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成生物學是生物科學在二十一世紀剛剛出現的一個分支學科,近年來合成生物物質的研究進展很快。合成生物學與傳統生物學通過解剖生命體以研究其內在構造的辦法不同,合成生物學的研究方向完全是相反的,它是從最基本的要素開始一步步建立零部件。
從產業鏈上下游角度來劃分,上游為各類技術賦能公司,下游為各類產品應用型公司。
合成生物學產業鏈
資料來源:智研諮詢整理
合成生物技術發展成為傳統技術的充分補充和替代,廣泛用於醫療、化工、食品、農業、消費品等終端領域。截止到2021年底,全球合成生物學相關市場行業整體爆髮式增長,市場規模達到736.93億美元,較2021年增長767.5%。
2016-2021年全球合成生物學市場規模及增長(單位:百萬美元)
資料來源:DeepTech、智研諮詢整理
其中:增長最明顯的是醫療領域,2021年市場規模達到687.24億美元;其次是化工領域,合成生物學市場規模18.22億美元;科研服務領域合成生物學市場規模18.11億美元;農業領域合成生物學市場規模為4.97億美元;食品領域合成生物學市場規模為5.08億美元;其他領域合成生物學市場規模為3.31億美元。
2016-2021年全球按終端用戶分類的合成生物學市場規模(單位:億美元)
資料來源:DeepTech、智研諮詢整理
據預測,隨着合成生物學技術的不斷成熟以及相應的政策刺激,預計到2030-2040年,全球會有60%的經濟物質投入是由生物(包括合成生物學)產生,並且將會影響的產值空間將達到1.8-3.6萬億美元;預計2040-2050年期間,全球會有70%的經濟物質投入是由生物(包括合成生物學)產生,並且將會影響的產值空間將達到3.0-5.1萬億美元,行業發展前景廣闊。
未來全球生物學到來的經濟學影響
資料來源:麥肯錫生物革命、智研諮詢整理
在短短几年時間內,我國從基礎研究到產業發展都進入了快車道,從底層的技術到產業化的終端產品。2021年中國合成生物學市場規模約為64.16億美元,較2020增長39.38億美元。
2016-2021年中國合成生物學市場規模及增長
資料來源:DeepTech、智研諮詢整理
隨着我國合成生物學生機勃勃的發展,吸引了不少資本的青睞。2021年,中國合成生物學獲得投融資16起,較2020年增長10起;獲得22.95億元的融資金額,較2020年增長1.36億元。
2015-2021年中國合成生物學投融資數量及融資金額
資料來源:IT桔子、智研諮詢整理
從合成生物學投融資輪次分布來看,2021年中國合成生物學獲得2021年中國合成生物學獲得天使輪、Pre-A輪、A輪各3次融資,獲得B輪、B+輪、C輪各2次融資,獲得A+輪1次融資。從融資金額來看,2021年中國合成生物學獲得天使輪0.93億元的融資;Pre-A輪1.8億元的融資;A輪2.45億元的融資;A+輪0.97億元的融資;B輪8.5億元的融資;B+輪4.8億元的融資;C輪3.5億元的融資。
2021年中國合成生物學投融資數量、金額輪次分布
資料來源:IT桔子、智研諮詢整理
2021年、2022年,中國合成生物學獲得的資本融資均是醫療健康行業,涉及新材料、生物技術和製藥子行業,獲得融資的企業有木槿化學、藍晶微生物、ChemicalAI智化科技、恩和生物、弈柯萊生物、酶賽生物、恩和生物、藍晶微生物、ChemicalAI智化科技、木槿化學、士澤生物、小熊貓生物、未名拾光生物、柯泰亞生物、酶賽生物、柏垠生物、士澤生物、藍晶微生物、微構工場、酶賽生物、芝諾科技、柏垠生物、柯泰亞生物。
2020年中國合成生物學投融資事件
資料來源:IT桔子、智研諮詢整理
2021年中國合成生物學投融資事件
資料來源:IT桔子、智研諮詢整理
2022年中國合成生物學投融資事件
資料來源:IT桔子、智研諮詢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