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紙藝大師體驗造紙藝術 賞漁港風光品味海鮮美食

2022年10月13日15:53:03 熱門 1188

跟紙藝大師體驗造紙藝術 賞漁港風光品味海鮮美食 - 天天要聞

■懷遠湖畔的鯉魚跳龍門雕塑。

跟紙藝大師體驗造紙藝術 賞漁港風光品味海鮮美食 - 天天要聞

“揚帆萬里 ‘紙’爭潮汐”,進入美麗的金秋,新的翔安澳頭文化藝術季,將給您帶來怎樣奇妙的體驗呢?

這裡有最北歐的造紙方式和藝術理念,也有最廈門的美味海鮮,還有最原生態的漁港風光,今天起到周日,您可體驗北歐的造紙藝術,學習蔬菜紙製作,還可品嘗地道的澳頭海鮮美食。相約澳頭,來一場視覺和味覺都獨到的“一日之旅”吧!

文/記者 林珊 龔小莞 圖/劉東華 洪豐余

賞美景聽故事

看看300多年前的石雕

欣賞新加坡僑領的私宅

本周六,本報將帶領數十名小記者到翔安澳頭參加文化季之“揚帆萬里 ‘紙’爭潮汐”系列活動,到澳頭聽歷史、逛展覽、吃海鮮、畫美景。

澳頭有很多閩南古厝,每一座背後都有獨特的故事。活動當天,我們將邀請澳頭本土居民、80歲高齡的蘇圻天老人以及村幹部李晨,為大家講解澳頭的故事。帶大家看一看旅居新加坡僑領蔣驥甫1934年興建的私宅“我素廬”,講一講雙獅巷雙獅的來歷、蔣蘇兩大家族的故事。

走在鄉間的石板路上,欣賞沿途具有歷史味道的閩南古厝。在玉鰲園,會看到一塊“奇石”,據說曾經會發光;在媽祖廟,可以欣賞到1621年興建的石雕、石柱;還有澳頭哨所,廈門為數不多的女兵哨所……

周六,新店三筆文化展、卡車司機油畫展等也將為市民開放。新店三筆文化展位於澳頭社區上蘇的澳頭文化大院,卡車司機油畫展在原澳頭小學,即澳頭社區居委會的隔壁,每一幅畫、每一件作品背後都有獨特的故事。

跟紙藝大師體驗造紙藝術 賞漁港風光品味海鮮美食 - 天天要聞

體驗造紙藝術

瑞典空運造紙設備

藝術家教您紙藝創作

為提高活動的互動性,活動方特別委託瑞典藝術家悠麗思(Hjordis Tegsell)從瑞典空運來課程所需的紙漿製造設備,並邀請她與她的中國學生——青年藝術家楊苗、吳桐共同完成授課(雙語)。希望把最北歐的造紙方式和藝術理念,傳授給廈門的愛好者,讓大家在了解造紙工藝的過程中,重新認識紙,認識紙漿的獨特性,學會探索紙漿在生活和藝術中運用發展的可能性。

造紙工作坊於今日啟動,藝術家將在展廳內演示紙藝術的製作工藝和藝術創意,想要現場參與工作坊的朋友,可以提前預約或現場報名參與互動,由瑞典藝術家悠麗思引導的工作坊將持續至11月13日。後續課程將由青年藝術家吳桐、楊苗持續推新,內容各不相同,如舊物環保纖維紙、自然系蔬菜紙製作等。想了解更多紙藝課程的活動資訊,請關注“瑞典中國文化交流中心”公眾號。

