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肉麵是一種庶民飲食文化,也是台灣的名食,去看看美食

2022年10月16日14:13:39 熱門 1213

大家好,今天小編分享給大家的美食是川味紅燒牛肉麵,希望大家喜歡。


川味紅燒牛肉麵


在大陸及海外常見“台灣牛肉麵”招牌,此即紅燒牛肉麵,之所以成為台灣名食,乃歷史的偶然。台灣人從前並不吃牛肉,是隨國民黨來台的軍人引進吃牛的習慣。唐魯孫先生曾說:“光復那年,筆者初到台灣,隨便想吃碗牛肉麵,就是走遍了全台北市,也別想吃到嘴。”


逯耀東教授在《飲食》雜誌創刊號上斷言:川味紅燒牛肉麵源自岡山的空軍眷村,風行台北,然後由退役老兵播布台灣各地鄉鎮。台北市第一屆牛肉麵節還算辦得有模有樣,當時那場牛肉麵文化高峰會,逯老師再次強調他的論點。


我覺得推論很有道理,卻半信半疑地表達異議:疑的是生活經驗,高中時期的女朋友家住岡山空軍眷村,我常常往那裡跑,然而除了買“哈哈”和“明德”豆瓣醬,完全不記得當時岡山有什麼牛肉麵。信的是,岡山辣豆瓣可能模仿四川郫縣的豆瓣醬,顯然也成了台灣的川味紅燒牛肉麵的主要調料。但,發源地應該在軍營伙房,不一定是岡山眷村,可能就在台北,也可能是中壢的營區;何況名牌豆瓣醬價格較昂,不符麵攤控制成本的要求。



牛肉麵是一種庶民飲食文化,也是台灣的名食,去看看美食 - 天天要聞


眷村是台灣社會特殊的聚落,它區隔了周圍的環境,使人帶着區隔意識與外界接觸,眷村的生活形態因深受軍政組織的影響與形塑,封閉而孤立,生活在裡面的人遂成為齊默爾(Georg Simmel)所謂的漂泊的異鄉人。漂泊者並非今天來、明天就走的那種人;而是不與任何一個空間點有緊密關聯的人,也就是在概念上剛好跟固着在某一個空間點相反;也就是說,“異鄉人”的社會學形式綜合了漂泊與固着兩種特質。


賣牛肉麵是退伍後相對簡易的營生,軍隊里的伙房老兵,退役後擺攤賣牛肉麵是很可理解的事。有一時期,台北市長不逾百米的桃源街,竟出現一二十家川味牛肉麵大王,形成了飲食的歷史風景。早期台灣人做生意很歡喜自稱大王,這個大王那個大王你也大王我也大王他也大王,可惜這條名聞遐邇的牛肉麵街如今只剩下“老王記牛肉麵大王”在營業,這大王無論滋味、經營形態、生意都數十年如一日。


我吃得最久的也是“老王記”牛肉麵,學生時代起就常吃。它甚至沒有招牌,卻好像一座醒目的地標,幾乎成了桃源街的代名詞,人稱“桃源街牛肉麵”指的就是這一家,“別無分店”,只要人在那一帶,不自覺就趨近它,腦海里浮現一碗令人愉悅的牛肉麵。“老王記”的廚房就設在店門口,像極了路邊攤,其實無論吃面環境、服務乃至搭蓋的二樓鐵皮屋,都帶着路邊攤性格。它的牛肉鹵得十分柔嫩;湯色褐紅,浮油稍多,湯味濃郁而可口,未喝即先聞到肉質香;普通的白麵條煮得有嚼勁;每一桌都備有裝滿酸菜的鐵鍋,供顧客自取。


牛肉麵是一種庶民飲食文化,也是台灣的名食,去看看美食 - 天天要聞


牛肉麵是一種庶民飲食文化,價廉物美,不僅全台灣到處吃得到,離島也有不少好面。花蓮“江太太牛肉麵店”因蔣經國先生來過兩次而聞名,牆上掛着他和店東合照的放大照片。這家店的牛肉麵使用拉麵和腱子肉,由於是大鍋燉鹵,湯頭濃郁,微辣,八角等香料隱而不顯,倒是飽含着肉質香。牛肉塊鹵得軟嫩又不失嚼勁,恰到好處。蔣經國先生的親民作風,使他能普遍嘗到許多風味小吃。


牛肉麵里的牛肉塊大抵以牛腱、牛腩為主,如台北“鼎泰豐”“林東芳”和台中的“若柳一筋”、豐原“滿庭芳”、花蓮“邵家”用牛腱;“牛爸爸”“老董”和金門“老爹”用牛腩;較特別的是“大師兄原汁牛肉麵”用牛排,“牛董”用丁骨牛小排,“洪師父麵食棧”用兩種不同的牛肉。


中壢的紅燒牛肉麵也是遠近馳名。早年中壢是北部地區最大的禽畜市場集中地,路邊攤所賣的牛雜價廉物美,名聞全台。最令人欣慰的是中壢有幾家牛肉麵店是二十四小時營業,像“永川”和“新明”。二十四小時賣牛肉麵遠比二十四小時賣書要緊,台北忝為牛肉麵之都,這一點很值得汗顏。

牛肉麵是一種庶民飲食文化,也是台灣的名食,去看看美食 - 天天要聞

中壢市新明市場集中了好幾家牛肉麵店,又以民權路那兩家特別有名:“永川牛肉麵”和“新明老牌牛肉麵”比鄰營業,這兩家很容易讓人聯想到台北市永康公園的那兩家比鄰的牛肉麵,孿生兄弟般,從牛肉、麵條、湯頭到小菜都很像。永川和新明點餐後都須先買單,可免費加面加湯;桌上都有酸菜供客人自取;小菜都裝在小塑料盒裡,放置冰箱;牛肉選用牛腱肉,麵條用白面;湯頭幾乎完全一樣;青菜都很少,蔥花甚多。


