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新聞記者 陳月石
美聯儲祭出1994年11月以來最大幅度的單次加息後,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一度大漲,隨後回吐部分漲幅。
6月16日,在人民幣對美元中間價調升419個基點的帶動下,人民幣對美元即期匯率開盤升破6.70關口,報6.6956,盤中最高升至6.6902,不過午後人民幣對美元升幅收窄,16:30日間收盤報6.7162,較上一交易日漲33個基點。

北京時間6月16日凌晨2時,美聯儲公開市場委員會宣布將聯邦基金利率目標區間上調至1.50%-1.75%,符合市場預期。
在隨後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美聯儲主席鮑威爾表示,下一次會議(7月召開)或加息50個基點或75個基點。他表示,持續加息將是適當的,而75個基點的漲幅異常之大,預計這種幅度的加息不會是常態化的操作。
由於此次加息75個基點在市場預期之內,疊加市場解讀鮑威爾的表態偏鴿,美元指數小幅回落,離岸人民幣大幅飆升,在鮑威爾發布會接近結束時一度大漲超800點,最高至6.6685,但6月16日白天回吐了大部分漲幅,截至發稿報6.72一線。
市場對美元指數能否持續保持強勢,看法不一。
太平洋證券認為,美元指數再上行的空間不大。當前主導美元指數的主要因素有兩個,一是美聯儲的加息預期,二是美國長期經濟前景。從5月會議至今,雖然市場對加息的預期大幅增加,但是美元指數走強的幅度極為有限,近日最高點距離5月份高點上升幅度不足1.5%,這是因為美國經濟長期前景愈加黯淡,對美元形成壓制。本輪加息周期和以往幾輪不同的是美國經濟狀況非常脆弱,所以加息的同時也會大幅增加經濟衰退的概率,導致美元上行受阻。
海通證券指出,在通脹偏高、加息繼續的情況下,美國國債利率大概率會繼續上行。在主要經濟體中,美國經濟增長要好於其它,美元指數維持強勢。美聯儲的貨幣政策會影響到全球的流動性,新興貨幣仍會面臨貶值壓力,貨幣政策空間受限。
針對美聯儲持續加息對中國貨幣政策的影響,東莞證券則認為,對中國來說,美聯儲收緊政策的系列舉措,一定程度上制約中國貨幣政策的方向與空間,預計中國寬鬆政策將以結構性政策的方式落地。隨着國內疫情不斷好轉,再加上貨幣政策和財政政策協同發力,5月中國經濟數據出現邊際回暖,預計後續將延續恢復態勢。同時要持續關注美聯儲舉措對中國市場資金面的衝擊。
“目前我國雖然在流動性層面表現出較高的獨立性,國內出於穩增長的需要維持着相對寬鬆的流動性環境,但外部流動性快速收緊之下,維持寬鬆必然是有代價的,日元匯率的大幅貶值雖然不能照搬對應到我國的情況,但依然提供了參考,因此我國貨幣政策進一步寬鬆的空間是有限的。”中航證券指出。
責任編輯:鄭景昕 圖片編輯:蔣立冬
校對:欒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