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日報頭版聚焦雙“一號工程”:正是乘風揚帆時

2022年10月14日13:12:14 熱門 1634

江西日報頭版聚焦雙“一號工程”:正是乘風揚帆時 - 天天要聞

江西日報頭版聚焦雙“一號工程”:正是乘風揚帆時 - 天天要聞

正是乘風揚帆時

——我省深入推進發展和改革雙“一號工程”述評

江西日報首席記者 鄭榮林

江西日報頭版聚焦雙“一號工程”:正是乘風揚帆時 - 天天要聞

隨着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革命的浪潮席捲而來,數字經濟方興未艾,為高質量發展提供了新動能;作為軟實力和競爭力重要體現的營商環境,日益成為區域發展的核心競爭力。

善謀者勝,遠謀者興。面對新形勢、新機遇、新挑戰,省委、省政府立足江西發展新方位、新階段,把握髮展新態勢、新趨勢,作出重大決策部署——深入推進數字經濟做優做強“一號發展工程”和營商環境優化升級“一號改革工程”,努力實現數字經濟大發展、營商環境大提升,為高質量跨越式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今年以來,全省上下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視察江西重要講話精神,按照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聚焦“作示範、勇爭先”的目標要求,深入推進發展和改革雙“一號工程”,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動力活力持續增強、質量效益不斷提高。

奮進在高質量跨越式發展的春天裡,贛鄱大地處處涌動着春的氣息和奮鬥激情。

江西日報頭版聚焦雙“一號工程”:正是乘風揚帆時 - 天天要聞

下好“先手棋”——以應勢而動的謀略深化雙“一號工程”,開闢高質量跨越式發展新空間

百年變局與世紀疫情交織,經濟發展面臨複雜的環境,不確定性更大,風險和困難明顯增多。越是在這個時候,越要有全局視野,越要用全面、辯證、長遠的眼光看待發展。

虎年伊始,省委、省政府以“新春第一會”的形式,高規格召開全省深化發展和改革雙“一號工程”推進大會,吹響了強力推動數字經濟大發展、營商環境大提升的衝鋒號角。

把握大局才能應勢而動。省委、省政府把雙“一號工程”作為江西改革發展中具有戰略性全局性引領性突破性的關鍵工作、頭等大事。

近年來,在高質量跨越式發展的征途上,江西邁出了堅實步伐,經濟增速持續穩居全國“第一方陣”,經濟總量由全國第18位上升到第15位。但放眼全國、環顧周邊,發展不足、總量不大的問題仍然突出。進入新發展階段,江西蘊含著巨大發展潛力和優勢,也面臨著諸多嚴峻困難和挑戰。如何全力搶抓機遇,沉着應對挑戰,不斷拓展發展新空間、塑造發展新優勢、開闢發展新境界?

推進雙“一號工程”,既是順應發展變化、胸懷大局的因勢而謀,也是立足江西發展實際的乘勢而上。

數字經濟是時代發展大潮中最具創新性和成長性的新經濟業態,是推動高質量跨越式發展的重要引爆點。

南昌積極搶抓VR產業“風口”上的機遇,全力打造政策鏈、生態鏈、產業鏈、創新鏈、資金鏈“五鏈融合”的產業生態,發展趨勢不斷向好。據統計,全市現有VR及相關企業逾300家,2021年全市VR及相關企業營業收入超300億元。

近年來,我省強化頂層設計,圍繞促進數字經濟發展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着力打造軟硬件協同發展的江西數字化優勢特色產業,數字經濟政策環境不斷優化,數字產業競爭力持續提升。數字經濟核心產業營業收入年均增長20%以上,2021年,電子信息產業規模達6688億元,列全國第七位、中部地區第一位;物聯網、虛擬現實等正成為江西產業“新名片”。

