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台媒報道,目前為止,民進黨當局購買的新冠疫苗中,已有350萬劑過期報廢,浪費金額約12億元新台幣。其中,島內自產的“高端”疫苗浪費超過5億元新台幣。有島內輿論批評,民進黨當局錯誤的採購政策,造成了納稅人血汗錢的巨額浪費。
台灣地區其實有兩款自研自產的疫苗,一款是聯亞,一款是“高端”。很多人或許都會被名字給騙了,台灣地區高端疫苗的“高端”並不是形容詞,而是名詞,疫苗的名字就叫“高端”。這可能也是民進黨當局耍了個心眼,存心要在名號上給人一種錯覺。
在民進黨當局高調宣傳“高端”疫苗的時候,就引起了輿論的廣泛質疑,在經過台媒調查曝光後外界更是吃了一大驚。怎麼說?首先,“高端”疫苗只完成了第二期解盲實驗,第三期實驗尚未展開。其次,有媒體曝出,“高端”疫苗連臨床實驗都沒完整展開。第三期臨床實驗據說是在台灣島內和巴拉圭兩個地方同時進行,但至今沒有實驗數據。
所以,全球的絕大多數國家和地區至今都拒絕承認“高端”疫苗的效果。畢竟連第二期實驗都沒有完成,第三期臨床實驗數據為零的情況下,這麼不靠譜的東西,民進黨當局是有多大臉值得國際醫學界開綠燈呢?所以,“高端”疫苗出事不奇怪,沒出事才比較神奇。
接着往下說,在“高端”疫苗開打的時候,島內5天內就有6位注射者死亡,還有數十人感到身體不適。特別是台灣專欄作家陸之駿在接種“高端”疫苗之後,次日就不治身亡,引起外界恐慌,引發了台灣社會對民進黨當局拿民眾當小白鼠的質疑。
以至於台灣民眾寧可去打疫苗殘劑,也不願意去碰自產的“高端”疫苗。而殘劑是什麼呢?是藥瓶底留下的殘餘物質。不僅如此,相當長一段時間內,台灣民眾也紛紛“用腳投票”,有門路的都前往歐美或是大陸接種疫苗,甚至有網絡博主以此推出了詳細教程。所以屯了那麼多人厭狗嫌的“高端”疫苗,民進黨當局等着過期銷毀是遲早的事。
事實上台灣輿論的質疑是對的,民進黨當局搞的這兩款疫苗,本身就不是基於醫學常識開發的,而是基於政治利益的考量。民進黨當局對防疫本就不上心,在疫苗的開發上也是拖拖拉拉。起初寄希望於歐美,以為等其開發完成後能搭上順風車。結果人家開發疫苗的目的是為了壟斷,根本就不理會島內民生疾苦,民進黨當局才不得不加緊自研。
自研就自研,民進黨當局還不忘藉著自研疫苗的機會,炒了一波“新冠概念股”。民進黨當局的多名高官突擊入股,不少人賺得盆滿缽滿。尤其是“高端”疫苗的最大股東張世忠曾是民進黨秘書處主任的說法盛傳,嚇得民進黨緊急闢謠只是同名同姓。即使如此,還是沒法掩蓋民進黨從中牟取暴利的事實。
要知道,美國眾議院議長佩洛西曾涉嫌內幕交易,估算下來也就收穫了60%左右的利潤,而民進黨可是在“高端”疫苗漲價13倍之前,大量突擊買入。這一年多以來,民進黨當局拼了命地阻止其他疫苗入島,為的是啥?還不明顯嗎?
所以回到開頭的新聞,島內輿論將疫苗過期、浪費預算歸咎於民進黨當局“錯誤的疫苗採購政策”,這樣的說法並不準確,準確說法應該是民進黨當局的套利政策。至於疫苗採購,在民進黨當局的政策中,可是得封存30年的“最高機密”,其能容人隨便質疑?別問,問也無可奉告。最後順帶提一下,島內另一款自研的聯亞疫苗,其實根本沒成功,導致股價直接腰斬,聯亞後來成了“高端”疫苗後段充填製劑的廠商,這才讓島內某些人勉強“挽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