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警31年,始終把平凡小事重複做好
“列車馬上到站,我到站台上看看。”8月18日3時,忙碌了許久的鄭州鐵路公安處商丘南站派出所二級警長王軍,一邊囑咐年輕隊員抓緊時間休息,一邊獨自前往站台。誰也沒有想到,這是他留給戰友的最後一句話。
3時45分,王軍突發疾病倒在了站台上,經送醫搶救無效因公犧牲,生命定格在54歲。

生前最後一班崗,他提前兩個多小時趕到單位
從警31年,王軍先後擔任商丘南站派出所值班所長、木蘭警務區警長等職務。無論在哪個崗位,他始終用最嚴標準要求自己,腳踏實地把每件平凡的小事重複做好。
“當班時提前到單位,去值班室了解當日工作重點;下班時晚走一會兒,跟接班的同事把工作交代清楚。”商丘南站派出所所長祝慶說,這是王軍多年不變的工作習慣。疫情防控期間,為了盡量減少上下班途中的風險,所里對“三班倒”民警勤務進行了調整。8月17日是王軍所在警組接班的日子,他提前2個多小時趕到了單位。
站區巡邏、站車查緝、幫扶旅客,王軍不停歇地忙了10餘個小時。當日18時許,王軍接到了愛人打來的電話,可還沒說兩句話,就遇到了緊急情況。安檢員發現一名攜帶違禁物品進站旅客,因這名旅客對相關政策不了解,情緒激動、拒不配合工作。王軍連忙趕到現場,給旅客解釋政策。等忙完工作已近20時,因記掛列車安檢工作,王軍匆忙吃了幾口飯就立即往車站趕。
此時正是商丘南站到發旅客列車最為集中的一個時段,也是旅客錯拿行李、遺失物品等多發時段。王軍把當班輔警分成兩班,交替帶着他們每半小時在站區巡視一次,自己卻幾乎沒有休息。
關鍵時刻沖在前,他是戰友們的“定心丸”
王軍曾是一名軍人,他反應敏捷、工作細緻、業務精湛,無論是偵查破案還是線站防控,都是行家裡手,關鍵時刻更是戰友們的“定心丸”。
跟王軍共事20餘年的商丘南站派出所值班室民警張書偉說,早年間,轄區盜貨猖獗,為遏制犯罪分子的囂張氣焰,他們連續1個多月半夜蹲守,始終一無所獲。“改變出行時間、方式和蹲守地點。”就在大家一籌莫展時,王軍的提議打破了僵局,兩名嫌疑人很快落網。
因工作出色,2000年,王軍擔任商丘南站派出所值班所長。“日常工作儘力做到最好,急難險重任務沖在前面。”這是戰友眼中王軍工作的常態。2003年,清站查車時,王軍追着在逃人員跳下站台,造成左腓骨及跟骨骨折,可他只休息了20餘天,就拄着拐回來上班。
以身示範,他的言行影響着身邊每個人
“工作上,王軍從不挑三揀四,只要是組織上交給他的事,都保質保量做好。”商丘南站派出所副所長朱振林說,王軍身上有一股執着勁兒,總能想到創新的點子。
客運執勤崗位警力少、巡防重點部位多,王軍就總結規律,針對重點時間段、重點車次提前做好防範;到木蘭警務區擔任駐站警長期間,他把線路巡查作為每天必修課,與護路隊員建立每日巡查互簽制度,實現了轄區危行案件“零發生”。
“對工作很認真、對旅客有耐心,對我們要求特別嚴。”同王軍共事過年輕輔警馬強說,剛開始覺得他對大家要求嚴格,時間長了,發現他對自己要求更嚴,對旅客卻溫暖如春。看到身無分文的老年旅客,王軍會自掏腰包為其買食物;發現離家出走的小女孩,王軍會千方百計送交家長……
王軍就是這樣,在每個平凡的崗位上,堅持把平凡的小事重複做好,確保了轄區安全,守護了旅客平安。
記者:呂向蕙 通訊員:王旭
來源: 人民公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