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烏戰爭自爆發以來,烏克蘭民眾到底都逃向哪裡了?據統計逃往近鄰波蘭的人口最多,竟然達到643萬,然後是逃亡俄羅斯的有277萬人,怎麼會往敵對國跑?這部分人當然是俄羅斯族。再然後匈牙利146.7萬,羅馬尼亞124.7萬人,斯洛伐克81.7萬人,摩爾多瓦62.8萬人,白俄羅斯1.67萬人,共計逃亡人口近1340萬,多麼龐大的數字啊。
其實烏克蘭在2021年總人口為4380萬,加上烏東四個俄語州已經宣布獨立,這部分人口要先剔除出去,他們的人數是760萬,那麼烏克蘭流失人口數竟然達到2100萬,幾乎佔據烏克蘭總人口數的一半左右。
這只是粗略估算,還有很大一部分逃往別的國家的沒有統計進去,比如逃向歐美等國,還有就是死於戰爭中的無辜人群。
當時俄羅斯圍攻基輔時,曾開闢了人道主義逃生通道,我們通過新聞看到數以萬計的烏克蘭人從基輔走出來逃向外國,當然這只是戰爭帶來的人口流失的一個縮影。
所以其實如今的烏克蘭國內已經沒有多少人了,而且就算留下來的人中,老年人還佔據相當一部分比重,走得大部分是年輕人和孩子,老人一是腿腳不方便,二是故土難離,怕最後落得個客死他鄉的結局,這該死的戰爭啊。
看過一個居住在烏克蘭二十多年的中國人發的視頻,從中能提煉的信息是,烏克蘭人逃往周邊國家,這些國家並沒有把他們當做難民看,而且給提供了比較不錯的生活條件。他的幾個孩子和妻子都去了芬蘭避難,他妻子是烏克蘭本地人。他去鄉下看了他的岳父岳母,他們都有退休金,但是如今物價上漲,能買到的東西越來越少。
國內由於遭到破壞嚴重,生活物品大多來自周邊國家,比如西瓜來自阿塞拜疆,一個大的摺合人民幣要七八十塊錢,而許多烏克蘭人一天的收入也就百十塊錢。
可以看出在國外有投奔處的基本都出去了,只剩下老人和沒有去處的,或者一些不得不留下的。雖然戰爭使大部分烏克蘭人逃出了國,造成了嚴重的人口流失,但是等戰爭結束,他們中的絕大部分一定會回來的。現在最要命的就是不知道戰爭什麼時候結束,總之結束的越晚,迴流的人口肯定會越來越少。因為他們如果找到更好的生活方式,誰還願意回來呢,就算戰爭結束了,這個充滿爭議的地方以後也會有許多變數。
人口是一個國家振興的希望,不然擁有再大的領土也無法成為一個讓人敬畏的大國。我國在發展中就是吃到了人口的紅利才能逐步崛起,印度也是一樣,儘管他國內人口結構有諸多的問題,但是有人口就有龐大的市場,有無窮的勞動力,就能構建全面的經濟體系。所以如今印度也發展成一個地區大國,在東南亞甚至全世界都發揮着巨大作用。
反面例子是澳大利亞,澳大利亞多大啊,獨享澳洲大陸,面積和資源都是天量的,只是因為它人口少,在國際社會上沒有什麼存在感,只靠買資源過活,也能成為一個發達國家。但是沒有獨立的外交主權,只能依附於美國,它才有安全感。
俄羅斯也是一樣,擁有世界上最大的領土,卻有着和領土不匹配的人口,俄羅斯的人口一直處於負增長狀態,如今已剩不到1.5億,而且大多集中在莫斯科與聖彼得堡附近。剩下廣袤的土地卻人口稀少,人口問題也是制約其發展的一個重要因素。普京說過這樣的話,俄羅斯沒有一寸土地是多餘的,值得細品的一句話。
今天看到一則新聞,烏克蘭佔領了紅利曼地區,當地居民在排隊領取人道主義救援物質,新聞下面附着一張圖,我們可以看看。
對,全是老人,沒有一個年輕人也沒有孩子,年輕人全跑了,雖然烏克蘭有明令,禁止18到60歲的人民出境,但是漫長的國境線管得過來嗎?
如今烏克蘭主要的人口應該都集中在基輔等大城市,鄉下只剩下老人了,可以用戰亂來形容如今的烏克蘭,烏克蘭的鄉下已經不適合人去居住了,因為治安已經無法保障,到處是流民、僱傭兵、淘金者,居民的人身安全和財產都沒有安全保障。
戰爭中最受傷的永遠是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