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東京女子圖鑑》紅極一時。
劇集真實呈現都市女性的愛與欲,在國內引爆話題討論。
一時間,“XX女子圖鑑”的內容泛濫,成為都市女性對號入座的“參考答案”。
然而,有網友呼籲“要是能拍一部男子圖鑑就好了”。
於是,3年後真的來了——
《東京男子圖鑑》
豆瓣7.5。
比起《東京女子圖鑑》的8.7有些差強人意。
但基於同一製作團隊還是值得一看。
更值得注意的是。
B站全球首播,比日本提前兩個月。
看來這部劇要先接受中國觀眾三觀的考驗也是很勇敢。
果不其然。
一集20分鐘,共10集。
目前已播6集,男主一集換一個女朋友。
條姐想說,這是部渣男圖鑑吧。
01
在延續前作“短小精悍,現實凌厲”的風格之上。
《東京男子圖鑑》轉換了性別,也轉換了視角。
以前女友的視角展開劇情,講述一個東京男子20年間的故事。
故事從1997年開始。
男主翔太是一個從老家到東京著名私立大學就讀的大學生。
上課睡覺,下課參加聯誼會。
他用土味情話就把第一次見面的女生成功撩到手。
去女朋友家住是日常。
或者帶她到便宜的旅館。
為了談戀愛,可以翹課。
在同學都為畢業後的規劃努力時,只有他沒做一點準備。
他不僅窮,而且沒前途。
完全可以說,他是一個只會談戀愛的鹹魚。
而他的女朋友則是一個享受物質生活的人。
帶翔太去的服裝店,一件西服要100多萬日元。
喜歡去的法式餐廳,人均3萬日元。
有一天,翔太的朋友發現其女朋友劈腿一個有錢的老男人。
是的,他被綠了。
翔太因此受到很大的打擊,他放出豪言壯志:
去有名的公司工作
拿一千萬日元年薪
穿高檔服裝,吃美食
讓拜金女都拜倒在他的腳下
果真,畢業後的翔太在東京一流的商社工作。
以年薪一千萬日元為目標而打拚事業。
然而鏡頭一轉。
翔太走進前女友帶他來過的高檔西裝店,卻還是偷偷拿出吊牌,被價格嚇到職業假笑。
不禁讓人感嘆成人世界裡的不易。
但對於翔太這樣的渣男來說,他的都市故事才剛剛開始。
工作中,他處事圓滑,會拍馬屁,陪同上司喝酒應酬。
還在打保齡球的時候,故意打偏。
但在老闆一走,露出真本領吸引來第二任女朋友。
一次約會,翔太帶女朋友到高級餐廳吃飯。
他因為女友說這是她第二次來而心懷嫉妒,便找其它女生約會。
結果,無意中他帶着約會的女生遇見女友牽着陌生男子的手過馬路。
事後,兩人都沒有提及。
兩年後,女朋友把結婚提上日程。
翔太這才說出自己的真心話,表明自己變心了。
分手後,翔太的事業遭遇危機。
上司把升遷的機會給了翔太的同事小島。
原來,上司早就看出了翔太的“油膩”。
上司更喜歡與他一樣勤勞踏實、私下努力的人。
更何況,有穩定的家庭是日本職場上升遷的潛規則。
這個時候,翔太提出結婚的想法。
第三任女朋友直接拒絕。
我不會和商社上班族結婚的,我老公的年薪至少得有3000萬才行。
之後,翔太遇上在外資銀行工作的女生。
兩人見面很聊得來,也覺得對方非常優秀。
但是翔太主動說自己已有女朋友來強行挽尊。
實際上,他認為和收入比自己高的女生在一起是一件羞恥的事。
此時,翔太在工作中也處於一種尷尬的境地。
升遷的同事回來當上他的組長。
而他依然拿着剛過千萬的年薪。
他要麼跳槽,通過降低年薪獲得新的發展機會,要麼留守原位,按部就班。
而在愛情上,他永遠得不到真愛。
不是他以年薪來篩選女性,就是別人嫌他賺得不多。
三十歲的他,面對愛情、金錢和慾望,他會如何選擇?
