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官司總是有輸贏的,贏得一方法必然歡欣鼓舞,堅信着法律的公正和對敗訴方蔑視。在高興之餘,最緊迫的任務就是等法律文書生效後,申請法院強制執行。
這時候的被執行人就終日惶惶不安,看着抖音上法院拘留“老賴”悲慘的鏡頭,感覺自己的末日已經到來,下一步如何辦呢?心裡一點注意都沒有?在遇到一個“野閬中”律師給諮詢,那就徹底完蛋了。以下是被執行人面對法院的正確操作的姿勢:
第一 接到法院的執行通知書,儘快的申報財產,不要對方對抗法院的執行,也不要抱有僥倖心理,兌付法院的執行置之不理。
案件進入執行階段後,最苦惱的人就是被執行人,欠賬不還總是個事,但是就是沒錢還,那怎麼辦?這樣的情況堅持不了多久法院就會找上門來的,其內心總怕沒拘留,失去人身自由。
為了避免被拘留,那就要積極配合法院的執行工作。法院又不是保險公司,打贏官司就必須給申請人把錢要回來。明白這個道理,你就有了自己的履行義務的行為準則。在接到法院的執行通知書以後,要積極響應,不能負隅頑抗,任何的頑抗都是無意義的工作。
特別是法院給你郵寄的財產申報表,你要如實地填報,不能有任何的馬虎,如果你履行了法院的要求,拘留基本與你關係不大了。
很多被執行人對於法院要求填寫的財產申報表置之不理,殊不知,這就會留下的法律對你司法拘留的依據,你就會在法院的強制下,乖乖的,難受的在拘留所度過苦難的15天。
第二,法院對老賴的拘留有哪些情況?這是被執行人必須學習的法律知識
一般情況下,執行案件常用的拘留理由有兩個,分別是:拒不申報財產和拒不履行生效法律文書。拒不履行生效的法律文書的情況較少,能履行的,不等你拒不履行,就把你的賬戶、房產。汽車查封完了,你就不履行也不行了,只能履行。
大部分拘留都發生在拒不申報財產上,所以,積極申報總是沒錯的,沒有財產就零申報,也算申報,也算配合法律履行義務。
第三,以下是法官和被執行人的場景對話,避免的被拘留的話術
法官:老劉,你為啥沒有全面申報,漏報也是拒不履行?
老劉:我申報了,我都申報了呀,我現在破產了,是個“窮光蛋”了,法官還是讓我回家賺錢吧,也好給他還錢呀。
法官:你家房子咋回事?還有你的公司股權呢?為啥不申報?
老劉:房子呀?那可不是我的房子,我都離婚了,唯一的房子法院判給前妻了,還欠撫養費都沒有給呢?你看前妻和兒子天天過來鬧,要不你把他們母女也拘留了,省得天天鬧。公司都破產了,要不把股權給申請人抵賬吧,總有一天我翻身了,還得把股權要回來,我可不欠他的錢。
法官:看來你真的是沒有錢,無力履行了,回去吧,想辦法給人家還點,否則,還得拘留你!我們對“老賴”的打擊是毫不留情的。
老劉:好吧,我盡量努力吧。
態度決定一切,態度決定你對法律的認知,態度決定是不是該拘留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