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政新聞眼丨習近平考察吐魯番,關注了哪些獨特之處?

2022年10月13日13:58:49 熱門 1218
時政新聞眼丨習近平考察吐魯番,關注了哪些獨特之處? - 天天要聞

7月14日,新疆之行第三天,習近平總書記來到吐魯番考察。

季夏之月,驕陽似火,果色生香。總書記在這裡先後調研一個產業、一處村落和一座古城。光熱富集、熱力四射的吐魯番,有哪些獨特的地方吸引了總書記的目光,他的吐魯番之行又釋放哪些深意?《時政新聞眼》為你解讀。

時政新聞眼丨習近平考察吐魯番,關注了哪些獨特之處? - 天天要聞

△7月14日吐魯番考察點示意圖

01 葡萄溝:看最甜蜜的產業

葡萄溝位於吐魯番市火焰山西側,南北長約8公里,東西最寬處約2公里。從空中俯瞰,形如一條綠玉絲帶。

時政新聞眼丨習近平考察吐魯番,關注了哪些獨特之處? - 天天要聞

△俯瞰葡萄溝。(總台記者曹江拍攝)

14日下午,習近平總書記來到這裡,了解當地發展特色產業等情況。

時政新聞眼丨習近平考察吐魯番,關注了哪些獨特之處? - 天天要聞

△葡萄溝是首批國家5A旅遊景區。(總台記者曹江拍攝)

高溫差,長日照,雪山水,得天獨厚的生長環境是當地水果的甜蜜“秘籍”。

葡萄,就是受益於此的眾多水果之一,其中更以“無核白”品種最受矚目。“不吃新疆無核白,不知葡萄之香甜。”

時政新聞眼丨習近平考察吐魯番,關注了哪些獨特之處? - 天天要聞時政新聞眼丨習近平考察吐魯番,關注了哪些獨特之處? - 天天要聞

△葡萄溝的多品種葡萄展示。(總台央視記者黎兵、石偉明拍攝)

吐魯番種植葡萄已有2000多年歷史,最早可追溯至公元5世紀。《史記·大宛列傳》和《漢書·西域傳》記載,張騫出使西域時,就發現這裡種植葡萄。

回疆志》中描述無核白葡萄“大通蠶豆,滴溜珠園,色在碧白綠之間”,“其甜足倍於蜜,無核而多肉,因干後色白,故名”。

時政新聞眼丨習近平考察吐魯番,關注了哪些獨特之處? - 天天要聞

△顏色如碧玉的“無核白”。(總台央視記者黎兵拍攝)

一顆葡萄,承載了總書記對過往的記憶。

2014年在新疆調研期間召開的座談會上,總書記說,“我當時插隊在陝北,很嚮往這裡”,“新疆有烤饢、抓飯、羊肉串、哈密瓜、葡萄等等,咱們有充足的理由說“不辭長作新疆人””。

時政新聞眼丨習近平考察吐魯番,關注了哪些獨特之處? - 天天要聞

△十里清陰似畫廊,葡萄新熟暗飄香。(總台央視記者黎兵拍攝)

一顆葡萄,更寄寓着總書記對未來的希冀。

2017年全國兩會,總書記在參加新疆代表團審議時強調,“要貫徹新發展理念”“培育壯大特色優勢產業”。

目前,葡萄溝種植上百個葡萄品種,設有葡萄主題展覽館、民俗館、果品交易市場、度假莊園等,葡萄溝已經成為文旅融合的典範。

時政新聞眼丨習近平考察吐魯番,關注了哪些獨特之處? - 天天要聞

△葡萄溝景區一隅。(總台記者曹江拍攝)

從一顆葡萄到一個產業帶,“甜蜜產業”發出的巨大能量,是對總書記殷切期望的熱烈回應。

時政新聞眼丨習近平考察吐魯番,關注了哪些獨特之處? - 天天要聞

△順流而下的雪山水。(總台央視記者彭漢明拍攝)

02 新城西門村:看最強致富路

當天下午,習近平總書記來到位於吐魯番市高昌區的新城西門村,了解當地推進鄉村振興等情況。

時政新聞眼丨習近平考察吐魯番,關注了哪些獨特之處? - 天天要聞

△俯瞰新城西門村。(總台記者曹江拍攝)

新城西門村現有居民550戶、3790人,其中維吾爾族3702人、回族87人。

2020年9月,新城西門村與湖南花垣縣十八洞村結成了民族團結鄉村振興結對共建村。在湖南援疆項目的支持下,新城西門村建成集紅色教育、休閑娛樂於一體的紅石榴廣場,修建污水處理站開展“廁所革命”,建設了330套安居富民房。

時政新聞眼丨習近平考察吐魯番,關注了哪些獨特之處? - 天天要聞時政新聞眼丨習近平考察吐魯番,關注了哪些獨特之處? - 天天要聞

△紅石榴廣場。(總台央視記者楊新禹拍攝)

總書記多次強調,“鄉村要振興,因地制宜選擇富民產業是關鍵。”

隨着高速公路貫通、物流企業雲集,吐魯番地區鮮食葡萄的銷量逐年增加。新城西門村將現有耕地的85%用來種植葡萄,2000餘畝的產量供不應求。

村裡引進企業,開發葡萄乾、哈密瓜干、紅棗、核桃等乾果加工,年生產能力達到3000噸。

時政新聞眼丨習近平考察吐魯番,關注了哪些獨特之處? - 天天要聞

△葡萄乾的分揀作業環節。(總台央視記者馬亞陽拍攝)