02
《東京男子圖鑑》之於《東京女子圖鑑》在製作上是一脈相承的。
快餐式的都市愛情、殘酷的職場生活。
不論是從鄉村小鎮到東京打拚,追求愛情事業的綾。
還是被女友劈腿從此立志拼搏的窮小子翔太。
這些都能引起在都市生活的男男女女的共鳴。
而“男圖”對於社畜生活讓人陷入迷茫的劇情展現,也使得其話題度不輸“女圖”。
但毫不客氣地說,《東京男子圖鑑》比《東京女子圖鑑》差遠了。
即使同樣保留了主角人物的不完美性。
然而“男圖”在劇情和人設方面卻略顯粗糙。
《東京女子圖鑑》中的綾是有明確的出人頭地的目標。
不管是對於包包、衣服等的物質慾望,還是對於愛情而言,她的慾望是寫在臉上的。
而對於翔太來說,從頭到尾只以年薪和頭銜來衡量他的奮鬥。
除此之外,他並不清楚自己的慾望。
對待工作,他沒有什麼事業理想,也沒有真材實料的努力過。
對待愛情,他把所有的女性刻板地定義為“金錢至上”。
《東京女子圖鑑》中,綾從20歲到40歲的成長過程幾乎涵蓋了一個都市女性所能碰到的各種情形。
而綾在沒有任何背景依靠的前提下,向著在東京出人頭地的目標,最終實現了完美的階級攀升。
儘管她依然不滿足,但是面對世俗的婚戀和生育壓力,綾無法實現自己的野心。
這是現實社會仍然將家庭和婚姻視作女性的最佳歸宿的原因。
以至於劇中人物多次打破第四堵牆,與觀眾對話。
我們能從中獲得更加強烈的共鳴。
再加上,裡面的人物都從各自不同的角度談及女性共同面臨的問題,讓這部劇實現了對現實的批判意義。
而在《東京男子圖鑑》中,以薪資作為衡量男主奮鬥目標可以說很現實,但未免有些狹窄。
此外,劇集花大量情節設置在事業發展中的困境,女性不僅以拜金女的形象出現,而且在男主一步步攀升的過程中作為一個衡量男主是否成功的工具出現。
這明顯是男權視角。
雖然劇中開頭就是女性作為一個局外人點評和翔太相處的時光。
但這種偽紀錄片形式的採訪,根本無法引起更深層次的社會思考。
顯然,男圖沒有在對社會問題的批判上更進一步。
同樣是以一種物質至上的態度規划著自己的人生。
對於綾,用她的話來說。
她總以為自己是故事的主角,到後來才發現只是一個不起眼的配角。
劇集對這種人生落差的呈現正是《東京女子圖鑑》成功之所在。
而翔太,不管在事業還是愛情上,他都太自以為是。
結果就是既得不到真愛,也得不到最起碼的尊重。
03
這部劇唯一讓人印象深刻的就是翔太對《伊索寓言》的解讀。
他把男人比作螞蟻,把女人比作蟋蟀。
20歲的女人就算不努力也會受到追捧
所以總找年紀大的有錢人玩
而此時的男人正在努力提升自己
等到蟋蟀女引來30歲的嚴冬,被拋棄的時候
她們就會哭着喊着巴結有積蓄的螞蟻男
暗喻自己是螞蟻男,身邊的女性是蟋蟀女。
而實際上,就像翔太的同事小島說的,他才是蟋蟀。
他因為過往的情史而對所有的女性產生偏見。
他在公司內外耍小聰明,極力表現自己,討好上司。
甚至為了個人利益,不惜坑害同事小島。
他一直精於計算,自認為不可替代。
不料,最終在升職競選中落選。
而被選上的正是他看不起的小島。
另一面,他去參加同學聚會。
原本想以商社身份和高薪去炫耀一下,找找存在感。
結果發現,當真正的話題人物被提起,他只能尷尬地逃離現場。
劇集還通過插敘的方式回憶他青春時期。
他原本就是被忽視的落單者,只能在背地裡說人壞話。
而如今,他又要成為曾經討厭的中心人物。
這一幕幕的對照,把翔太的虛榮和自卑暴露得一覽無餘。
其實,看到最後你會發現。
不管是綾還是翔太,正是深藏着的那顆脆弱的自尊心和虛榮心,成為他們打拚的動力。
在不斷滿足和失去的過程中,他們扭曲了價值觀,終其一生無法獲得真正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