新明牛肉麵的名氣很大,模仿者眾,尤其在桃園縣,到處看得到它的招牌,逼得這家老店在招牌上加了“正宗”“老牌”字樣,指天誓地強調:只此一家,別無分號。


我服膺的牛肉麵不少:“阿正廚坊”雖然不以賣牛肉麵為主,其牛肉麵放眼天下,難有出其右者。阿正非常講究每一個細節,體貼食客,例如牛肉麵,夏天供應清燉牛肉麵,冬天則供應紅燒牛肉麵。牛肉選用臉頰肉,牛頰肉成本高,經過阿正調製,細緻,鮮嫩,像溫柔的美人,初遇即一見鍾情。清燉牛肉麵的湯頭感動人心,清爽,濃郁,芳醇,的確用牛骨、牛肉老老實實熬煉而成,喝進肚子里,餘韻無窮。從用餐空間到器皿,那碗牛肉麵的呈現非常簡潔時尚,時髦的外表,卻透露出憨厚質樸的個性。

牛肉麵是一種庶民飲食文化,也是台灣的名食,去看看美食 - 天天要聞

“點水樓”可能,是這個世界上最好的江浙餐館,所制江南菜肴道道精美。沒想到牛肉麵也如此傑出。其清蒸牛腩烏龍麵選用“烏龍細面”,纖細圓巧,易吸附湯汁,湯頭的胡椒味稍濃;所取牛腩近似牛胸肉,口感也似牛肋條。最迷人的可能還是半筋半肉紅燒牛肉麵,取三叉筋和腱子肉,鹵得十分精確,彈牙,鮮香,軟腴。在點水樓吃牛肉麵處處顯現細心和精緻,環境優雅,桌距夠大;酸菜、醬油膏、辣醬皆用精緻小碟子個別供應。此外,器皿用的是寬口白瓷厚碗,有時尚感又能有效保溫。這才是吃牛肉麵的道理,海碗要夠大夠厚實,方能避免麵湯快速冷卻。


將牛肉麵賣出時尚感的是“牛爸爸牛肉麵”,它最初以松阪牛肉麵威震江湖,很多人為了表達誠懇而在這裡請客,此店從食物到環境都予人精緻、潔凈感,其牛肉麵的構思就宛如雲門舞集、誠品書店和朱銘博物館,帶給我們深思和啟示。


牛爸爸似乎永遠是話題。有人挑釁似地問老闆王聰源先生:“你的牛肉麵有什麼好?為什麼一碗賣三千元?”王老闆感受到那挑釁,俏皮地回答:“我的牛肉麵也許沒什麼好?但是價錢很好。”二〇〇四年他又推出“元首牛肉麵”,一碗台幣一萬元,除了一碗紅燒牛肉麵,另提供一碗清燉牛肉湯,肉選用松阪牛,這個星球上的夢幻牛肉;湯呈琥珀色,飽滿着肉質香,醇厚,真實,純粹。據說生意不惡,許多人專程去消費那三千元、一萬元。王老闆可能是全世界最會賣牛肉麵的人,賦予庶民牛肉麵一種高貴感,細緻感。他重新定義了牛肉麵。

牛肉麵是一種庶民飲食文化,也是台灣的名食,去看看美食 - 天天要聞

我們可以想象,某個老兵退役後,擺攤賣牛肉麵營生;也許他的兒女在美國安居樂業了,遂邀請老爸到加州共享天倫。老人家閑不住,依然賣牛肉麵,掛牌“台灣牛肉麵”。後來還是住不慣異邦,回到台灣,繼續賣牛肉麵;這時候出口轉內銷,易名“加州牛肉麵”。如今在大陸所見招牌,無論川味紅燒牛肉麵、台灣牛肉麵、加州牛肉麵,通通都是台灣土產。


歷史的偶然,成就了美麗的文化風景。李歐梵等一些朋友每次來台北,總想先吃一碗牛肉麵才痛快。牛肉麵,尤其是川味紅燒牛肉麵,已成為台北的飲食鄉愁,召喚集體記憶,召喚我們的情感。


本期到這就結束了,感謝大家的閱讀,希望大家分享討論。


熱門分類資訊推薦

曾小賢的上司Lisa榕,現實中不僅才貌雙全,還嫁給了CEO - 天天要聞

曾小賢的上司Lisa榕,現實中不僅才貌雙全,還嫁給了CEO

曾小賢的上司Lisa榕,現實中不僅才貌雙全,還嫁給了CEO雖然說《愛情公寓》這部劇在劇情上充滿了爭議,但是一定程度上,這部劇也是很多人的回憶,是伴隨了一代人的青春回憶,而且劇中的很多角色都成為了經典,他們的口頭禪也一直被拿來玩兒梗。
Lisa榕做主持多年沒紅,被陳赫拉進愛情公寓爆紅,如今怎樣了 - 天天要聞

Lisa榕做主持多年沒紅,被陳赫拉進愛情公寓爆紅,如今怎樣了

談到《愛情公寓》這部火爆一時的歡樂喜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不知道大家是否還記得《愛情公寓》中那個把曾小賢治得服服帖帖的女上司Lisa榕,現實中的她名叫榕榕,和劇中的形象也判若兩人。1981年出生在遼寧瀋陽的榕榕,畢業於上海戲劇學院,後來成為了上海東方傳媒集團有限公司的一名主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