聞鍾記郵(2953)舌尖上的二十四節氣之秋分·食蟹
秋風起,秋草香,四季的更替是不由人的意志為轉移的,秋分節氣,代表着秋天已經過去了一半,秋分這天晝夜各半,但從這一天起,白晝越來越短,黑夜越來越長。當然這也只是在北半球,在南半球正好相反。就在這個秋分之日,國家又設立了一個節日,今年是第一個中國農民豐收節。
據典籍《春秋繁露·陰陽出入(上下)》中說:秋分者,陰陽相半也,故晝夜均而寒暑平。秋分之分為半之意,其意有二:一是晝夜時間均等,這一天太陽直射赤道,全球大部分地區晝夜均分,秋分過後太陽直射點由赤道進入南半球,北半球開始晝短夜長,北極附近迎來連續6個月的漫漫長夜與連續6個月不滅的星空。二是氣候由熱轉涼,中國古時候以立春、立夏、立秋、立冬為四季開始的季節劃分法,秋分日居秋季90天之中,平分了秋季。
秋分時節已是到了“一場秋雨一場寒”的時候,儘管降水量不會很大。伴隨着涼風習習,秋高氣爽,碧空萬里,丹桂飄香,蟹肥菊黃,秋分是美好宜人的季節。上海郵政的一款郵資機宣傳戳如約而至,巧合的是郵資機戳的主圖就是一隻蟹。秋季菊香蟹肥,正是人們品嘗蟹的最好時光,但螃蟹是大寒之物,也不適宜多吃。但終歸是蟹的美味,吸引了眾多的美食客。
看到郵資機宣傳戳上的食蟹,倒想起一個問題,會食蟹嗎?還記得第一次食蟹的窘相嗎、。生長在北方的緣故吧,對於海鮮吃的很少,不過對於第一次吃螃蟹,還是記憶蠻深刻的,因為行家吃螃蟹都是最後掰蟹腿的,只有不會吃的人,才會首先掰掉8隻蟹腿的。當年我就是先掰掉了蟹腿,以至於剩下的蟹身無從下手。所以再食蟹的時候會首先去掉尾鰭,將螃蟹一掰兩半,一邊留4隻蟹腿,然後就可以品嘗美味了,不知諸公也是否是這樣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