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來西亞“華人筷子論” 引爭議
馬來西亞前首相敦馬哈迪稱華人用筷子吃飯、講華語難融入大馬社會引起爭議。
敦馬哈迪昨日推介其新書《抓住希望:為新馬來西亞繼續鬥爭》上指出,馬來西亞各族都保存本身的文化及習俗,例如華人用筷子吃飯,而馬來人則用手,並指大馬人華人將種族與祖輩出生地連接在一起,不只是說中國方言,也跟著中國採用華語,以致無法很好地融入大馬社會。
而另一位前首相拿督斯里納吉,今日張貼兩張馬哈迪在華人新年期間用筷子撈生的照片來調侃後者,並以“熟練能手”(Expert Skill),來形容馬哈迪高舉筷子撈生的動作。
#我用筷子,我是馬來西亞人
大馬前首相敦馬哈迪發表的筷子論引起各方反彈,也讓更多朝野政黨人士為使用筷子發聲;大馬教育部副部長拿督馬漢順在面子書以圖文並茂發表帖子,並標籤話題 “ #我用筷子,我是馬來西亞人 ”。
馬漢順說,他們一家人從小都使用筷子用餐,而日本及韓國也用筷子夾菜吃飯。他認為,這是文化的傳統,也是飲食的習慣。馬漢順也是馬華署理總會長,曾從醫10多年,專業心臟專科醫生。
他說,中國有外科醫生,常用筷子練習,手術操刀,得心順心。微創外科發明以後,筷子功夫的幫助,越是明顯。為此,他反問:“筷子,有問題嗎?”馬漢順祖籍福州,他在帖文中也提到,筷子,福州方言,叫“漆箸”,至少兩千年的歷史傳承。而福州漆箸製作技藝,因此也列入福建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