江西日報頭版聚焦雙“一號工程”:正是乘風揚帆時 - 天天要聞

營商環境是區域的基礎競爭力,是一個地區發展的金字招牌。在宜春經開區,一期投資達135億元的新型鋰電池生產製造基地項目正在火熱建設中,公司相關負責人說:“是江西有溫度的營商環境,堅定了我們投資的信心和紮根發展的決心。”

近年來,我省在營商環境方面,以“五型”政府建設為主抓手,在“放管服”改革、降成本、提效能等方面持續推出一系列有力舉措,累計為企業減負超8400億元,是全國減負成效最明顯的省份之一;“贛服通”和“365天不打烊”等經驗做法獲國務院辦公廳全國推介,企業獲得感持續增強。

擁抱數字就是擁抱未來,優化營商環境就是解放生產力,雙“一號工程”正開闢江西高質量發展新空間。

跑出“加速度”——以只爭朝夕的勁頭狠抓落實落地,把雙“一號工程”的“規劃圖”變為“施工圖”

發展只爭朝夕,行動刻不容緩。

推進雙“一號工程”,是我省高質量發展的長遠之策、制勝之道,全省上下以“等不起”的緊迫感、“坐不住”的責任感、“慢不得”的使命感,擔當盡責、埋頭苦幹,全力以赴推動雙“一號工程”取得實質性突破。

如何把“規劃圖”變成“施工圖”,把“時間表”變成“計程表”?關鍵在於要跑出落實落地的“加速度”。

省發改委堅持把發展數字經濟和優化營商環境作為發展改革工作的重中之重,以數字化改革思維營造一流營商環境,持續推動數字經濟與營商環境深度融合、系統集成,形成“1+1>2”的生動局面。

省工信廳出台《關於推進數字經濟做優做強“一號發展工程”的實施方案》,集成政策、集聚資源、集中要素,加快推進數字產業化和產業數字化,到2025年,實現我省數字產業賽道能級躍遷,全省數字經濟核心產業增加值佔全省GDP比重達到10%以上,湧現出一批市場佔有率全國排名前列的產業賽道。

江西日報頭版聚焦雙“一號工程”:正是乘風揚帆時 - 天天要聞

在推動數字經濟“一號發展工程”領域,全省上下不斷強化賽道思維,堅持差異發展、融合協同,精準開展延鏈、補鏈、強鏈招商,推動數字經濟發展邁上新台階。

2月26日,我省與三六零安全科技公司在南昌簽署深化戰略合作協議。三六零公司將充分發揮專家、數據、技術等領域優勢,深度服務於我省的相關業務建設與發展中,共同探索數字經濟創新發展模式。

在推進營商環境優化升級“一號改革工程”領域,各地各部門創新舉措不斷推出。贛州市迅速出台24項舉措打造新時代“第一等”營商環境,明確提出“市級做了的、縣級也要做到”;要求今年年底前市縣兩級同步完成“一網通辦”“市縣同權”“全產業一鏈辦”和工程項目“一站式集成”審批等改革任務,率先在全省推出一批“放管服”改革創新舉措,不少於12個評價指標進入全國標杆城市行列。

3月7日,作為貫徹落實優化營商環境“一號改革工程”的重要舉措,玉山縣企業服務中心正式啟動運行,主要承擔企業訴求的受理、登記、轉辦(交辦)、督辦、跟蹤問效等相關工作,為企業提供全鏈條、全過程、全生命周期服務,使企業辦事能夠“找到人”、發展能夠“找到路”、維權能夠“找到家”。

江西日報頭版聚焦雙“一號工程”:正是乘風揚帆時 - 天天要聞

干出真實效——以“開局就是決戰、起步就要衝刺”的狀態實幹篤行,全力以赴實現強勁開局

“任重而道遠者,不擇地而息”,面對當前複雜多變的發展環境和發展任務,實幹是最有效的擔當。

春節前夕,省委、省政府就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作出部署:春節期間,各地要加快推動項目開工、建設,做到“重大項目不停工、重點企業不停產”。

