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 董鵬 成都報道
5月9日,業內流傳一份特斯拉供應商名單。經查,上述名單出自特斯拉官網的2021 Impact report,此前幾年特斯拉方面也曾發布類似報告。
只是,與2020年的報告相比,特斯拉在披露華友鈷業等供應商的基礎上,首次披露了公司鎳、鈷、鋰原材料的完整供應商名單。

其中,鋰產品主要來自美國雅保公司(ALB)、力文特公司(Livent),以及中國的贛鋒鋰業和雅化集團。
鈷、鎳供應商,則包括貴州中偉公司、湖南中偉公司和華友鈷業。
特斯拉表示,通過直接從礦業公司採購,特斯拉可以直接參与當地市場而不必依賴多家中游公司,這些公司通常位於電動汽車製造商、採礦業之間,這使得供應鏈更加透明和可追溯,以及更好的環境和經濟效益。
據上述報告,2021特斯拉直接從9家採礦和化工公司採購了95%以上的氫氧化鋰、50%以上的鈷和30%以上的鎳用於含鎳(NCA和NCM)電池。
在此之前,贛鋒鋰業、雅化集團曾與特斯拉達成合作。
2021年11月,贛鋒鋰業公告,公司及全資子公司贛鋒國際與特斯拉簽署了《產品供應合同》。約定自2022年1月1日起至2024年12月31日,由公司及贛鋒國際向特斯拉供應電池級氫氧化鋰產品,實際採購數量及銷售金額以特斯拉發出的採購訂單為準。
雅化集團方面,特斯拉則計劃在2021-2025將向雅化集團全資子公司雅安鋰業採購價值總計6.3-8.8億美元的電池級氫氧化鋰產品。
另據本報4月下旬報道,去年雅化集團與特斯拉的電池級氫氧化鋰合同執行金額尚小,2021年已履行部分僅有2491.31萬元(約390萬美元),履行金額僅有1%。
雖然贛鋒鋰業、雅化集團通過簽訂長協合同、入股等方式,來建立相對確定的長期、穩定的鋰資源供應保障體系。
但是,特斯拉上述報告對4家主要鋰鹽供應商的類型劃分中,將ALB和Livent公司列為“Integrated Mine Site + Refiner ”(綜合性礦產+冶煉),贛鋒鋰業、雅化集團的類型為Refiner(冶煉)企業。
不過,就特斯拉整體鋰原料的供給體系來看,中國已成為其全球範圍內無法替代的供應方。
除了上述兩家A股上市公司外,ALB和Livent公司在國內均有布局。
ALB公司去年曾宣布,收購廣西天源新能源材料,並在江蘇張家港、四川眉山建設氫氧化鋰產能,這是該公司已確定的產能擴張計劃中的主要部分;Livent公司,同樣在江蘇設立有分支機構。
“雖然我們認識到電池回收,將在供應部分方面發揮關鍵作用,進而實現閉環供應鏈。但是,全球電池生產將繼續嚴重依賴初級電池開採材料,以滿足中短期內不斷增長的需求。”特斯拉在報告中指出。
對於NCA、NCM等三元電池,特斯拉預計,未來幾年公司鈷的絕對需求量會有所增加,這主要因為來自車輛、電池產量的增長率,會超過每個電池單元鈷的總體減少率。
更多內容請下載21財經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