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一個特殊的日子,“天王”劉德華61歲了。
不知不覺,從劉德華1981年出道開始,已經過去41年了,這41年間,除去待映作品,劉德華已有162部電影以及29部電視劇先後面世,“勞模”一詞在他身上,真是體現得淋漓盡致。
在劉德華這41年的演藝生涯中,經典影視作品數之不盡,但這其中,也有這樣十部作品,即使之於劉德華,也有着極其重要的影響。
一、第一部電視劇——《江湖再見》
1978年,從可立中學畢業的劉德華順利報名並考進了第10期無線電視藝員訓練班,與梁家輝、吳家麗、戚美珍、徐錦江等人成為了同學。
與其他同學一樣,劉德華在訓練班學了3年,在好幾部戲裡跑過龍套,直到1981年,才迎來自己第一部擔綱主演的電視單元劇《江湖再見》。
劇中,劉德華扮演了黑道社團小頭目“阿龍”,憑藉著帥氣的外形讓人眼前一亮,他也因此劇獲得了美國電視節電視劇特別獎。
只不過,受限於劇集的整體質量以及題材內容等因素,當時的劉德華並未在香港演藝圈引起太大的關注。
而且,當時TVB有個不成文的規定,那就是每個演員都會有一部自己主演的戲,如果火了那就繼續培養,如果不火那就接着跑龍套。
所以說,對於劉德華來說,儘管《江湖再見》是他人生中第一部電視劇,但難忘歸難忘,對自己的事業幫助不大也是不爭的事實。
二、第一部電影——《彩雲曲》
同樣是在1981年,劉德華獲得泰迪羅賓的推薦,出演了電影處女作《彩雲曲》,並在片中扮演了一個音樂班的學員。
《彩雲曲》的製片公司是新藝城,也是當時三大港片公司之一,在拍攝這部電影時,新藝城也明確要求全部使用新人。
原本,劉德華也嘗試面試了主角,但被遺憾PASS掉了,最後決定的男主角是來自台灣的吳少剛,女主角是徐傑和庄靜而,無奈之下,劉德華才演了一個沒有大名的男配角。
當然,現在再看當初片方的決定無疑是錯誤的,時至今日,這部電影真正火下去的也唯有劉德華一人。
並且最難能可貴的是,這也是劉德華演藝生涯中,為數不多以配角身份示人,但演技又遠遠強過主角的電影。
三、創收視記錄的電視劇——《神鵰俠侶》
1983年,劉德華與陳玉蓮合作主演的電視劇《神鵰俠侶》在TVB首播後立馬受到了熱捧,很快就造成了萬人空巷的狀況。
根據報道,83版《神鵰俠侶》不僅打破了同年由黃日華、翁美玲所主演的《射鵰英雄傳》的收視記錄,還以平均每集收視62點,多達320萬的觀眾數量(當時香港人口大約五百多萬),成為了年度收視冠軍。
據悉,83版《神鵰俠侶》不僅開創了TVB開台以來最高收視紀錄,也成為了香港電視史上至今為止最多觀眾收看的電視連續劇。
得益於劇集的火爆,原本還只能算是演藝圈新人的劉德華,一舉成為了一線小生,當時的他不僅名氣一度火到了東南亞,更因此受到TVB力捧,成為了“無線五虎將”的一員。
此外,金庸大師也在多年後接受採訪時,公開表示自己最得意的就是這版《神鵰俠侶》,由此可見,當時劉德華塑造的角色有多麼成功。
四、首部投資的電影——《九一神鵰俠侶》
1984年,劉德華與TVB就續約一事產生了不和,無意被捆綁的劉德華遭到TVB的封殺,一直過去了400多天,才在邵逸夫的調解下得以復出。
彼時,演藝事業受到重創的劉德華不得已將重心轉移到了歌唱事業,從一開始的反響平平到之後成為歌壇“四大天王”之一,他花了整整五年的時間。
90年代初,靠着歌唱事業協助名氣再次大漲的劉德華,也逐漸憑藉《旺角卡門》、《賭神》、《天若有情》、《賭俠》、《五億探長雷洛傳》等作品重回電影圈,再一次登上了頂峰。
而這一次,已經栽過跟頭的劉德華決心不再把自己的命運交到別人手上,1991年,劉德華正式成立天幕電影公司,並推出了第一部投資並主演的電影《九一神鵰俠侶》。
作為轉當老闆的首部作品,劉德華對這部電影也傾注了不少心血,他不僅拉來了黎大煒、元奎擔任導演,王家衛、劉鎮偉擔任編劇,還包括了梅艷芳、郭富城、劉嘉玲、葉蘊儀、鍾鎮濤、陳美琪等一眾大牌演員。
最終,這部電影成功大賣,不僅口碑和觀眾緣齊收,還獲得了最佳攝影和最佳美術指導兩項金像獎,為劉德華今後持續輸出作品打了一劑強心針。
五、第一座金像獎——《暗戰》
1999年,劉德華與劉青雲共同主演了警匪片《暗戰》,憑藉著這部電影,劉德華獲得第19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男主角獎,這也是他從藝生涯中獲得的首個金像影帝。
