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明棋等:IMF下調明年全球增長預期,世界經濟問題出在哪

2022年10月15日01:09:12 熱門 1987

//

分析人士稱,希望國際社會能在地緣政治層面形成更多合作機會,扭轉過去幾年大國合作受阻的局面。

徐明棋等:IMF下調明年全球增長預期,世界經濟問題出在哪 - 天天要聞

“最糟糕的時刻還沒來,2023年將感覺到一場衰退。”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10月11日對世界經濟前景如是判斷。

當天,IMF最新一期《世界經濟展望報告》出爐,預計今年全球經濟的增長將維持在3.2%,明年將跌至2.7%,全球約三分之一的經濟體將出現收縮。

分析人士指出,世界經濟遇到的諸多問題,從根本上說是地緣政治分裂造成的。危機當前,加強各主要經濟體之間的政策協調、推進雙多邊國際合作顯得格外重要。

保持悲觀

最近一段時間,國際輿論關於“世界性經濟衰退”的警告不絕於耳。

在10日IMF和世界銀行2022年秋季年會開幕首日,世界銀行行長馬爾帕斯在發言中預告,明年全球將面臨經濟衰退的真正危險。

不出所料,11日出爐的《世界經濟展望報告》與上述判斷相呼應。IMF指出,今年全球經濟將增長3.2%,與7月預測值持平,但明年全球經濟增速將放緩至2.7%,較7月預測值下調0.2個百分點。

IMF承認,目前全球經濟的增長狀況疲弱,是2001年以來、除了2008年金融危機和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最嚴重時期外最嚴重的。“簡而言之,最糟糕的時刻還沒來。明年人們會感覺到一場衰退。”IMF稱。

外界注意到,這是IMF自2000年以來罕見地將下一年的全球經濟增長預期定在3%以下,與年初預測的明年增長3.8%形成對比,與去年全球經濟6%的增速比,相當於遭“腰斬”。

為何時隔大半年,IMF對全球經濟的觀感變得格外冷峻?

按照IMF的說法,全球經濟增長面臨諸多挑戰:通脹率達到幾十年來最高水平、大多數地區金融環境收緊、烏克蘭危機以及新冠疫情持續等,共同營造出一個經濟、地緣政治和生態上的動蕩時期。

“全球經濟正經歷根本性的轉變:從相對可預測的世界,轉變成一個更加脆弱的世界。”IMF總裁格奧爾基耶娃說,從現在到2026年,全球經濟放緩的損失預計將達4萬億美元。

復旦大學經濟學院院長張軍指出,對世界經濟前景保持悲觀,已成為一種共識,原因主要有幾方面。一是地緣政治因素。俄烏衝突引發能源危機,世界經濟面臨較大衰退風險。二是發達國家還沒有從疫情期間擴張貨幣政策造成的通脹陰影中走出來。當前局面下,通過加息以抑制通脹,對未來經濟造成的傷害並不比通脹本身的傷害小。三是中國等經濟體因疫情原因仍處於經濟恢復中。

上海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副理事長徐明棋指出,這是IMF今年第四次下調明年經濟預期,主要原因在於,西方整體的經濟前景不被看好。美歐國家的高通脹並沒有想象中下降得那麼快。美國8月通脹率降到8.3%,但仍維持40年高位;歐盟8月通脹率進一步升到10.1%,英國維持9.9%的高位。歐美央行將進一步提高利率,會對投資和消費造成收縮性不利影響。外界預測,美歐會在今年四季度進入負增長,出現經濟滯漲。

不過,兩位分析人士都提到,與一些國際大投行、金融機構比,IMF這次的預測相對還是保守的,不那麼悲觀。“IMF將今年增長預期維持在3.2%不變,讓人沒想到,說明其對今年的整體情況相對看好。”徐明棋說。

連鎖反應?

從地區和國別來看,IMF提到,經濟放緩的範圍非常廣泛,佔全球經濟三分之一的經濟體將在今明兩年出現收縮。

美國方面,由於貨幣和金融環境收緊,IMF將其今年的增長預期從7月的預測值2.3%下調至1.6%,明年的增長預期維持在1.0%不變。

歐洲方面,受能源危機衝擊,預計明年經濟僅增長0.5%,較7月預測值下調0.7個百分點。其中,德國和意大利預計將陷入衰退。不過,IMF將歐元區今年的經濟增速上調0.5個百分點至3.1%。

新興市場和發展中經濟體方面,預計今年、明年都將增長3.7%,較此前預測值分別上調0.1個百分點、下調0.2個百分點。與此同時,IMF預計中國今明兩年的經濟增速分別為3.2%和4.4%,較7月時下調0.1和0.2個百分點。

IMF提醒稱,發達經濟體經濟放緩可能引發連鎖反應,外部環境正對新興市場和發展中經濟體構成挑戰。

與此同時,IMF11日出爐的《全球金融穩定報告》指出,世界正經曆數十年來未見的頑固高通脹(年末全球通脹率將達到8.8%的峰值),保持高位的時間將比預期更長;全球金融穩定面臨挑戰,市場環境烏雲密布。