用奮鬥書寫幸福的年味,贛鄱大地工業園區、廠礦車間,塔吊林立,機器轟鳴,一派繁忙景象。1月26日至2月6日,全省納入省級層面調度的不停工重大項目累計完成投資超40億元,不停產企業10千伏以上大工業用電同比增長16.2%,為實現全省經濟社會強勁開局奠定堅實基礎。

2月16日,省委、省政府舉行2022年省市縣三級聯動推進重大項目開工暨“項目大會戰”動員大會,釋放出“項目為王、唯此為大”的強烈信號。今年一季度全省計劃有2051個億元以上重大項目開工,總投資達1.2萬億元,涵蓋基礎設施、產業升級、公共服務、生態環保等各領域。

推動數字經濟加快發展,同樣離不開項目支撐。今年我省將繼續強力實施“項目大會戰”,實施新基建項目約300個,總投資約2000億元,確保今年完成投資500億元以上;實施數字經濟重點項目100個,總投資約3000億元,確保今年完成投資700億元以上。

江西日報頭版聚焦雙“一號工程”:正是乘風揚帆時 - 天天要聞

推動營商環境優化升級“一號改革工程”,就要想企業之所想,用心用情用力解決企業的“急難愁盼”。

針對廣大中小企業特別是服務業企業、個體工商戶受疫情衝擊,生產經營困難進一步加劇的現狀,省委、省政府高位部署、精準研判,迅速出台《關於有效應對疫情幫助中小企業紓困解難的若干政策措施》。28條惠企暖企政策措施,真金白銀,乾貨十足,既考慮當前,也顧及長遠,給中小企業吃了定心丸。

一系列務實舉措,折射出“穩住、進好、調優”的經濟工作思路和努力頂住困難壓力、推動高質量跨越式發展的果敢行動。

全省上下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着力穩投資、擴消費、促改革、優環境,全省經濟恢復基礎進一步鞏固。1至2月,我省主要經濟指標增速高於全國,實現“開門穩”,為一季度強勁開局提供了較強支撐——

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長9.9%,高於全國2.4個百分點,比上年12月加快4.7個百分點;在“兩個不停”帶動下,“穩投資”工作成效顯著,固定資產投資增長16.6%,高於全國4.4個百分點,比上年全年加快5.8個百分點;服務業收入增長,規上服務業營業收入增長19.4%,高於全國5.8百分點,比上年全年加快1.4個百分點。

風正揚帆正當時,奮楫爭先譜新篇。江西堅定不移沿着習近平總書記指引的方向奮勇前行,以率人之先、敢創一流的決心和氣魄,深入推進雙“一號工程”,在推動中部地區高質量發展大局中必將作出更大貢獻。

江西日報頭版聚焦雙“一號工程”:正是乘風揚帆時 - 天天要聞

從“企業找政策”到“政策找企業”

——優化營商環境激發我省市場主體活力

曾 艷 江西日報記者 劉佳惠子

“‘親清贛商’平台親民、便捷、高效,真正想企業之所想,急企業之所急。”江西挺進環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創始人、總經理任國慶說,以前企業辦事需要多地跑、多部門找,“現在只要填一表張、一次提交,剩下的事交給平台解決,讓‘數據多跑路、企業少跑腿’的改革措施,可以比肩大灣區。”

用不斷優化營商環境激活企業發展動力。去年,贛州市在全省創新推出惠企政策兌現“線上一網 線下一窗”改革。在線上,建設“親清贛商”惠企政策兌現平台,在線下,各級政務服務大廳都設立“惠企政策兌現專窗”,打通惠企政策兌現“最後一公里”。

