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華科技估值半年內翻三倍,神操作之一邊缺錢一邊分紅

2022年10月14日04:04:17 熱門 1839

受下游應用領域需求增長明顯、粉末塗料塗裝技術創新等因素影響,全球粉末塗料市場將呈現較快的發展速度。

隨着近年來中國綠色發展要求,中國“漆改粉”加速,粉末塗料在整個塗料體系中所佔份額越來越大。

到目前,中國已成為粉末塗料生產和消費大國,預計到2022年中國粉末塗料產量規模將超過250萬噸。而粉末塗料的關鍵原材料是“聚酯樹脂”,基體樹脂質量直接決定粉末塗料質量。

此前,浙江光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光華科技”)科創板上市申請獲上交所受理,但因發行上市申請文件中記載的財務資料已過有效期,需要補充提交,上交所中止了光華科技發行上市審核。

光華科技在補充相關材料後,上交所於11月20日又正常進行審核了。

據悉,10月23日,浙江光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投資建設的“年產12萬噸粉末塗料用聚酯樹脂項目”開工。項目建成後,預計年可實現年產值達135929萬元。

公開資料顯示,光華科技此項目正是這次擬科創板IPO的募投項目。

招股書顯示,公司此次擬募集資金5.87億元,將用於“年產12萬噸粉末塗料用聚酯樹脂建設項目”、“研發中心建設項目”、“補充流動資金”。公司本次募集資金投資項目達產後,公司產能將由目前的9.9萬噸/年提高至21.9萬噸/年。

光華科技估值半年內翻三倍,一邊說缺錢一邊又大手筆分紅

根據招股說明書及申報材料顯示,2019年12月16日,光華科技以6.25元/股價格向廣灃啟辰認購、普華臻宜、志伯投資和自然人孫宇分別發行了540萬股、160萬股、100萬股和100萬股,總募集資金5625萬元。發行後,公司總股本由8700萬股增加至9600萬股。

按照這個價格,公司投後估值6億元。

光華科技表示,引入外部投資人目的有三個:增強資本規模,滿足公司發展的資金需求;促進發行人進一步完善法人治理結構;新增股東看好發行人所處行業發展前景以及公司後續發展潛力。

然而,僅僅半年後,光華科技向上交所提交科創板申報材料,公司擬公開發行不超過3200萬股,計劃募資5.87億元,核算下來,發行價超過18元/股。

如此短時間,公司估值暴增3倍,這是什麼神操作?

光華科技在2019年向各股東現金分紅2610萬元

值得注意的是,在衝刺IPO前,光華股份曾完成一筆分紅。

據悉,2019年9月25日,經2019年第一次臨時股東大會審議,公司向全體股東派送現金股利2610萬元。

光華股份2019凈利潤不過才9191.94萬元,而分紅金額接近凈利潤金額的1/3,要知道在2017年、2018年,公司並未有分紅舉動。

常理來說,誰的持股比例更高,誰就能在公司分紅中獲利更多。那麼在IPO之前,光華股份的分紅行為是否合理?公司是否有突擊分紅的嫌疑?

針對以上質疑,光華股份董事會辦公室作了部分回應,稱其2019年9月25日,召開了2019年第一次臨時股東大會,確實決議了按8700萬股股本,每10股現金分紅3元,共計分紅2610.00萬元,但“不存在突擊分紅情況”。

實際上,擬科創板IPO企業的分紅行為也是問詢重點,華熙生物、皖儀科技、紫晶存儲等公司都被問及分紅事宜

光華科技員工數量異常,殘疾員工佔37.80%

光華科技是一家專業從事聚酯樹脂研發、生產、銷售的高新技術企業。公司聚酯樹脂產品作為粉末塗料的關鍵原材料,廣泛應用於建築、傢具、家電、汽車、高鐵、3C等眾多領域。

招股書披露:2019年底,公司員工人數291人,其中行政後勤人員100人,佔比33.78%,生產人員107人佔比36.77%。

光華科技表示,行政後勤人員數量較多,主要原因為公司後勤保障工作中殘疾人員數量較多。

更為奇怪的是,光華科技共有291人,超過1/3為殘疾員工(110人),還有10位殘疾人員從事裝卸工作。一家製造企業,這個數字明顯偏高。

光華科技估值半年內翻三倍,神操作之一邊缺錢一邊分紅 - 天天要聞

熱門分類資訊推薦

曾小賢的上司Lisa榕,現實中不僅才貌雙全,還嫁給了CEO - 天天要聞

曾小賢的上司Lisa榕,現實中不僅才貌雙全,還嫁給了CEO

曾小賢的上司Lisa榕,現實中不僅才貌雙全,還嫁給了CEO雖然說《愛情公寓》這部劇在劇情上充滿了爭議,但是一定程度上,這部劇也是很多人的回憶,是伴隨了一代人的青春回憶,而且劇中的很多角色都成為了經典,他們的口頭禪也一直被拿來玩兒梗。
Lisa榕做主持多年沒紅,被陳赫拉進愛情公寓爆紅,如今怎樣了 - 天天要聞

Lisa榕做主持多年沒紅,被陳赫拉進愛情公寓爆紅,如今怎樣了

談到《愛情公寓》這部火爆一時的歡樂喜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不知道大家是否還記得《愛情公寓》中那個把曾小賢治得服服帖帖的女上司Lisa榕,現實中的她名叫榕榕,和劇中的形象也判若兩人。1981年出生在遼寧瀋陽的榕榕,畢業於上海戲劇學院,後來成為了上海東方傳媒集團有限公司的一名主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