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飄香麵館的麵食迎合本地人口味,清淡少油。(馬來西亞《星洲日報》)
中國僑網9月12日電 據馬來西亞《星洲日報》報道,隨着馬來西亞彭亨州關丹馬中產業園的設立,加上關丹與欽州港口結為姐妹港之後,在關丹經商、工作和居住的中國人也越來越多,各式中國餐廳或麵館也開始在當地湧現,讓身在異鄉的中國人能品嘗到家鄉味,一解鄉愁。
這些林立的中國商店中,有一部分店主是近些年從中國到馬來西亞工作的人,因在短時間內無法適應當地食物,這讓他們索性自己經營起具有家鄉風味兒的美食餐廳,既可滿足自己的口福,也能為同樣在關丹的中國人提供家鄉美食。
頗具特色的中國美食,在營業以來獲得當地顧客的青睞,讓原本以中國顧客為目標的店主們,意外地吸引了一批當地顧客。
桂林米粉老闆鍾佩琴:提供家鄉口味
“來到馬來西亞從事礦業投資,經過一段時間後發現這裡的食物都不合口味,經一番打算後決定開一家桂林米粉餐館,即滿足自己的口味,也可以為這裡的中國人提供家鄉口味的選擇。”

位於阿亦布爹二路的桂林米粉營業兩個月來,吸引了不少中國和本地顧客的光顧。(馬來西亞《星洲日報》)
“我的原籍廣西河池人,桂林米粉在廣西是家喻戶曉的美食,為了確保原汁原味,不僅從中國聘請廚師,也引進了機械、原料來製作米粉和河粉。每天花上20個小時,使用超過30種香料來製作滷汁和湯頭。”
飄香麵館老闆米勇:迎合本地人需求
“雖然麵館最近才開張,但我早在2008年時就來到關丹,從一個小面檔開始經營,之後在2014年開店,去年結束營業返回中國。但因為在馬來西亞生活了10多年,習慣了這裡的生活,所以還是決定回來繼續營業。”麵館老闆米勇說。
辣妹子湘菜館老闆盛偉:包廂設計吸引中企
盛偉說:“來到關丹工作了8年,每次要吃道地的中國菜肴都得到吉隆坡或是雲頂高原,考慮到近年來關丹的發展,及與中國建立的聯繫,到來投資的中國企業也越來越多,所以在去年12月開始設立以湖南菜為主題的餐館。”

辣妹子湘菜館位於米昔拉路轉士滿慕路的轉角處。(馬來西亞《星洲日報》)
盛偉表示,湖南菜是中國八大菜系之一,大江南北的中國人都吃得慣,大馬本地人也喜歡,特別是剁椒魚頭、泡椒田雞、手撕包菜等,喜愛吃辣的本地人都能接受和喜歡。
“餐廳設計上,我們也特別從中國引進各種設備和裝飾,以古色古香為主題,並設有包廂。目前附近的中國企業招待賓客,用餐慶祝,都會來我們辣妹子湘菜館。”盛偉補充道。(黃國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