江西日報頭版聚焦雙“一號工程”:正是乘風揚帆時 - 天天要聞

2021年12月28日,贛州市“親清贛商”平台正式上線。

作為首批享受惠企資金直達的企業,江西挺進分別享受了上市補貼、知識產權管理體系認證補助、發明專利授權資助等惠企政策資金累計達400餘萬元。

贛州市行政審批局局長劉洪梅介紹,目前,已有8個縣(市、區)首批接入市級平台,有347項政策同步上線“親清贛商”平台。到今年5月,全市將有800餘條惠企政策上線市級平台,覆蓋所有縣(市、區)。

天鍵電聲股份有限公司監事會主席殷華金表示:“通過在線申請,惠企獎補資金短短几日就直達公司賬戶,讓公司創新轉型更加有底氣。”

群眾跑腿越來越少,辦事效率越來越高,正是贛州市打造“親清贛商”惠企政策兌現平台的突出成效。

江西日報頭版聚焦雙“一號工程”:正是乘風揚帆時 - 天天要聞

營商環境改革是一場深刻的體制變革和制度創新,是一項基礎性、戰略性、系統性工程。如何爭當全國政務服務滿意度一等省份,讓江西成為要素集聚的“磁場”、企業發展的“沃土”、投資興業的“寶地”、現代治理的“範本”?

中小企業點多面廣,是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生力軍。為了高效便捷地讓惠企政策直達中小企業,我省政務服務按下快進鍵,由“企業找政策”向“政策找企業”轉變。

近年來,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優化營商環境,持續深化“放管服”改革優化政務服務,千方百計降低企業制度性交易成本,多措並舉助力市場主體紓困解難,全力支持企業特別是中小微企業發展壯大。

省政務服務辦主任邵高表示,在惠企政策兌現方面,按照免申即享、即申即享、承諾兌現三種方式,我省針對中小企業、個體工商戶的不同特點為全省中小企業提供線上線下融合、精準高效的政策推送和政策兌現,儘早發揮政策效益。

近日《關於有效應對疫情幫助中小企業紓困解難的若干政策措施》出台後,井岡山市創新推出“紅色代辦隊”政務服務模式,開通“綠色通道”對接重點企業、重要事項,變“坐等企業群眾上門”為“走到企業群眾身邊服務”,讓企業和群眾辦事省時、暖心。

依託省市縣三級政務服務大廳,全省已設立196個惠企政策兌現窗口,整合稅務導辦功能,配備800餘名專門人員,作為政府惠企政策兌現主陣地。

持續優化營商環境,激發市場主體活力。今年1至3月,全省新登記各類市場主體254692戶,同比增長52.58%。其中,企業62794戶,同比增長15.83%;個體工商戶190596戶,同比增長70.69%。

江西日報頭版聚焦雙“一號工程”:正是乘風揚帆時 - 天天要聞

傳統鋼企的“智造”蝶變

——新鋼加快數字化轉型打造“智慧工廠”

江西日報記者 李耀文

鋼鐵企業是傳統製造業,在很多人的印象中,鋼鐵廠帶有高溫、高危、產能落後等一系列標籤。隨着鋼鐵企業數字化轉型,一些刻板印象正在悄然褪去。

新鋼煉鐵廠高爐作業區作業長鄒永剛在2500m3高爐工作了十餘年,今年3月10日,新鋼煉鐵智慧集控中心在該高爐作業區正式建成投用,他把大高爐的變化形象地比喻為從“大力水手”到“智能金剛”。

江西日報頭版聚焦雙“一號工程”:正是乘風揚帆時 - 天天要聞

“剛進廠那會兒經常要衝上爐台靠人力作業,每天都是一身汗一身灰。現在多數時間是坐在智慧集控中心點鼠標,兩座大高爐所有工位的運行狀態全部顯示在大屏幕上。如果高爐出現問題,控制系統會預先報警精準提示,我們可以第一時間及時處理解決。”鄒永剛最大的感觸是:大高爐越來越聰明了。智慧集控中心使人員優化率達到25%,年節約人工成本近200萬元。

