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工人們正在牛樟樹種套種咖啡。
6月7日,城廂區東海鎮東沙村海拔600多米的山頂上,經練山後的台灣牛樟芝產業示範基地特別顯眼。該基地總經理張玲惠忙着指導工人從運輸車上搬下苗木、揮鍬鋤草、挖坑植苗等,有條不紊地在牛樟樹間套種咖啡苗。
咖啡是一種短日照植物,需要陽光但不適合於長時間日照,多與喬木套種。東沙村山頭,西北高、東南低,自北向南呈階梯狀下降,非常適合咖啡種植。今年年初,在經多方評估後,該基地決定在原有的牛樟樹下套種咖啡苗。於是,一粒粒來自台灣省南投縣霧社高山的咖啡種子被張玲惠帶回東海鎮,悉心培植成苗後,栽種在牛樟樹間。
12年前,張玲惠從實驗室走進深山,成立牛樟芝種植園。如今牛樟芝及其衍生產品迭出,這位年近6旬的台胞又開始試水套種模式,2019年,她已在仙游鐘山成功培育出咖啡苗,並栽種在東沙村山上以試驗存活率。
“在台灣土地比較稀缺,有限的土地上實現效益最大化,套種模式比較成熟。”張玲惠介紹,基於這一認識,基地在堅持因地制宜和可持續發展的原則下,以牛樟芝作為主導產業,在種植模式上,根據牛樟樹生長周期較長、種植行距較大的特點,探索“牛樟樹+咖啡”“牛樟樹+金花樹”“牛樟樹+迷迭香”等間作模式,以短養長、以耕促撫,提高林地綜合效益。目前,因山地地理位置制約,該基地計劃套種咖啡面積為800畝。
為鼓勵台商來城廂區創業,扶持台灣特色農林產業發展,城廂區在非重點生態區位改造桉樹林,引進台資企業種植牛樟樹等台灣特色珍貴闊葉樹,實現生態效益和經濟效益“雙贏”。東海鎮鎮長劉都峰介紹,台胞台企來莆創業市級補貼600元/畝,區級補貼600元/畝,台灣牛樟芝產業示範基地一期補助60多萬元已全部到位。接下來將繼續支持該企業千畝變萬畝計劃,後期還可以藉助這片萬畝產業園助推鄉村游。
“咖啡3年便可收成,每株5年總產量20多公斤,每公斤最低40元。目前,每畝牛樟樹套種約150株咖啡苗,第一年產量約8公斤/株。”張玲惠談及,公司也銷售咖啡苗,今年會培育60萬至100萬棵苗,一年期苗25元/棵,兩年期苗50元/棵。
目前,集生產和旅遊觀光為一體的牛樟樹廠房正在選址中,廠房落地後,該基地將建牛樟芝展覽館,打造“兩岸牛樟芝中醫藥健康旅遊科普”的文創產業園,叫響牛樟芝品牌,讓莆田成為牛樟芝走向世界的一個窗口。
(陳麗君 金國旭 文/圖編輯 潘彰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