輿論認為,這也是連鎖反應在金融市場上的體現。在流動性緊縮、通脹頑固、各國央行不斷加息的背景下,美股經歷殘酷的一年、全球債券進入熊市、美元創下20年來新高,一些新興市場經濟體首當其衝,金融動蕩可能一觸即發。

對此,張軍指出,一些新興市場和發展中經濟體總體上對國際資本的依賴程度很高。美聯儲加息後大量資本迴流美國,對這些國家造成巨大的收縮衝擊。就中國來說,在這方面受到的影響非常小。中國經濟增長放緩也在預期之中,主要是為防止疫情大面積擴散而付出的代價。

“世界經濟連為一體,各國之間的政策聯動性和相互影響越來越大。”徐明棋指出,發達經濟體對發展中經濟體的經濟影響,主要體現在兩條途徑。

一是,美聯儲大幅加息、美元大幅升值加劇金融市場動蕩,導致一些經濟體資金外流,從而面臨本幣貶值、外債違約的風險。如果自身存在金融泡沫嚴重等問題,就可能誘發金融危機,比如斯里蘭卡阿根廷

二是,作為最主要的終端商品消費市場,美歐經濟增長乏力,會導致很多發展中經濟體出口下降,經濟增長受到拖累。從這個角度看,發達國家在制定貨幣政策時,需考慮可能產生的衝擊和溢出效應,不能僅僅着眼於本國。如果全球經濟受到嚴重衝擊,反過來也會反噬發達國家自身,影響其政策調節的效果。

形成合力

“世界性衰退”的陰影若隱若現,各國又應該如何避免“最糟糕時刻”?

有評論稱,在俄烏衝突持續、國際環境不確定性上升等背景下,各國刺激經濟的對策不多,風險不小。如果出現貨幣和財政政策失誤、全球金融環境惡化、美元繼續走強、大宗商品意外上漲等,明年全球經濟或進一步萎縮。

從IMF的表態看,它向各國政策制定者提出幾個優先方向:控制通脹,制定負責任、有針對性的財政政策,共同支持新興市場和發展中經濟體等。

徐明棋指出,目前,全球大多數國家都面臨輸入性通脹。絕大多數發展中經濟體面臨著比發達經濟體更艱難的政策選擇,既要提高利率以抑制通脹,又面臨經濟增長、穩定就業的較大壓力。因此,就需要政策制定者權衡利弊,推出相對優化的政策組合;也需要在國際層面加強全球經濟治理和政策的協調合作。

“近年來,全球爆發一輪接一輪的問題,從根本上說是地緣政治分裂造成。”張軍指出,過去,全球化不斷推進,發展中經濟體和發達經濟體存在互補性,攜手合作,實現互利。但近幾年,由於美國將世界經濟政治化、工具化,國際合作四分五裂,彼此信任動搖,各國都缺少合作的興趣和意願,全球經濟治理難以形成合力。

“美聯儲前主席伯南克曾說過,美國經濟遇到的問題,應該從自己是世界經濟一部分的角度找答案。今天,這個道理更加適用。”張軍說,美歐在緩解能源短缺、控制通脹、恢復經濟等諸多方面遇到的問題,已超過由一國政策可以緩解的程度,需要更有效的國際合作,尤其是像中國這樣的大國。如果各國同舟共濟,就像當年美國遇到金融危機、中國在全球經濟復蘇中發揮重要作用那樣,那麼很多問題都可以迎刃而解。

展望未來,兩位分析人士指出,希望國際社會能在地緣政治層面形成更多合作機會,扭轉過去幾年大國合作受阻的局面,共同維護世界經濟的穩定增長。

熱門分類資訊推薦

曾小賢的上司Lisa榕,現實中不僅才貌雙全,還嫁給了CEO - 天天要聞

曾小賢的上司Lisa榕,現實中不僅才貌雙全,還嫁給了CEO

曾小賢的上司Lisa榕,現實中不僅才貌雙全,還嫁給了CEO雖然說《愛情公寓》這部劇在劇情上充滿了爭議,但是一定程度上,這部劇也是很多人的回憶,是伴隨了一代人的青春回憶,而且劇中的很多角色都成為了經典,他們的口頭禪也一直被拿來玩兒梗。
Lisa榕做主持多年沒紅,被陳赫拉進愛情公寓爆紅,如今怎樣了 - 天天要聞

Lisa榕做主持多年沒紅,被陳赫拉進愛情公寓爆紅,如今怎樣了

談到《愛情公寓》這部火爆一時的歡樂喜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不知道大家是否還記得《愛情公寓》中那個把曾小賢治得服服帖帖的女上司Lisa榕,現實中的她名叫榕榕,和劇中的形象也判若兩人。1981年出生在遼寧瀋陽的榕榕,畢業於上海戲劇學院,後來成為了上海東方傳媒集團有限公司的一名主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