村裡還建成了日產饢10萬個的吐魯番饢產業園,以及肉鴿養殖基地、鴿膳坊特色餐廳等。1000多名村民實現在家門口就業增收,真正了產業收益。

時政新聞眼丨習近平考察吐魯番,關注了哪些獨特之處? - 天天要聞

△葡萄乾的稱重作業環節。(總台央視記者段德文拍攝)

去年8月,在中央民族工作會議上,總書記指出,民族地區要“找准把握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融入新發展格局、實現高質量發展、促進共同富裕的切入點和發力點”。

立足特色資源,堅持科技興農,新城西門村用實幹鋪就富民大道。

時政新聞眼丨習近平考察吐魯番,關注了哪些獨特之處? - 天天要聞

△當地的文化牆繪上,專門呈現了新城西門村和十八洞村元素。(總台記者曹江拍攝)

03 交河故城:看最美文明遺迹

交河故城,位於吐魯番高昌區西郊約10公里的雅爾乃孜溝谷台地上,總面積37.6公頃,是世界上保存最完整、延續時間最長、規模最大的生土結構古代建築城市。

時政新聞眼丨習近平考察吐魯番,關注了哪些獨特之處? - 天天要聞

△整座古城形狀如同一片大柳葉。(總台記者曹江拍攝)

14日下午,習近平總書記走進交河故城,了解文化遺產保護利用等情況。

時政新聞眼丨習近平考察吐魯番,關注了哪些獨特之處? - 天天要聞時政新聞眼丨習近平考察吐魯番,關注了哪些獨特之處? - 天天要聞

△古城的城牆最高達30米。(總台央視記者彭漢明、馬超拍攝)

交河故城,像一座層層設防的大堡壘。人行牆外,像處在深溝之中,無法窺知城垣內的情況;步入牆內,則可居高臨下,內外動向一目了然。全城格局彰顯着中國古人的建造智慧。

歷經千年風雨滄桑,故城的主體結構奇蹟般被保存下來。從空中俯視,殘留的遺址像是古老的象形文字,更添神秘氣息。

時政新聞眼丨習近平考察吐魯番,關注了哪些獨特之處? - 天天要聞

交河故城,曾經上演過動人心魄的興衰故事。

這裡曾是古絲綢之路的交通要道。據記載,公元前60年,西漢交河設西域都護府,標誌着西域正式列入中國版圖。唐朝時,西域最高軍政機構——安西都護府也曾設在此地。交河故城曾經見證絲綢之路的繁榮和文化交流的興盛。後來,由於連年戰火,交河城逐漸衰落,終於被棄。

時政新聞眼丨習近平考察吐魯番,關注了哪些獨特之處? - 天天要聞

△被鏡頭偶然捕捉到的蜥蜴。(總台央視記者彭漢明拍攝)

2014年,這座承載着中華民族基因和血脈的古城,作為絲綢之路的重要遺迹之一,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

時政新聞眼丨習近平考察吐魯番,關注了哪些獨特之處? - 天天要聞

登臨古城舊址,總是令人感慨,讓人思悟。

2019年8月,在甘肅嘉峪關的關城之上,總書記強調,我們一定要重視歷史文化保護傳承,保護好中華民族精神生生不息的根脈。

今年1月,在山西平遙古城,總書記指出,要敬畏歷史、敬畏文化、敬畏生態,守護好前人留給我們的寶貴財富。

時政新聞眼丨習近平考察吐魯番,關注了哪些獨特之處? - 天天要聞

△空中一覽交河故城。(總台記者曹江拍攝)

今年5月,總書記在主持中央政治局集體學習時,再次強調要積極推進文物保護利用和文化遺產保護傳承,挖掘文物和文化遺產的多重價值,傳播更多承載中華文化、中國精神的價值符號和文化產品。

登覽交河故城,盡頭是星漢燦爛。

時政新聞眼丨習近平考察吐魯番,關注了哪些獨特之處? - 天天要聞

△藍天映襯下,古城更顯滄桑厚重。(總台央視記者彭漢明拍攝)

從最甜蜜產業、最強致富路,到最美文明遺迹,習近平總書記在吐魯番的調研步履,連接着歷史、現在與未來,最終目標所指是讓老百姓過上好日子,而最鮮明的宣示是——“最美還是我們新疆!”

監製丨申勇 龔雪輝

策劃丨彭娜

主筆丨郁振一

記者丨彭漢明 楊新禹 楊立峰 黎兵 姚瑤

視覺丨陳括 張晶 齊歡

編輯丨王尊

來源: 中央廣播電視總台央視新聞

熱門分類資訊推薦

曾小賢的上司Lisa榕,現實中不僅才貌雙全,還嫁給了CEO - 天天要聞

曾小賢的上司Lisa榕,現實中不僅才貌雙全,還嫁給了CEO

曾小賢的上司Lisa榕,現實中不僅才貌雙全,還嫁給了CEO雖然說《愛情公寓》這部劇在劇情上充滿了爭議,但是一定程度上,這部劇也是很多人的回憶,是伴隨了一代人的青春回憶,而且劇中的很多角色都成為了經典,他們的口頭禪也一直被拿來玩兒梗。
Lisa榕做主持多年沒紅,被陳赫拉進愛情公寓爆紅,如今怎樣了 - 天天要聞

Lisa榕做主持多年沒紅,被陳赫拉進愛情公寓爆紅,如今怎樣了

談到《愛情公寓》這部火爆一時的歡樂喜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不知道大家是否還記得《愛情公寓》中那個把曾小賢治得服服帖帖的女上司Lisa榕,現實中的她名叫榕榕,和劇中的形象也判若兩人。1981年出生在遼寧瀋陽的榕榕,畢業於上海戲劇學院,後來成為了上海東方傳媒集團有限公司的一名主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