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報記者駱軼琪深圳報道
在消費者對蘋果最新產品翹首以待之時,上游晶圓製造商台灣積體電路製造股份有限公司(簡稱台積電)突發的一個事件,或將影響到產品面市進程。
8月3日晚間,台灣媒體曝出,台積電突遭電腦病毒感染。據稱,受感染的廠區包括竹科Fab12、中科Fab15、南科Fab14等主要晶圓廠廠區的機台。5日,台積電發布公告稱,已經控制感染範圍。
8月6日下午,台積電召開發布會,總裁魏哲家出席並反覆強調,據內部核查,此次病毒侵襲事件並非來自內鬼或者外部黑客針對性攻擊。只是人為在新機安裝軟件過程中的操作失誤,且由於各廠區之間聯網,造成病毒滲透速度很快。
魏哲家表示,截至6日,台積電的所有機器已全部恢復生產,預計在今年四季度可以趕上所有落下的生產進度,因此對全年業績展望預計不變。
一位行業內人士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分析,“顯然,台積電提供的是最先進的製程,一旦供給出現問題,那麼所有客戶都將可能受到影響。依我的經驗,3個廠區停產2-3天,將帶來重大損失。正常情況下,停水停電最多容忍24小時,2-3天損失的細節沒法評估,但損失必然大。”
據台積電此前展望,今年第三季度預計營業收入凈額為84.5-85.5億美元,營業毛利率48%-50%。若按照影響毛利率不超過2%測算,台積電三季度營收約將下降1.69-1.71億美元。
營收影響主要在於成本
8月6日下午的發布會甫一開始,魏哲家公布了公司相關檢查進展。據稱,台積電此次受病毒感染,系新機在安裝軟件過程中發生操作失誤。8月3日,台積電安裝新機過程中,由於並未在連接網絡前,先隔離確保電腦無病毒感染,導致人為失誤造成帶有病毒的電腦直接切入了公司網絡。
雖然並未透露具體影響到的產線、產品和相關客戶名單,也未解釋是由哪個廠區率先感染這一病毒。但魏哲家承認了遭受感染的正是竹科、中科、南科幾大廠區,並解釋道,“我們的生產系統是全部連線的,這是台積電的長處。晶圓廠之間的互相聯繫,讓我們可以有更高的效率。所以一旦遭受病毒,就會直接感染到北、中、南的廠區。”
對於此次事件,魏哲家感慨,“病毒比我們想象中複雜得多,而且散播很快。我們越是先進的廠房,自動化程度越高,系統也越複雜,因此受到的影響也就比較大。”言至此,他再度強調,台積電非常確定在第四季度會把落下的進度趕回來,並不影響全年業績,“我們會盡量把對客戶的影響壓到最低。”
以此為鑒,台積電方面表示在病毒防範方面將增添一道防護措施。
據介紹,此前台積電在安裝新機過程中,都是工作人員手工為電腦檢查病毒,此後會在手工操作基礎上,再設置一道關卡,這被稱為“防呆措施”。即在系統中設定,如果沒有經過機器對病毒的防範和過濾,將不會讓新機器連接上網絡。“我們發覺人類不可能永遠不犯錯,這個新機制將很快上線,以後將是系統自動檢測,盡量排除掉人為的因素影響。”魏哲家說。
同時,覺察到此次廠區之間網絡互相聯通帶來的蔓延式影響,台積電方面也將在各個廠區之間設立防火牆機制。
台積電檢查發現,此次感染的病毒為“WannaCry”的一個變種,直接影響是,受感染後的電腦宕機或者重複開機。但公司反覆聲明,目前已確保生產製造資料庫和客戶資料都未受到此次病毒影響。魏哲家解釋道,病毒感染事件發生後,台積電立刻將受到影響的電腦和自動搬運系統停機,並全速安裝修正軟件。
由於“WannaCry”病毒此前肆虐過程中,還伴隨勒索行為,面對記者的詢問,魏哲家解釋,“病毒散播途徑非常快,所幸並不具備加密的能力。”
