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4日,七國集團財長警告俄羅斯,如果敢入侵烏克蘭,那麼將對其實施經濟和金融制裁。七國集團財長還強調,這樣的制裁會使俄羅斯經濟遭受巨大打擊。
現如今俄羅斯經濟低迷,如果被西方實施新的制裁,那麼無疑是雪上加霜。
其實俄羅斯無意對烏克蘭動武,畢竟普京也知道,一旦俄烏交火,那就不是兩個國家之間的戰爭,屆時恐怕整個北約都會介入。俄羅斯縱然能打敗烏克蘭,但面對美國領導的北約,俄羅斯也雙拳難敵四手。除非是核戰爭,否則俄羅斯必敗無疑。而就算是核戰爭,俄羅斯頂多也是同北約魚死網破,兩敗俱傷。
因此,儘管美國政客和媒體不停渲染俄烏開戰,但俄羅斯極力否認會對烏克蘭動武,俄羅斯在自家國境調兵遣將,是自己的權力,他國無權干涉,俄羅斯陳兵邊境是為了應對北約的軍事威脅,而非計劃入侵烏克蘭。
然而,無論俄羅斯如何解釋,美國都不信,就是一口咬定俄羅斯會入侵烏克蘭,甚至還給出了俄烏開戰的具體時間——2月16日。
在美國的渲染下,東歐被戰爭陰雲籠罩,包括美國在內的20多個國家先後宣布撤僑和撤離外交人員。塞爾維亞開始囤積戰備物資,防止戰爭打響物價飛漲,而中國使館也提醒在烏克蘭的中國公民注意人身安全,密切關注烏克蘭最新局勢。
種種跡象表明,烏克蘭局勢萬分兇險,猶如一個火藥桶,只需一點火星就能引爆。
2月14日,澤連斯基表示,有人告訴他, 俄羅斯將於2月16日大舉進攻烏克蘭。
其實,澤連斯基很清醒,他知道誰最想看到俄烏開戰,誰會是最大受益者。因此,他不會輕易相信“俄羅斯入侵烏克蘭”這種滿天飛的信息,他要求散播這種言論的人拿出真憑實據,否則就是蓄意製造謠言,引起民眾恐慌。
不過,炒作“俄羅斯入侵烏克蘭”的正是美國,澤連斯基作為小國總統,自然不敢找美國的麻煩,只好一方面做好戰鬥準備,一方面讓烏軍保持克制,謹防與俄軍擦槍走火。
而美國眼看俄羅斯與烏克蘭誰都不開第一槍也很着急,畢竟是自己說的“俄羅斯會在2月16日入侵烏克蘭”,如果到了那一天俄烏邊境太平無事,那自己豈不是很沒面子?今後還怎麼在盟友面前樹立威信?
因此,為了逼俄羅斯對烏克蘭動武,美國又使出一記殺招。七國集團財長在14日對俄羅斯發出警告,表面上是為了維護烏克蘭不被侵略,實際上是暗示俄羅斯:如果不入侵烏克蘭,那我們就要制裁你咯。
當然,入侵烏克蘭,美國及其盟友會制裁俄羅斯,不入侵烏克蘭,俄羅斯同樣會被制裁。反正西方是吃定了俄羅斯,甚至妄圖進一步肢解俄羅斯,阻止俄羅斯變成“蘇聯二世”,而烏克蘭不過是一枚被利用的棋子罷了。
遏制俄羅斯是美國的國家戰略,美國炒作“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很符合美國的國家利益。當然,拋開美俄矛盾不談,如果俄羅斯真的入侵烏克蘭,無論勝負如何,美國可能皆是最大受益者。
一方面,美國是通過發戰爭財起家的,美國比任何國家都渴望戰爭。當然,只要不是在美國本土,一切都好說。
美國前議員圖爾西·加巴德在11日表示,拜登政府巴不得俄烏開戰,因為美國軍工複合體為了私利需要戰爭。一旦戰爭開打,他們就會到處賣軍火,賺得盆滿缽滿。
另一方面,一旦俄烏開戰,美國股市也會大幅上漲,華爾街的金融大鱷們也會躺贏。
據相關數據顯示,隨着俄烏邊境氣氛高度緊張,歐洲股票市場集體下跌。截至14日下午,俄羅斯跌了2.54%、法國跌了3.38%、德國跌了3.59%。盧布兌美元下跌1.4%,78.29盧布才能兌換一美元。
眾所周知,俄羅斯是天然氣出口大國,供應了歐洲幾乎一半的天然氣。一旦俄烏局勢緊張,勢必會造成全球能源市場紊亂。
據摩根大通預測,如果俄羅斯天然氣受戰爭影響難以安全輸送到歐洲市場,那麼天然氣價格就會回升至每千瓦時180歐元。與此同時,原油價格會飆升至每桶150美元。
屆時,美國可以通過美元在石油交易中的特殊地位,瘋狂割全世界的“韭菜”,還能讓歐洲資本迴流至美國,助力美國經濟復興。
在美國的一番騷操作下,處於戰爭風險最前沿的烏克蘭最先受到傷害。據報道,烏克蘭的寡頭和富豪紛紛望風而逃,乘坐飛機逃離基輔,而他們的去處,除了美國還能是哪兒呢?難怪澤連斯基說,恐慌才是烏克蘭最大的敵人。
由此可見,拜登一句話,其威力遠勝10萬俄軍。
在這場危機中,德法等國正在積極斡旋,極力避免歐洲陷入全面戰爭,俄羅斯與烏克蘭作為當事方,也不想爆發戰爭。自始至終,想挑起戰爭的只有美國,以及遠離歐洲大陸的美國盟友們,比如英國、加拿大、澳大利亞等。
2月16日,俄烏會不會開戰?美國奸計是否得逞?還是交由時間來告訴我們答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