全新上線的“餐飲智能管理系統”讓員工實現自由選餐;數智化部鍊鋼自動化車間給維檢區域的200餘台設備辦了數字“身份證”,手機掃碼就能完成基礎故障排查;黨員在新鋼集團微信公眾號就能輕鬆交納黨費……和鄒永剛一樣,更多的新鋼員工發現,工作和生活已在不經意間發生了改變。

變化的背後,是新鋼基於行業發展趨勢和競爭新熱點作出的轉變。

近年來,新鋼集團提出“加快數字化轉型、打造智慧化工廠”目標,全力構建“數智新鋼”,將新鋼集團打造成為鋼鐵行業數字化轉型的標杆企業。

為此,新鋼集團整合成立專門的數智化部(數字中心),並與華為公司寶信軟件海康威視等國內數字領域卓越企業建立全面合作夥伴關係。3月1日,新鋼集團聯手華為公司、寶信軟件在新鋼召開數字化轉型工作現場推進會,華為公司、寶信軟件分別為新鋼集團量身定製了數字化技術專題規劃,新鋼數字化轉型工作進入快速推進階段。

江西日報頭版聚焦雙“一號工程”:正是乘風揚帆時 - 天天要聞

“新鋼集團推進數字化轉型的主要方向,就是要讓鋼鐵大生產擁有一個‘數字大腦’和‘智能身軀’,最終實現生產智能化、少人化乃至無人化。”新鋼集團首席信息官、數智化部主任蘭志明告訴記者,新鋼正在摸索“數字化+”的新路徑,着力從技術上打通不同系統間的“數據孤島”,在管理上實現各個系統、產線、工序的數據共享和指令快捷,最終以數字化的普及運用提高管理效率和生產效率。

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新鋼集團鐵、鋼、材產量較去年同期分別增加21.80萬噸、24.73萬噸、31.29萬噸。新鋼鋼材在國內重點工程也屢屢斬獲大單,在3月15日合龍的國內最大跨度公軌兩用懸索橋——重慶郭家沱長江大橋上,主橋所用的1.3萬餘噸優質橋樑鋼全部由新鋼集團生產。

新鋼的轉變成為江西企業擁抱數字經濟的一個縮影。近年來,江西大力推進數字產業化和產業數字化,全省數字經濟快速發展,數字經濟核心產業營業收入年均增長20%以上。

今年伊始,我省深入推進數字經濟做優做強“一號發展工程”,並在改革創新、融資支持、人才專項、要素支撐、財稅支持等五大方面提供政策支持,增強江西數字產業實力,吸引更多企業共創數字經濟大業。

來源:江西日報

編輯:江語

審核:金路遙

熱門分類資訊推薦

曾小賢的上司Lisa榕,現實中不僅才貌雙全,還嫁給了CEO - 天天要聞

曾小賢的上司Lisa榕,現實中不僅才貌雙全,還嫁給了CEO

曾小賢的上司Lisa榕,現實中不僅才貌雙全,還嫁給了CEO雖然說《愛情公寓》這部劇在劇情上充滿了爭議,但是一定程度上,這部劇也是很多人的回憶,是伴隨了一代人的青春回憶,而且劇中的很多角色都成為了經典,他們的口頭禪也一直被拿來玩兒梗。
Lisa榕做主持多年沒紅,被陳赫拉進愛情公寓爆紅,如今怎樣了 - 天天要聞

Lisa榕做主持多年沒紅,被陳赫拉進愛情公寓爆紅,如今怎樣了

談到《愛情公寓》這部火爆一時的歡樂喜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不知道大家是否還記得《愛情公寓》中那個把曾小賢治得服服帖帖的女上司Lisa榕,現實中的她名叫榕榕,和劇中的形象也判若兩人。1981年出生在遼寧瀋陽的榕榕,畢業於上海戲劇學院,後來成為了上海東方傳媒集團有限公司的一名主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