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美國國會預算辦公室在10月7日發表的報告,預計美國聯邦的債務利息支付將從2022財年的近4000億美元增加到2023年的1.2萬億美元,增加兩倍,而且比這更糟的是美聯儲正在迅速加息,拚命試圖控制通脹,但這會引發各種問題。
在美國紐約市西43街豎立着一面美國國債時鐘,實時更新着美國債務總額數據,10月9日,在一個像飛機儀錶盤一樣的顯示器上,提醒着過往行人聯邦債務赤字總額已經突破31萬億美元大關,占GDP之比高達125.49%,相較1989年里根發表離職講話時更是增長了9.2倍,儘管美聯儲已經採取激進的緊縮貨幣過程,但目前每小時仍在增加9000億的國家債務,該鐘以秒為單位遞增美國借款的數量。
眾所周知,目前,大部分的美元是錨定美債擴張規模來發行的,也就是美債本位制,這背後的邏輯眾所周知,美元與黃金分手後通過“石油-美元-美債”這個完美的閉環支撐了美元的使用量及其全球貨幣主導地位,因此,石油美元人為地製造了全球市場對美元的額外需求,所以,這就進一步解釋了石油美元就是美元的核心根基,但現在情況發生了很大變化。
10月8日,美聯儲的資深經濟學家們在紐約聯儲網站上再次撰文指出,雖然美元仍佔據着絕對的主導地位,但這並非不可改變,警告稱“美元將無法長期維持貨幣王權”,這也許並非巧合,因最新的去美元化趨勢值得關注。
同時,對於研究貨幣歷史的人來說,這並不是什麼新鮮事,正如下圖所示,自1450年以來,有六個主要儲備貨幣期,最早由葡萄牙主導了全球儲備,直到1530年西班牙變得更強大,在17世紀和18世紀的大部分時間裡,荷蘭和法國發行的貨幣主導了世界貿易,但大英帝國的出現使英鎊成為儲備貨幣。
直到1918年,美國在經濟上優於英國,自此開始,美元取代了英鎊,而自2008年以來,超過75%的全球交易以美元完成,同時,美元還佔外債發行量的60%以上和全球央行國際儲備的59%,所以,現在對美聯儲經濟學家公開承認“美元危機”的可能性而言,這是新的,值得我們關注。
對此,華爾街預言家、資深的奧地利經濟學派的堅定擁護者彼得·希夫表示,現在包括高盛、德銀、摩根大通及美銀等美國各方對美國經濟將衰退形成共識的環境下,這將成為這次美元收縮的開始。
緊接着,繼高盛分析師警告“美元或將會失去全球儲備貨幣地位”的幾天後,美國洛克菲勒研究所主席Ruchir Sharma也分析認為,“後美元世界即將到來?”,並指出了美元地位正處於急劇下跌的邊緣。
彼得.希夫進一步指出“以石油美元為基礎的美元結構已經出現問題,而且濫發鈔票,並預言美國將會遭遇比2008年還要嚴重的金融風暴,因為,飆升的美國聯邦借貸和支出已經將美元變成了一個由大規模龐氏騙局支持的壟斷貨幣”。
按照英國央行前行長卡尼的解釋就是,美元的主導地位已經給美國以外的決策者帶來了問題,這將迫使全球都在思考美元在國際結算中的作用,他認為降低美元地位的最好辦法是可以用一種被全球接受的數字貨幣來取代美元,以方便全球市場進行交易。
緊接着,伊朗央行表示,計劃將更多貨幣納入新外匯結算系統,允許與伊朗有進口業務往來的商家可以與其所對應的國家進行貨幣配對結算付款,並在和部分國家的商品交易中完全停用了美元,同時,俄羅斯的SPFS和伊朗的電子金融信息平台Sepam的融合也取得了新進展。
而目前,伊朗當局已經正式用人民幣替代美元原來的外匯位置(具體細節參考下圖),並把人民幣、歐元和阿聯酋迪拉姆並列為該國的三大外匯貨幣,據伊朗金融論壇報的最新數據,截至8月,伊朗在外儲中增加人民幣資產儲備的份額已經達到20%,並計劃推出數字貨幣。
同時,伊朗還提議在新興經濟體內引入新的統一貨幣,提供一種美元並行結算的問題。而就在7月初,古巴央行也證實,古巴已經要求外國商人不要將美元帶到該國,因為將不再接受美元。
緊接着,盛寶銀行報告稱,目前,包括亞洲市場在內的全球原油參與方已經非常樂意用人民幣的形式進行交易結算,這不僅有助於從主要的國際基準手中取得部分石油定價權,而且還可以促進人民幣在全球貿易中的使用。
比如,據報道,在伊朗石油持續運往亞洲市場的過程中,大多數結算都是以人民幣或歐元進行的,這說明,人民幣在伊朗石油經貿中已經發揮了石油交易貨幣的作用。