由於材料有限,如有想參與者,需現場向策展方交50元的體驗費用。

活動詳情可致電諮詢,電話:13606912984(蘇姍)、18750921083(柯菁菁),或關注微信公眾號S-CCEC(掃描右邊二維碼),跟蹤最新動態。

品味海鮮美食

呼吸着海風的味道 老厝里享用本港佳肴

跟紙藝大師體驗造紙藝術 賞漁港風光品味海鮮美食 - 天天要聞

跟紙藝大師體驗造紙藝術 賞漁港風光品味海鮮美食 - 天天要聞

跟紙藝大師體驗造紙藝術 賞漁港風光品味海鮮美食 - 天天要聞

跟紙藝大師體驗造紙藝術 賞漁港風光品味海鮮美食 - 天天要聞

跟紙藝大師體驗造紙藝術 賞漁港風光品味海鮮美食 - 天天要聞

■澳頭餐館的海鮮美食很受食客們的青睞。

聽完故事,逛完展覽是不是有點餓了?那麼,一起坐在老厝里享用地道美食吧!在澳頭有很多老店,如圓月漁村海鮮老店、澳頭海鮮館、663海鮮館等。這些海鮮館都將在澳頭文化藝術季上,用最地道的海鮮招待客人。那麼,各店又有什麼特色菜呢?讓我們一睹為快。

目前正值澳頭、歐厝沿海頭水紫菜上市的季節,鮮嫩的紫菜用於自家煮食,或者送親朋好友,都是一個非常好的選擇。另外,還可以從“討小海”的漁民手上,買到不少“海貨”。

圓月漁村海鮮老店

夫妻名字命名的海鮮店

主廚曾是大酒店的廚師

他叫馬砍圓,她叫陳秋月,他們的夫妻店以前叫“海鮮老店”,後來為了工商註冊,各取兩人名字的最後一個字,名為“圓月漁村海鮮老店”。地瓜粉條、椰絲海鮮卷、椰絲鹹蛋卷、清蒸蝦蛄排、玉麒麟(蒸石斑魚)等,是店裡的招牌菜。椰絲海鮮卷、椰絲鹹蛋卷是純手工的,採用新鮮的蝦仁,鹹蛋也是自己腌的。

店裡的主廚是老闆馬坎圓,他從17歲起就在廈門賓館等酒店當廚師,後來出來自己開店,29年來一直不離老本行。夫妻倆很注重貨源,店裡的海鮮幾乎都購自歐厝碼頭,是漁民剛捕捉上岸的。

澳頭海鮮館

從“一魚兩吃”到煎魚

常創新迎合顧客口味

澳頭海鮮館的位置不顯眼,但名聲可是響噹噹的。2005年,蔣東星和王曉萍開起了夫妻店,11年來店裡的招牌菜不斷創新,得到了顧客的一致好評。

顧客到店裡,最愛點的就是海魚,清蒸、燜魚等都是常規做法,久而久之顧客也會吃膩。夫妻倆與廚師研究,創新出招牌菜“一魚兩吃”:針對海魚的不同部位,採取不同的烹飪方法,或紅燜或干煎,或做面或做湯。

顧客吃膩了“一魚兩吃”,於是蔣東星就乾脆主打煎魚。別看菜名簡單,但菜品味道確實鮮美。先將切好的薑絲、蔥花等倒入鍋中加熱,再將龍膽石斑魚切片,倒入干煎,吃起來外焦里嫩,格外香甜。

663海鮮館

“土煮海鮮”原汁原味

食客贊“大餐的料足”

在澳頭,一家名為663的海鮮店,店面是一棟老房子,並不起眼,可暗含“玄機”,在店面的後面有一棟新房,裡面可擺幾十桌。以“土煮海鮮”而聞名的663,一到周末,車輛在店外排起長隊,經常是一位難求。

除了招牌菜煎蟹外,海鮮滷麵、紫菜煲等都是663的招牌菜。老闆娘洪宣傳說,現在是新鮮紫菜上市的季節,每天都有新鮮紫菜送到店裡,加入新鮮的海蠣,做成紫菜海蠣煲。

“老闆娘很熱情,大餐的料絕對足。”顧客胡先生說。

六合居海鮮食府

曾祖母留下秘制配方

特色葯膳“吃”出文化

100多年前,一名狀元從澳頭經過 ,不小心患了風寒。他在當地的“生熟藥材鋪”抓藥服用後,很快就康復了。狀元留下字畫,感謝藥鋪的救治。這家藥鋪的主人就是六合居海鮮食府老闆蔣海塘的曾祖母。如今,六合居也以葯膳聞名。

