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天,澳幣匯率又開始大跳水。
我們先看看一周的走勢:
僅3天時間,澳元兌人民幣從1:4.64直接跳水到最低,
剛剛,打開匯率的我愣住了,這這這是:1:4.523!
這是要跌破4.5的節奏啊~
而一個月內,從最高的1:4.78掉到1:4.523。
我們一起回顧一下,最近三個月的走勢。
7月,澳幣匯率整體上升;8月,澳幣開始出現波動,經歷過多次上漲和下跌。
等到9月,澳幣又開始出現下跌趨勢。
而最近幾天,匯率接連創下新低。
10月3日澳幣曾出現單日大幅上漲,但第二天在澳洲央行宣布加息後,再次出現跳水。
可以看到,過去12小時里,匯率波動較大;
過去1天中,匯率下降趨勢明顯;
過去一周里,匯率先上升後下降;
過去一個月的趨勢則更加明顯,最近的匯率可以說是接連創下新低。
在另一項數據發布確認澳大利亞繼續保持貿易順差後,澳元獲得支撐,但分析師表示,全球大宗商品價格見頂和全球經濟面臨的逆風表明澳元可能表現不佳。
澳大利亞統計局周四表示,由於進口回升,澳大利亞的貿易順差在 8 月份縮小。
在燃料和潤滑油的推動下,進口增長 4.5% 至 20.77 億澳元,經季節性調整的商品和服務盈餘餘額減少了 6.43 億澳元。
這蓋過了由煤炭、焦炭和煤球推動的出口增長至 14.34 億澳元 (2.6%) 的影響。
“澳大利亞 8 月份的貿易順差低於預期。但仍是順差,為澳元提供了背景支持,”西太平洋銀行高級貨幣策略師 Sean Callow 表示。
正的貿易順差為貨幣提供了基本的支持來源,因為這意味着一個國家的外匯收入多於其支出。
近幾個月來,隨着澳大利亞大宗商品出口價值的飆升,以及新冠疫情造成的經濟放緩導致進口需求下降,澳大利亞的貿易順差激增。
但有跡象表明,大宗商品價格已經見頂,疫情後的持續復蘇,加上其他重要進口商品價值的上漲,意味着貿易順差正在下降。
全球經濟,尤其是中國經濟的健康狀況,對澳元未來仍具有重要意義;畢竟,推動澳洲支持性貿易地位的是中國的需求。
一個風險是,全球經濟增長進一步惡化會推低大宗商品價格,從而對澳大利亞的國際盈利潛力產生負面影響。
“我們預計澳元將保持疲軟,因為全球經濟前景不佳,大宗商品價格似乎已經見頂。”澳大利亞聯邦銀行經濟學家 Kim Mundy 表示。
由於上半年大宗商品價格飆升,澳元一直是 2022 年表現較好的貨幣之一,但隨着投資者預計全球需求下降,澳元價格呈走低趨勢。
在過去的一個月里,澳元的表現完全落後。
市場預期再次加息 50 個基點,而失望反映在澳元走軟上。
與此同時,澳大利亞股市在周五收盤後走低。
悉尼收盤時,S&P/ASX 200 指數下跌 0.80%。
在商品交易的其他方面,11 月交割的原油上漲 0.24%至每桶 88.66 澳元,而 12 月布倫特原油合約上漲 0.25%至每桶 94.66 澳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