作為劉德華表演生涯的轉型之作,他在片中飾演身患絕症卻不頹廢的大盜讓人印象十分深刻,他也徹底改變了自己以往的表演方式,成為了真正意義上的演技派。
值得一提的是,《暗戰》是劉德華與導演杜琪峰的第四次合作,他在這部電影中也吃盡了苦頭,光是片中的老人妝就要花20多個小時,當然,最後也證明了,吃苦換來的結果顯然也是值得的。
六、第100部電影——《阿虎》
2000年,劉德華接拍了從影以來的第100部電影《阿虎》,憑藉此片他也獲得了第20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男主角提名以及第6屆香港電影金紫荊獎最佳男主角獎。
這部電影講述了拳擊手阿虎與住在孤兒院的女兒之間複雜的親情關係,以及阿虎尋女過程中與孤兒院老師的愛情故事。
為了力求真實,在拍攝拳擊場面時,劉德華全程親身上陣,雖然頗為辛苦,但為了效果,他仍堅持繼續。
並且, 在這部電影開拍之前,劉德華特地把身形練得甚為健碩,當之後意外得知職業拳手身材其實十分纖瘦後,劉德華又在兩星期內快速減肥,並專程拜會職業拳手實際操練。
七、評分最高電影——《無間道》
2002年,劉德華開始拓寬戲路,他在與梁朝偉共同主演的警匪片《無間道》中飾演個性複雜的反派人物劉建明,並憑此收穫5505萬港幣的票房成績,成為了年度票房冠軍。
《無間道》作為香港警匪電影的巔峰之作,其經典程度不言而喻,儘管劉德華因為梁朝偉的搶眼表現而遺憾錯失金像和金馬兩項大獎,但同樣,誰也不能否認劉德華在這部電影中的表現同樣精彩。
在豆瓣電影上,《無間道》以9.3的高分排名歷史最高評分電影第17位,而這部電影也成為了劉德華演藝生涯評分最高的作品。
八、第一座金馬獎——《無間道3》
2003年,《無間道》三部曲最後一部正式上映,這一次,已經兩次錯過金馬獎的劉德華終於圓夢,收穫了演藝生涯首座金馬獎盃。
儘管,《無間道3》作為續作的口碑略有不及前兩部,但劉德華在這部電影中的發揮依然穩定在線,尤其是影片中大量給到劉德華飾演的劉建明想做好人的心理幻覺,讓他的演技得以最大化展現在了觀眾面前。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無間道3》也提名多項大獎,但最後僅有劉德華一人獲獎,這也足夠證明了,劉德華的演藝水準,並沒有隨着影片的質量而下降。
九、獲封雙料影帝——《桃姐》
2012年,劉德華與葉德嫻搭檔主演的文藝片《桃姐》上映,隨後他憑藉該片獲得第48屆台灣電影金馬獎最佳男主角獎、第31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男主角獎。
作為演藝生涯截至目前唯一一次雙料影帝,劉德華在片中飾演的“羅傑”雖然看似平平無奇卻又暗藏着許多小細節。
在這部電影中,劉德華褪掉了身上與生俱來的“星味”,從肢體動作、生活習慣等各方面入手,完美打造了一個不折不扣的普通人模樣。
很多人也不知道的是,原本導演許鞍華在拍攝這部電影時,一度因為高達3000萬的拍攝費用找不到投資商,之後也是劉德華仗義出手並零片酬出演男主,這才有了這部經典的作品。
十、最高票房電影——《拆彈專家2》
2020年年末,劉德華主演的電影《拆彈專家2》上映,截止下映,電影總票房13.17億,以微弱的優勢超越2019年13.13億票房的《掃毒2》,成為劉德華演藝生涯目前為止最賣座電影。
當然了,劉德華的電影作品時間跨度整整40年,從當初幾塊錢港幣的價格,到現在幾十甚至上百,在這個基礎上對比票房成績,其實是不公平的。
但同樣,《拆彈專家2》的優秀也是公認的,當時,已經59歲的劉德華為了飾演好“潘乘風”,他戴假肢拍戲數月,有時候還要全程單腿跳躍完成整段拍攝,為了讓體能保持最佳狀態,他也從拍攝前期就開始健身訓練。
最終,《拆彈專家2》不僅讓劉德華獲得了第30屆華鼎獎最佳男主角獎、最佳專業精神獎,也超越了《無雙》成為了內地票房最高港片。
當然,作為娛樂圈公認的“勞模”,劉德華經典的作品遠遠不止這些,他的傳奇還在繼續,他也在行業內持續奉獻着自己的力量。
故此,最後的最後,再次為劉德華送上生日的祝福,也真誠地想說一句,有你,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