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僑報網綜合訊】近期台灣物價蠢蠢欲動,外界關切台灣是否面臨通膨壓力。22日,島內中華經濟研究院董事長曹添旺表示,個別商品物價有上漲現象,但通膨定義嚴謹,以目前台灣而言,還不至於是通膨的問題。
中央社報道,曹添旺當天在工商協進會一場公開講座中指出,自己經常在菜市場活動,觀察一般民生物價都在漲,“如果你問我台灣是否有通膨問題,從物價來看,我認為物價有上漲的現象”。
不過他也表示,經濟學對通膨有相當嚴格、較學理化的定義,也就是一般物價水平持續且顯着上升,以這樣的定義而言,台灣有個別商品的漲價,但還不至於是通膨的問題。
工商協進會理事長林伯豐在講座前接受媒體聯訪時也提到物價有上漲趨勢,但有賺錢的上市公司都有調薪準備。

台北饒河街觀光夜市臨近地鐵站,人流暢旺。(圖片來源:中新社資料圖)
曹添旺於講座中談及疫後的經濟展望與企業策略,他說,今年芯片嚴重短缺,對車廠、數據中心、電子用品等產業都造成很大的影響,世界各地將之視為安全問題,打算擴充半導體產能,根據經濟學人示警,這是科技的興起,一旦產能過剩,價格會受到扭曲。
他認為,台灣的生技產業因高齡化趨勢、ICT(信息通信技術)產業成熟而具有優勢,若能配合政府減稅鼓勵醫藥產業研發和製造,將為台灣生技產業發展注入新能量。
曹添旺說,台灣和全球一樣,都面臨少子化和人口老化問題,看護、醫療議題變得相當嚴重且重要,勢必要解決,而台灣的ICT等產業發展得非常完備,正是優勢。(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