霍爾木茲海峽的伊朗油輪
正如我們所看到的那樣,目前,中國、印度、印尼、阿聯酋、委內瑞拉、伊朗及歐洲多國已經為繞開或放棄美元結算石油採取了一定的現實步驟,同時,人民幣計價的原油期貨上市四年多以來成交量表現強勁,定價功能已經在亞洲市場顯現,中國客戶也和一些國家進行原油交易時甚至已經開始部分使用人民幣結算。
據上期所一周前提供給BWC中文網的數據顯示,截至2022年7月,上期所境外客戶數同比增長25.12%,日均成交較去年增長46.52%,備案的境外中介機構累計達到75家,上期所包括原油期貨、低硫燃料油期貨和原油期權等5個國際化品種累計成交量及持倉量保持相對較高水平,特別是原油期貨積極與國際標準接軌,與北美、歐盟、亞太地區的多家交易所建立了良好互動。
同時,由世界黃金協會和IMF為我們提供的最新數據也在驗證上述邏輯,正如下圖所示,近幾年以來,隨着全球央行美債持有量下降,全球央行的黃金儲備卻飆升至歷史新高,以對沖美債敞口風險。
所以,從這個角度來說,事實上,當美元脫離金本位,這件事本身就說明美元的價值在慢慢喪失,雖然,重新藉助石油美元得以重新成為儲備貨幣,但更是不斷的被美聯儲多輪量化寬鬆和高達31萬億美元的美國聯邦債務赤字所稀釋掉。
因為,全球央行們已經意識到,美元是有保質期的,BWC中文網財經團隊注意到,這種聲音主要出現在歐洲及新興國家。比如,近年來,恢復金本位的聲音更是此起彼伏。
新進展是,據華爾街資深貨幣專家伊利吉茲.拜穆拉托的觀點認為,全球將不可避免地啟用國家數字貨幣或由黃金支持的數字貨幣來替代或弱化美元,比如,俄羅斯央行正在計劃建立一個新的亞洲貨幣體系,該貨幣計劃與黃金相結合,構建錨定黃金或數字黃金貨幣支持的多貨幣體系,遠離美元的影響,這種新貨幣將專門用於跨境支付。但事情到此並沒有結束,美國終於提出撤退到金本位。
亞歷克斯.穆尼
美國西弗吉尼州議員亞歷克斯.穆尼在10月6日再次向眾議院大膽地提交了一項新法案顯示,試圖讓美元貨幣體系重新退回到金本位,穆尼還在提交給總審計長有關立即審核美國的黃金儲備的方案(HR3526)中提到:
因為美國聯邦當局缺乏透明度,及聯邦債務和利息支出的龐大水平引發持續的通脹噩夢,削弱了外界對該國黃金儲備和美元的信心,穆尼在法案中提出的解決辦法是控制美聯儲的貨幣供應量,並將其決定權交還給美國市場,換句話說,就是回到金本位制。
請注意下圖,自尼克松結束金本位制以來美國國債發生的情況,隨着大部分美國債務在脫離金本位後出現,這只是美元已經過度膨脹的更多證據。
對此,喬治梅森大學經濟學教授Lawrence Larry表示,穆尼發起的提案的本身意義就值得市場重視,美國有足夠的黃金來恢復金本位,金本位制可以在當今全球經濟中繼續發揮作用。緊接着,該州又有立法委員代表在此基礎上推出了一個健全貨幣法案,並取消對黃金的所有稅收,這表明,在美元大本營,利用黃金來打破以美債發行美元機制的舉措正在發酵。
無獨有偶,馬來西亞央行也已向美國提出了泛亞洲黃金支持貨幣的建議,因為,黃金相對美元更加穩定,而正在這個節骨眼上,又發生了讓市場大感意外的事情,有新變化。
就在美聯儲的經濟學家們警告“美元衰落是不可避免的歷史進程”之後,日本央行和財務省也正在聯合四家日本大銀行機構研究布置一個全球主導的能用於數字貨幣支付的類似於SWIFT的國際網絡,並可與包括伊朗在內的全球多國在石油等經貿領域繞開美元,顯然,作為美國經濟盟友的日本也開始尋求繞開石油美元和重手拋售美債,這很明顯讓市場和投資者感到意外,消息顯示,目前,日本已經恢復從俄羅斯購買石油,同時,日本也伊朗石油的主要購買國。
甚至,歐盟還計劃在2023年推出以歐元計價的原油期貨合約,並將在研究數字歐元的基礎上,讓歐元作為與第三國能源合同的默認貨幣,正式向美元亮劍,以維護歐元地位和對沖能源危機,事實上,歐洲人對美元的不信任,從近幾年來,包括德國、意大利、法國、波蘭、匈牙利等多國紛紛開始提前把存在美國或英國的黃金運回國這一現象,就可見一斑。
正如IMF所報告的最新數據顯示,美元的全球主要儲備份額一直處在緩慢但不可逆轉的下跌進程中,因為,作為信用貨幣的美元是建立在巨大美國債務紙牌屋上的龐氏騙局,儘管,目前,美元指數持續刷新20年高點,然而,債務始終是壓在美元身上的陰影,只不過現在沒有發作而已。(完)