六合居的招牌菜是“撈汁螺片”, 是獨家原創菜品。廚師選用肉質較嫩的旺螺作為材料,切片白灼後配上多種蔬菜再澆汁,本港海鮮的鮮味和秘方調配的醬汁相結合,讓這道菜品口感清脆、回味無窮。

大厝宅海鮮館

穿過“花廊”去就餐

嘗一嘗滋補野生海鮮

大厝宅海鮮館同樣以閩南古厝改建而成,門口還修起一條“花廊”。每到三角梅盛開的季節,顧客從花廊走過,就像是穿過一個“花花世界 ”。大厝宅也憑藉就餐環境,成為吃貨們的選擇。

這家店的菜品以鮮美、滋補著稱,野生蝦、超大竹蟶不經過太多的加工,就是要讓顧客嘗到鮮甜的肉質。添加了當歸、枸杞、党參、黃芪的鰻魚龍骨湯滋補養顏,深受顧客的喜愛。

跟紙藝大師體驗造紙藝術 賞漁港風光品味海鮮美食 - 天天要聞

現場採訪寫生

40名小記者現場寫生

作品有望在晚報發表

美麗的澳頭會讓你忍不住拿起手中的相機,定格美景。在湖邊的長廊環視周圍,靜謐的湖面、艷麗的三角梅、新時代魅力鄉村,總有一處讓你忍不住想要畫下來。為此,本報將帶領40名小記者現場寫生,活動結束後,小朋友的繪畫、攝影、習作等作品,將有機會在廈門晚報《教育周報》小記者版上發表。

需要提醒的是,已收到報名成功的小記者,請於指定時間、地點統一乘車前往,統一用餐。沒報上名的小記者,可由家長帶領自行前往,自己解決午餐。

【專訪】

純手工,用水和紙製作所有作品

紙藝大師悠麗思將傳授一整套製紙流程

跟紙藝大師體驗造紙藝術 賞漁港風光品味海鮮美食 - 天天要聞

■悠麗思(左)展示造紙技藝。

跟紙藝大師體驗造紙藝術 賞漁港風光品味海鮮美食 - 天天要聞

■悠麗思的作品

記者 龔小莞

瑞典藝術家悠麗思從事紙的藝術已經30多年。“紙是兩千多年前中國創造出來的,成為日常生活中最常見的東西。我覺得紙藝術是非常特殊的藝術形式,完全可以手工製作,我用了很多心思在上面,慢慢走到現在。”她說,她只用水和紙做所有作品,沒有用任何的膠等添加劑,只想呈現紙最天然的樣子。

很多作品的靈感來自中國體驗 嘗試新的創作方式

悠麗思去年第一次到廈門,受邀參加第一屆藝術廈門展覽,對廈門印象深刻,帶來參加展覽的作品也廣受好評。這次受到策展人的邀請後,她專門到工作室挑選作品。“我對中國的古老文明非常感興趣,這次是在老房子裡面,更加令人期待。我希望讓老房子的環境和紙作品做一個很好的結合。我之前在內蒙古授課一段時間,這次我的學生也帶着他們的作品來參加展覽。”

雖然用的是歐洲的材料或者技法,但她深受中國文明的影響,很多作品的靈感來自中國故事、音樂,或者參觀某一處中國的老建築的發現。在中國的很多經歷都給了她啟發,讓她把各種經歷加以運用,變成一些元素融入紙的作品中。她非常開心地看到,日常生活中最常見,卻不太被注意的紙,可以做出不同的樣子,變成真正的藝術品,而不只是日常生活的媒介。