公司在5日的公告中已經表態,截至台灣時間下午兩點為止,公司約80%受影響的機器已經恢復正常。而在6日的發布會上,魏哲家也表示,公司在病毒的核查方面非常小心謹慎,其實台積電在5日已經全部準備好復產工作,但為了避免倉促,仍待到6日才全面恢復生產。
不過恢復進程並沒有那麼容易,據介紹,越是精密的晶圓製造製程,其恢復生產的進度會相對越慢。雖然管理層並未透露此次受侵襲影響到晶圓報廢的具體數目,但根據公司公布的財務方面影響,也可管窺一二。
經預計,該事件將造成第三季度晶圓出貨延遲。與此前預估的3%不同,公司測算後認為,對第三季度營收影響不超過2%,同時將導致三季度毛利下降1個百分點。
據台積電財務長何麗梅分析,公司預估的三季度營收變化,很大一部分來自成本增加,包括報廢的晶圓,原材料使用比預估要增加等。“對今年的獲利會有影響,但我們希望通過努力,在後面能夠盡量通過各種方法降低(這種影響)。”
此外,公司由此增加了在資安方面的投入,不過相比晶圓生產製造的成本,管理層方面表示,這隻算是很小一部分。
短期影響晶圓交貨進程
台積電遭受病毒侵襲的事件以及因此受到影響的產線,之所以反覆被現場媒體提及,是在於受到影響的工廠為公司主要生產12晶圓產線和7納米工藝製程的工廠,承載着較為先進的電子產品所依賴的環節。
這其中就包括蘋果,此前有媒體報道稱,台積電有望通過7納米工藝製程獨家拿下蘋果A12芯片訂單。據悉,台積電正設法提高芯片7納米產能,以滿足2018年新一代iPhone機型的訂單需求,甚至不排除介入MacBook處理器生產環節的可能。
集邦諮詢拓璞產業研究院研究經理林建宏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分析,以全球12寸(不含記憶體)晶圓出貨量而言,台積電12寸晶圓的出貨數量佔21%。按照出貨片數看,似乎影響不大。但另一方面,從鑄造廠營收的角度看,台積電佔全球鑄造廠總體營收的56%。在2017年全年,台積電佔全球晶圓鑄造廠先進制程營收約70%。
林建宏進而解釋道,12寸晶圓主要面向的客戶是手機行業。其中Apple、華為主要都是面向台積電下單;另外高性能預算方面,NVIDIA(英偉達)與Xilinx(賽靈思)的晶圓主要也是在台積電生產。
前述行業人士也向記者表示,“台積電業務比較繁雜,從手機裡面的核心芯片,到電腦等各種消費電子的芯片,都基本涵蓋在內。”其隨後介紹,因為台積電相對先進的製程,其他廠商尚不具備這樣的供應能力,因此一旦遭遇哪怕是短暫停產,帶來的影響也將不小。“台積電IT能力還是很強的。我覺得對他們來說,這是意外的、而且比較大的損失。”
在2017年財報中,台積電錶示,公司已經是全世界最大的專業積體電路製造服務公司。在專業積體電路製造服務領域的佔有率已達到56%。
2017年,台積電公司及子公司所擁有及管理的12寸晶圓產能超過1100萬片,12寸晶圓銷量中,小於等於28納米晶圓的銷售金額約在58%。據預估,2018年12寸晶圓產量約在1200-1300萬片,年增速9%,預計小於等於28納米晶圓的銷售金額將到60%-70%。
魏哲家表示,“不過好在客戶對公司的境況顯示出了理解。”
他介紹道,台積電除了在第一時間及時處理病毒以外,同時也已跟所有客戶做好了溝通,包括晶圓交貨時間調整等方面。面對記者的問詢,他表示,“客戶方面並沒有提出違約金的要求,我接觸到的客戶,對我們的應變措施都相當滿意。”
他續稱,有幾位客戶甚至向他表示,“我們相信台積電!”
從行業表現來看,林建宏告訴記者,目前全球12寸晶圓出貨量的月產能約在590萬片,略高於12寸晶圓工廠的預計產量。但考慮到實際的實驗投片、良率損失等因素,都會拉高工廠對晶圓的需求量,目前12寸晶圓的全球供需狀況依然緊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