上,被大片的蘆花環抱其中,有一種輕舞飛揚的輕柔和恬靜,不負眉、黛二字。
在蘆葦盪中嬉戲、奔跑,自由的呼吸着輕快的時光。隨手拿起相機,分分鐘就能收穫無數文藝美照,美得到停不下來。
地址:洛陽市新安縣石井鎮
葫蘆寺蘆葦盪
葫蘆寺位於焦作市西北中站區龍洞鄉桑園村界內,因群山擁抱狀似葫蘆而得名。據葫蘆寺為當地山民紀念葫蘆道長贈送葫蘆免災而建。
雖然葫蘆寺如今已只剩下殘垣斷瓦的遺迹,但在寺東的梯田上,近年形成了太行山罕見的高山蘆葦盪,這裡的海拔有550米,面積約十多畝,成為近年南太行山驢友的新目的地。
每到蘆葦花開時節,一片潔白,蔚為壯觀。
蘆葦大都生長在溝渠、沼澤地,這卻不同。雄踞高山、傲視蒼穹,這裡的蘆葦雖比不上湖濱港汊的高挑,卻飽含着別樣的風骨。
地址:焦作市西北中站區龍洞鄉桑園村界內
在這個冬天如果不想出遠門,就來河南一起看纖細柔軟的蘆花吧,看它如何把清冷的冬日鐫刻成一首蒼涼的小詩的。
天氣漸寒,歲入臘冬,宅在家渾渾度日不如渠道廣闊的天地間,采一束蘆葦,拍一張照片,感受一下嚴冬之下隱藏的那抹溫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