悠麗思總是在不同的嘗試中吸取到新的方式,之前在內蒙古呼和浩特工作室給學生上課時,她自己做紙作品,用的是非常傳統的歐洲做法,畫框釘上很細的網,做成篩子,這種方式非常方便。但是那裡的學生沒法拿到那麼多材料,就直接放在窗戶上。她發現這也是另一種方法,顛覆了傳統的做法,是非常好的嘗試,回去後她也用這樣的新方式做了一些作品。

看到很簡單的紙變得奇妙無窮 是件很開心的事情

悠麗思說,現在有非常多的機器和技術可以生產紙,可是當我們回歸最原始的方法去做,會體會到其中的美好。“雖然時代在進步,但有一些傳統的東西不能被忘記,這也是為什麼我不想放棄,還要繼續做紙的事業,堅持傳統的觀念。藝術也是永存的,我想用藝術作為載體,把傳統紙的觀念帶回到現代的生活中。”

這次開設體驗課程,悠麗思將教給體驗者一整套流程,讓他們嘗試用簡單的材料製作紙作品,包括從挑選材料、參與制作到最後晒乾。她專門從國外帶來一台設備,能夠將布之類的所有帶纖維的東西打成漿,然後用自製的篩子抄紙,把紙漿均勻撈起來,平鋪在毛氈上,晾晒成形。在此基礎上可以用自己的方式進行設計,自由掌握紙的厚薄,做成圓形、三角形等任何形狀,以及添加其他材料,搭配不同顏色。她說:“製作過程中你可能會有新的想法、感悟,從中得到很多啟發。看到平常覺得很簡單的紙變得奇妙無窮,是件很開心的事情。”

悠麗思說,在紙的利用上還有很多可以延伸的空間,她更希望紙能作為一種新型材料走進藝術的世界,給人更多新的感受和想法。“我之所以想把紙的藝術發揚到中國,最根本的原因是希望‘再利用’的概念,在中國得到更好的發揚和發展。”

【出行指南】

自駕線路:島內—翔安隧道—翔安大道,看到翔安新城大標牌時進輔道,直行約100米後右轉,直行至紅綠燈處,右轉進入新城中路,行駛五六公里至澳頭社區。

社區內道路狹窄,除了特殊車輛,所有車輛明天都不準開到主場館附近,建議自駕的市民不要將車輛開進社區。車輛可停放在新城中路和布厝路,下車後步行進入社區,更能直觀感受澳頭的魅力。

活動線路:

雙清橋—我素廬—雙獅巷—蘇蔣宗祠—媽祖廟—澳頭哨所—玉鰲園—華僑書院—蔣氏小宗(向東厝,“紙”爭潮汐展)—卡車司機油畫館—海鮮館品嘗地道美食—三筆文化展—寫生

熱門分類資訊推薦

曾小賢的上司Lisa榕,現實中不僅才貌雙全,還嫁給了CEO - 天天要聞

曾小賢的上司Lisa榕,現實中不僅才貌雙全,還嫁給了CEO

曾小賢的上司Lisa榕,現實中不僅才貌雙全,還嫁給了CEO雖然說《愛情公寓》這部劇在劇情上充滿了爭議,但是一定程度上,這部劇也是很多人的回憶,是伴隨了一代人的青春回憶,而且劇中的很多角色都成為了經典,他們的口頭禪也一直被拿來玩兒梗。
Lisa榕做主持多年沒紅,被陳赫拉進愛情公寓爆紅,如今怎樣了 - 天天要聞

Lisa榕做主持多年沒紅,被陳赫拉進愛情公寓爆紅,如今怎樣了

談到《愛情公寓》這部火爆一時的歡樂喜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不知道大家是否還記得《愛情公寓》中那個把曾小賢治得服服帖帖的女上司Lisa榕,現實中的她名叫榕榕,和劇中的形象也判若兩人。1981年出生在遼寧瀋陽的榕榕,畢業於上海戲劇學院,後來成為了上海東方傳媒集團有限公司的一名主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